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巷调查|在宁夏,治沙“小妙招”助力“踏沙行”
“来尝尝,快来尝尝!”遇到王有德,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鞍山管理站的葡萄大棚里。已经69岁的王有德精神矍铄,摘下一串汁水饱满的葡萄,热情地递给记者。“退休后一直在这边治沙,现在林子建好了,还种了经果林,你看,这是成熟的第一茬葡萄,甜极了。”退休九年,治沙又继续了九年。鸟啼虫鸣间,在王有德身后的,是沙地上新栽种的8000多亩生态林。
从麦草方格,到防护林带,再到人工沙结皮······在宁夏,几代治沙人不懈努力,各地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好方法、小妙招。而在毛乌素沙漠、腾格里沙漠的边缘,人人都能讲两个治沙的故事。
腾格里沙漠南缘,麦草方格阻挡了黄沙入侵。秦瑞杰摄
麦草方格,“寸草遮丈风”
沿着中卫市沙坡头区包兰铁路旁的国道行驶,天空碧蓝,向西北眺望,入眼是腾格里沙漠连绵不断的黄色沙丘。而在沙漠边缘,能看到一条明显的“边界”,这是由黑色阻沙墙、深褐色麦草方格、翠绿防护林组成的林带。
正是这条宽度500余米的绿色长廊,让黄沙不能入侵分毫。
1958年,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在中卫市沙坡头段的十几公里内,这条铁路6次穿越腾格里沙漠。建成初期,每逢大风,沙丘便会倾覆下来吞没铁轨。“当时的铁路线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风沙很大,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掸窗帘上的沙子。”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卫工务段固沙林场原场长张克智目送着列车驶过,回忆起当年的治沙故事。
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正在铺设麦草方格。秦瑞杰摄
一次偶然间,林场职工将带有“中卫固沙林场”标语的麦草扎进沙漠,风暴过后,发现只有方块形的字没有被沙子掩埋。
欣喜之余,受此启发,林场人员经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如果将麦草拦腰扎入沙子,麦草头尾两端会自然竖立在沙地上。草茎间的缝隙不仅能过滤掉风,保证麦草不会被风吹走,底部还能阻止沙子流动,这样就起到了固定沙丘的作用。
“就像一口大锅,把网格中央的沙子分别推到干草周围,中间凹,四面高,形成了稳定的结构,让沙漠不再流动。”张克智介绍。
“寸草遮丈风”,由此,一张张编织在地面的大网,为肆虐的沙丘披上“外衣”。通过在铁路两边铺设方格防护带,这条曾经被外国专家预言“存活”不了30年的沙漠铁路,至今已经平稳运行了60余年。
五带一体,沙漠里种出一条“绿龙”
在包兰铁路中卫段,“五带一体”治沙防护体系牢牢束住沙丘。秦瑞杰摄
然而,沙害治理的道路是漫长而艰难的。麦草方格沙障拉起防沙屏障,但对抗流沙,仅靠单一方式还远远不够。
1950年至1985年,经过几代治沙者的不断探索实践,在包兰铁路通过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的55千米、两侧各500米范围内,逐步构筑了“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和封沙育草带”的“五带一体”治沙防护体系。
而在1985年,王有德被任命为白芨滩防沙林场书记、场长,面对这片黄河东岸的毛乌素沙地,他和林场职工借鉴并开阔这一思路,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五位一体”综合治沙模式。
“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有时候正值三伏天,沙漠里能达到50摄氏度的高温,大家为了尽快完成效果实验,常常就带个草帽就在烈日的暴晒下行走。”王有德一边仔细打量露出芽尖的柠条,一边向记者讲述治沙的辛劳。在攀越百米高沙丘时,脚踩在流动的沙子上,走一步,滑下去半步,前进异常艰难。汗水滴下来,瞬间就被吸到沙子里,“嗓子像是冒了火,想要擦汗,一摸脖子,却带下一层皮来。”
