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本网原创

人民巷调查丨四张照片看宁夏南华山蝶变

记者 穆国虎
2023年07月25日11:15 | 来源:人民网-宁夏频道
小字号

宁夏海原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工作人员李进兴保存的三张南华山的历史照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李进兴分别于1989年(左)、1998年(中)、2006年(右)拍摄的三张南华山的照片(拼图)。李进兴摄

这三张照片分别拍摄于1989年、1998年、2006年的夏天,见证了南华山变绿的过程。近日,记者走进南华山,了解三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并在宁夏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南华山保护区)工作人员虎卫军的指引下,在李进兴拍照地拍下了见证南华山变化的第四张照片。

南华山(无人机拍摄于2023年夏天)。虎卫军摄

据了解,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海原县在南华山实施水源涵养的人工促进生态修复工作。三十多年来,一代代林业人通过营造南华山水源涵养林与实施南华山人工促进生态修复工作,南华山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不足10%,提升到了30.37%,植被覆盖度达95%以上,主要泉水地表经流达600万吨。

南华山一角。人民网记者 穆国虎摄

“这一成绩,属于所有林业人。”南华山保护区管理处主任张维军说,正是因为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才有了今天的南华山。

第一张照片

治理南华山 营造绿色水库

南华山保护区位于宁夏海原县境内,呈西北-东南走向,总面积为20121公顷,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绿色生态屏障,是宁夏中南部地区的“绿色水塔”和“天然氧吧”,海原人称南华山为“母亲山”。

南华山(拍摄于1989年夏天)。李进兴摄

据《盐茶厅志备遗》记载,南华山有五景,其中三景为“华山叠嶂”“五泉竞冽”“双涧分甘”。

时间倒转,回到1985年。当年,李进兴被组织调到海原县红羊乡农科站工作。家在县城,工作在红羊,李进兴每周往返于两地,必经之地是南华山。

“走进南华山,一眼望去,光秃秃的,树木稀少,很凄凉。春天来临时,黄沙弥漫,‘三景’已不见。”李进兴说,乱垦乱伐、过度放牧,造成南华山地表裸露、水土流失、雨量减少、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威胁到了人的生存”。

在历届海原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原海原县林业局在南华山五桥沟开始了水源涵养的人工促进生态修复工作。

随着工作的推进,南华山森林覆盖率逐年提升,有林地带水源持续提升。与之相反,无林地带则水位下降。基于这一认识,海原县提出“治理南华山、营造绿色水库”的想法,在南华山实施大规模人工促进生态修复工作。

“1989年,我发现南华山林木茂密起来了,五泉水出,鸟语花香。我有了用照相机镜头记录南华山变化的想法。”李进兴的第一张照片正好拍摄于这一时期。

第二张照片

保卫南华山 建设水源涵养林

1990年,田风义从乡镇调整到原海原县林业局任书记。这一年,大学毕业的虎卫军被组织分配到五桥沟管理站工作。

因为一次调研,田风义与虎卫军走到了一起,他们因南华山结下了三十多年的友谊。

在虎卫军的协调下,记者在海原宾馆见到了退休后的田风义。“南华山,故事太多。”今年75岁的田风义说起了往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虽然南华山保护工作已得到海原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但随着人口增加、过度放牧,南华山五桥沟的水已不能满足海原县城居民所需,制约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1993年4月,海原县城出现水荒。据记载,当年4月,海原县城“每个街道一周只供水三天”,工农业生产用水则更为紧张。

保卫南华山,建设水源涵养林。1993年10月,海原县南华山水源涵养林建设指挥部成立,田风义任副总指挥,他带领着韩志荣、虎卫军、马安义三位技术员和众多林业人开始了一场没有终点的人工促进生态修复活动。

从五桥沟开始,他们一棵树一棵树的种,一条沟一条沟的种,一座山头一座山头的种,年复一年。

“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娃还难。”田风义说,路不通、缺水,种树难;同时,不科学的植树行为,树难活;此外,人为的破坏也是树难活的原因之一。

南华山(拍摄于1998年夏天)。李进兴摄

找到问题后,田风义与三位技术员制定了“先山下,后山上”“先修路,后整地,再造林”的思路,科学规划、合理种植,破解了难题。1994年,南华山水源涵养林工程顺利实施。

