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宁夏要闻

宁夏一所学校开设杂技表演“娃娃班”

2024年05月22日09:30 | 来源:宁夏日报
小字号

骑独轮车的男孩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高难度动作。记者 付杨 摄

5月20日上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宁夏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宽敞的练功房内,一群小女孩正专心致志地练习蹬鼓。她们仰面躺在地上,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认真,双脚灵巧地操控着红色的鼓,那鼓在她们的脚上轻盈地翻转、跳动,引人注目。她们,正是该校杂技表演专业正式招生后入学的第一批学生。

“杂技要从娃娃抓起,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宁夏艺术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梁毅介绍,目前,该校杂技表演专业培养学生25人,年龄从7岁到12岁不等,最小的学生入学时只有6岁。

“学生从早上8点开始接受专业杂技训练,项目有晃板弹碗、转花碟、蹬鼓、晃梯顶技、集体独轮车、软功造型等。下午学习文化课,一至四年级的学生晚上还要加一节文化课。尽管杂技训练重要,但我们始终认为他们年纪尚小,文化教育是第一位。因此,我们开足开齐文化课,确保他们在文化素养上不落后。”梁毅向记者介绍。

对于杂技表演班的学生来说,每一天都是从艰苦的训练开始的。练习蹬鼓的女孩子,光是基本功磨鼓就要练习1000次,翻鼓500次以上,为了预防5斤重的鼓砸到脸上,学校特意为她们制作了护具。男孩子的顶技训练更为艰苦,11岁的吴佳豪要用头顶起倒立的7岁搭档杨英辉并保持平衡,每次练习结束后,他们的额头上都布满了汗珠。即便如此,他们也只是稍作休息,不等老师催促,便又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去了。

12岁的袁任尊正在练习手抛捷克棒,他告诉记者,自己一个月就能练会对传、片腿、绕胳膊等技术。当记者问到练习杂技苦不苦时,袁任尊说:“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总是不小心砸到眼睛或者鼻子,手经常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虽然苦,但是我一直在进步。”

吕薇是一位资深的杂技演员,4岁学艺、6岁登台表演,如今以教师的身份传递杂技技艺。吕薇坦言:“杂技表演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学习杂技是漫长而枯燥的过程。教杂技就像教小孩走路,得从最基础的站立开始,然后逐步教他们抬左腿、迈右腿,一步一步走起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杂技表演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一门具有现代特色的高水平艺术形式。我们希望通过专业的杂技教育,培养一批既适应当下社会需求,又具备专业舞台表演技能的优秀人才。”对于孩子们的未来,梁毅信心满满,“杂技表演的发展空间很大,我希望孩子们能早日登上舞台,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见习记者 马丽)

(责编:阎梦婕、宽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