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宁夏有家制造“智造工厂”的工厂!
“宁夏有一家制造‘智能工厂’的工厂!”
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的一次座谈会上,听闻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能公司)是一家“制造智能工厂”的企业,记者对此产生了好奇。
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生产什么?巨能公司又凭借着什么成为金属加工自动化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巨能公司一探究竟。
实验室里,工程师正在操作工业机器人。秦瑞杰摄
在工厂的实验室里,一个近一吨重的橙红色机器人,在毫厘之间灵活转动着手臂。“这个机器人有6个关节,模拟人类从腰部到手腕的整个运动过程,比如对工件的打磨,熟练工一个侧面需要3分钟,机器人只需要20秒,而且能满足定制化需求,更提升了精细度。”巨能公司工程师彭家洁说。
“为什么叫做‘制造智能工厂’的工厂?就是因为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整体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在装配厂房,举目望去,这样的工业机器人还有不少,工人们爬上爬下,把一台台机器放到特定的轨道上。“根据企业下的订单需求,我们搭建自动化生产线,客户验收合格后,再将整个生产线打包发给客户。”巨能公司总工程师宋明安说。
巨能公司厂房里,工人在装配一条生产线。巨能公司供图
2010年,巨能公司完成第一单自动化生产线的项目。如今,巨能公司已有400多家用户,累计完成1500多个项目,年营业额3亿元左右,是行业里的“单打冠军”。
而巨能公司的诞生,来自于一次讨论。
时间回到2008年,从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退休后的孙文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彼时,中国数控机床市场高速发展,却没有人考虑如何从生产模式上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孙文靖与同行们结合国内行业现状,展开了一次关于生产模式的讨论,会议讨论的最终意见是:单纯的设备性能提升对生产效率的贡献是有限的,只有制造和管理模式的改变才能让生产力发生质变。
2008年,智能制造还是个新鲜事物。“但我们认定了,智能制造一定大有可为。”宋明安说,他们一群热爱装备制造的青年人,跟随孙文靖开始创业。
巨能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巨能公司供图
“创业是艰难的,缺资金。”宋明安说,与孙文靖一起创业的30多人筹资成立了公司,通过银行贷款与政府扶持,渡过了最初几年。
“2010年,我们有了第一单生意。”宋明安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巨能公司为江苏某公司生产电机极爪自动线,“虽然忙了半年,才拿到回款资金,但这第一单,让我们更加肯定,未来可期。”
这几年,巨能公司凭借着较强的技术实力、可靠的产品质量,为比亚迪、东风本田、一汽、广东鸿图、科华控股等多家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共实现1500多个项目的顺利交付,在智能工厂制造领域拥有了较高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在巨能公司厂房里,有一条横幅很显眼,上面写着“制造智能工厂的工厂”。据宋明安介绍,这句话是2014年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在考察巨能公司后,对巨能公司发展的称赞。
公司厂房。巨能公司供图
市场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2015年,像一道分水岭,将中国的数控机床发展,分为两个阶段。那一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是十大领域之一。
“巨能的发展和成长并非一日之功,刚开始的自动化市场,更多的是为客户的示范和演示,大批量应用机器人还是在2015年以后。”宋明安说,随着客户的实际订制需求增加,单机自动化的模式也逐步发展到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阶段,巨能公司为客户提供智能化工厂、或者叫黑灯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
预判市场,做有准备的人。“我们董事长2008年的预判,今天回头来看,是非常准确的,符合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规律。”宋明安说到“预判”时,声音略高了一点,表情更丰富了。
“制造+服务”,正是巨能公司能够“弯道超车”的一个重要原因。
“坦率地说,巨能公司地处西北,地理位置上离市场很远,但心理和行动上却很近。”巨能公司在全国有2家分公司,3个办事处,100名、近三分之一的技术员常年在全国跑市场。“这些技术员都是从产线上锻炼出来的,经常驻外,一方面能更好地服务客户,另一方面能及时掌握与反馈市场最新需求。”宋明安说。
这也是公司业务发展的现实需求。技术员们常常跑到客户的工厂里,面对面沟通技术细节。落地之后,还要不断在现场检查、对接,寻求更好地改进,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来来回回十几趟是常事,一个订单完全落地,经常要大半年。”宋明安坦言。
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奠定了巨能公司的市场地位。“整个市场做生产线的企业多,但能做成自动化产线的很少。”宋明安说,巨能公司是该行业的领跑者。
采访中,记者最常听到的词是“技术”、“人才”。事实上,在无人化、自动化领军的巨能公司,“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能力,来源于人才的培养,像机械、电器、自动化、软件……这些多领域人才都要整合起来,这是我们的强项。”走进巨能公司设计中心,不少工程师在工位上探出头来,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图纸,相互小声交谈着。“新技术太多了,就怕学不过来!这句话,是我们不少员工的心声。”
在巨能公司,所有招聘来的新员工,都要在生产一线上“打磨”半年。半年后,依据面试、答辩成绩确定岗位分级,并给予相应的待遇。“市场时时变化,客户的定制化需求不一样,每个项目也要面对不同的挑战,要通过人才和技术,把AI、大数据这些工业上最新的成果融进来。事实上,这也是我们的立身之所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