1997年9月,南华山水源涵养林的前期工作通过验收。据记载,新植树木成活率达70%以上。南华山披上了绿装,山桃、沙棘、柠条、野杏、白桦已长高,云杉、油松、落叶松扎下了根。

1998年夏天,李进兴带着相机,站在1989年夏天拍照的位置,按下快门,拍下了见证南华山变化的第二张照片。

第三张照片

封山禁牧 保护南华山

种活一棵树很难,但是毁掉一棵树很简单。

“我们前面种,牛羊在后面吃。”田风义说,种树不保护,等于白劳动。自涵养林指挥部成立之日起,南华山保护工作已成为重中之重。海原县成立了宣传队和护林队,在宣传与管护的基础上,发挥林业公安干警的作用,对养殖户在南华山放牧行为进行管制。

强有力的措施,扭转了过度放牧行为。“马有缰绳牛跟人,羊把式不敢离羊群。”田风义说,南华山林区外围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1999年,海原县实施退人还山工程,陆续对南华山保护区核心区429户居民1889人进行了生态移民整村搬迁。

2003年5月,宁夏全境实施封山禁牧,牛羊进圈,退耕还林。至此,南华山被彻底的保护起来了。

据统计,截至2004年12月,南华山有维管植物59科206属426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有脊椎动物23目49科131种和93个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二级18种;有昆虫18目104科323种。

南华山经过多年的封育和建设,植被恢复较快,林草生长茂盛,生态效益凸显。

南华山(拍摄于2006年夏天)。李进兴摄

“我找到了以前拍照的地方,但是已看不清那座红房子。”2006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李进兴再一次拿上相机去了南华山。李进兴说的“红房子”,即五桥沟管理站的红瓦房子。它已淹没在了森林里。对着红房子的位置,李进兴按下了相机快门。

第四张照片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

“李进兴的三张照片是南华山生态变好的佐证。”虎卫军说,三十多年了,一批南华山林业人退休了,一批当时二十岁出头的林业人,现已双鬓斑白,即将退休。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在五桥沟管理站、平岘顶管理站、关门山管理站,我们见到了57岁的李俊伟、55岁的李进录、57岁的马有成……

“我们这个站点,是新修建的。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是防火。”李俊伟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五桥沟管理站。

离五桥沟管理站不远处,有一处废弃的小院子。院内是二层白色小楼,院子四周有高约10米的云杉。

虎卫军当年种下的小云杉,现已长成大树。人民网记者 穆国虎摄

虎卫军拿出老张片,向记者展示着院子周围生态的变化。“你看,这10棵云杉,当时只有1.5米高。现在已经快10米高了。”虎卫军说,海原林业人坚持“一分造,九分管”的理念,才将南华山一点一点的变绿,五桥沟的水才没有断。

“现如今树苗上山,既有传统的工人肩挑背扛、骡马转运,还有无人机转运。”虎卫军说,随着无人机的使用,以前一些无法送达树苗的地方,也能种树了。

2023年,南华山保护区管理处立足适地适树和近自然原则,人工促进生态修复面积5万亩,共栽植云杉、白桦、文冠果、刺玫等乔灌木236万余株。

在虎卫军与李进兴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李进兴拍照的地方。路边的树木已遮挡了视线,拿着老照片,我们只能找到大概的位置。“上无人机。”找准角度,虎卫军拍下了第四张照片。

几天前,在虎卫军的陪同下,田风义再上南华山。“变化真大。”田风义由衷感叹。据了解,田风义退休后,再没上过南华山,而看到眼前这一幕,田风义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作为林业人,南华山变绿了,我特别骄傲,有成就感。”

“老田,功成不必有我,功成必定有我。”虎卫军笑着说,李进兴用三张照片记录了南华山的变化,而林业人用一生守护着南华山。“我们相约,十年后再来一趟,看看那时的南华山。”

记者手记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虎卫军的这句话,回响在我的耳边,一群人一辈子,在南华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人工促进生态修复。让南华山变得更绿,既是南华山林业人的工作,也是他们的理想。

海原作家白鸽女士有一句富有诗意的话,摘录如下:海原无海,但每一个海原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海”的梦想。它是一片林海,绿色的海,让南华山变得更绿,这也是海原人的梦想之一。

(责编:穆国虎、宽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