王有德身先士卒,带头平沙挖坑,扛着树苗一棵棵往下种。晚上,气温降低,为了不耽搁任务,王有德搭起火堆把沙子烧热,扯块布,就势躺在沙子上对付一宿。
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宽阔的林带环绕实验沙丘,让沙丘仿佛变成了绿地中的“微缩景观”。秦瑞杰摄
如今,爬上毛乌素沙漠的高大沙丘眺望远方,只见一条宽阔的绿色林带随沙丘连绵起伏。树林外,高低错落的是一片片麦草方格沙障,各种灌木和草本植物顽强地生长。“五带一体”的防护体系,像一条“绿龙”,包裹着高大沙丘。
这一干就是近30年,此间,通过植树造林、治理沙害,白芨滩自然保护区148万亩的沙漠拥有了超过41%的森林覆盖率,成功逼退沙漠20余公里,实现了真正的“人进沙退”,也成为“三北”工程精准治沙、科学治沙的样板区。
“在麦草方格上压卵石、炉渣等材料,铺设出一条‘卵石防火带’;通过引种试验,在麦草方格内引种栽植适合沙漠生长的沙生植物,建立‘草障植物带’;在体系外围的原始沙漠丘间低地,扎设麦草沙障,建立‘封沙育草带’……这些治沙的最佳方法,都是大家一步一步验证出来的。”白芨滩管理局副局长芮欣虹说。
科学研究,给沙漠穿上“迷彩服”
中卫工务段固沙林场,沙生植物长势正旺。秦瑞杰摄
走进中卫工务段固沙林场,除了能看到褐色的麦草方格,一排排绿色的尼龙网沙障也排列整齐,对比两侧植被,蒿草、柠条同样长势茁壮。指着旁边扎的效果对比测签,固沙林场工程师康文岩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治沙实验地块,我们林场还有300多个。”
进入新时代后,更多富有创造力的治沙方法正在被逐步开发。
沙结皮是固沙的最后一步,在自然条件中,通过雨水侵蚀和土壤微粒沉积,沙子表面会形成1.5毫米厚的结皮,相当于给沙丘覆了一层薄薄的“被子”,让沙漠真正停止流动。并且,只有出现了沙结皮,沙漠表面才蓄积起满足植物生长的土壤。
取出灰色的沙生土壤,溶解、分离、提取,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的实验室里,研究人员身披白大褂,小心翼翼地从其貌不扬的原始沙结皮里提取出微生物蓝藻,再将其在培养皿中进行孵化、增殖,最后变成浅绿色的溶液。
“这种溶液,就是我们寻找到的快速固沙方法。”研究试验站的工程师王炳尧介绍,“利用黏土遇水可以快速产生结皮的特点,我们把这种蓝藻混合液体喷洒在黏土上,让沙子表面快速硬化。同时藻类沉积下来形成腐殖质,可以帮助结皮上的植物生长,进一步巩固治沙效果。”
“其实,我们的工作就像是给沙丘穿衣服,给沙漠做装修。”试验地块旁,王炳尧指着一层薄薄的沙结皮说:“有时一场雨下来,白色的自然沙结皮,褐色的黏土沙结皮,绿色的藻类沙结皮排布在沙漠上,像是给沙漠穿上了迷彩服。”
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有德向参观者讲述治沙故事。秦瑞杰摄
事实上,随着治沙技术的进步,如今,治沙的各种理念也在不断革新。
“现在,我们更愿意把‘治理沙漠’称呼为‘治理沙害’。从科学研究角度,沙漠也是自然系统的组成部分,应该采用自然平衡的思维,基于当地的系统承载力进行沙漠治理。”工程师高永平说。“从前,我们觉得树种得越多就好,但现在,我们更想要试验更多品种,来维持一种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沙子不埋戳着的人,一辈子就是为了这片绿。我现在已经走到人生的暮年,要说还有什么愿望,那就是打造一个研学基地。”马鞍山山头的观景台,王有德举目四望,9年前,脚下这片土地还是遍布矿坑的碎石荒原,如今,已是绿树掩映、花果飘香,生态植物园、公益园、采摘园,养殖园、综合培训中心等活动场坐落其中。“未来,要从娃娃抓起,让他们了解和热爱农业、林业和治沙事业,把几代人经过奋斗形成的‘治沙精神’‘工匠精神’传承下去。”王有德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