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大代表热议话题系列报道之一
提升科技创新能级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作物主效耐碱基因及其作用机制首次揭示,入选全国十大科技新闻;
全球最大的工业级铸造砂型3D打印机,荣获全国铸造装备创新奖;
全国首台超大型采煤输送装备、首套特大型风电轴承装备、首条氮化铝全产业链、首批高产长寿奶牛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2023年,宁夏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交上一份亮丽的成绩单。产业创新能级持续跃升,产业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创新创造为宁夏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强弱项、锻长板,推动科技创新能级持续跃升。”两会上,自治区人大代表们纷纷表示,将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让科技的活力充分涌流,创新的动力竞相迸发,用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汇聚成新动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强化科技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主导力量,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
科技创新,可以为生产力增添科技内涵,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大动力。宁夏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打通新工艺通道,成功实现了颗粒硅在N型单晶方面的应用,有力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企业每时每刻都要发展,仅仅满足于周而复始的原地踏步,故步自封不创新,必将裹足不前被淘汰。”自治区人大代表、宁夏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伟结合所在企业科技创新实践有感而发。
如何强化科技创新,走好高质量的发展之路?丁伟建议,围绕市场需求,通过产学研合作,成立研发中心,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充分用好自治区科技创新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走好从“创业创新”到“创造创效”的升级之路,以科技驱动产业迭代,以数字智能制造赋能产业健康发展。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要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招才引智力度,高度重视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实施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大力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积极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世界一流,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世界领跑——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解了一系列“卡脖子”难题,充分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红利。“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关键在于持续的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自治区人大代表、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凡建议,企业要打造持续创新和人才蓬勃成长的体制机制,建好制度和平台,持续投入相关资源,打造好创新能力强的研发梯队,把现有产业的制造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机器人、3D打印、绿色制造等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相融合,推进传统产业绿色智能转型、新兴产业快速增长,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宁夏嘉峰化工有限公司注重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建设,强化技术改造升级“硬核实力”,致力于打造氰胺、医药、氟化工、新材料、储能新材料暨碳中和产业集群。“研发人才相对缺乏,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研发团队建设的重要因素,建议由政府部门建立统一的科研专项基金,在企业招聘科研高级人才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帮助企业及时招聘到优秀研发人才。”自治区人大代表、宁夏嘉峰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少峰说。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搭建更广阔、更有吸引力的干事创业平台。拓宽人才、成果、资金顺畅流动的通道,为人才成长搭建合作平台。同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方式给予支持。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贡献力量。”自治区人大代表、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刘强建议。
加大科技创新制度和体系建设
人大代表们认为,只有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才能让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更加顺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揭榜挂帅”“股权投资”等制度,提升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效益,努力在宁夏大地上绽放更多创新之花、结出更多发展之果。
“揭榜挂帅”,是我区在全国率先建立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积极揭榜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
“要聚焦‘卡脖子’关键环节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突破,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源聚力攻关突破,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持,把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打得更稳更牢。”自治区人大代表、宁夏恒力钢丝绳有限公司工段长李志云建议,“要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推动产学研融合,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建议加大科技创新制度和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健全完善奖励机制,充分激发企业在绿色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示范应用和产业化中的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协同创新。”自治区人大代表、平罗县滨河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波建议。
在创新路上,宁夏激荡着风雨无阻的前进动力,奋力描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记者 丁建峰 何耐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