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宁夏要闻

西夏区“四诊”工作法绘就和美新“枫”景

2023年05月31日09:26 | 来源:宁夏日报
小字号

“连续7期位居全区第一。”权威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银川市西夏区法院一站式建设质效评估3.0版得分85分,超出全国法院平均得分8.29分,再次将全区第一收入囊中。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全国一站式建设优秀改革创新成果,西夏区法院的“四诊”工作法成功入选十大最具品质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

近年来,在不断实践摸索中,西夏区法院变“被动等你上诉”为“主动下去调解”,以“一站、集约、集成、在线、融合”为关键,围绕诉源治理、分调裁审、立案服务、审判辅助、涉诉信访等方面工作,创新在西夏区全域推进“枫桥式共享法庭”建设,通过建机制、定规则、搭平台、推应用,不断提升服务中心信息化水平,一站式高品质诉讼服务已成为该院的亮丽名片,广受群众好评。

是法官也是“主任医师”

“十几年的老邻居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谁也不想打官司,多亏有法院诉前调解,我们的邻里情才没断。”近日,当事人王女士对西夏区法院法官郑鼎丽和特约调解员夏桂芳感激地说。

2022年11月2日中午,王女士下班回到家发现房顶滴水,墙面水迹斑斑,衣柜中大多数衣物都湿了。她上楼询问得知,楼上杜大爷家暖气阀门爆裂了。随后,王女士就赔偿问题同杜大爷和其子女交涉了4个月,但迟迟无法达成共识。无奈之下,她向西夏区法院提起诉讼。

“只要是群众的急难愁盼,无论多小的事我们都会认真解决。”法官郑鼎丽受理案件后,及时联系双方当事人和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劝说调解问题:一次不成,就安排第二次,第二次不行就安排第三次……最终在郑鼎丽和夏桂芳的努力下,杜大爷的儿子现场履行了3000元的赔偿金,双方握手言和。

邻里纠纷案件的处理不仅关系到群众对公平公正的直接感受,也关乎群众在邻里生活中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自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改革以来,西夏区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搭建便民调解平台,不断引入第三方调解力量,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做到处理民事纠纷有速度、有温度、有深度。诉前化解纠纷案件数呈阶梯式增长,相关工作经验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法院报》、“中国长安网”等媒体报道,当地群众也亲切称呼法官为“主任医师”。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这是一起很典型的示范性裁判的案例,对减少群众诉累、优化办案流程、普法释法普及,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回忆起近期调解成功的一起案例,西夏区法院法官田丽丽说,虽然费了不少周折,但是能给群众省心我们就高兴。

这起让田丽丽感触颇深的案例,还要从今年2月上旬说起,当时,西夏区法院立案庭受理了一起涉及1100余户业主起诉某房地产开发企业,主张逾期交房违约金的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系列案。在诉讼过程中,办案法官先后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了3次调解,但因双方意见分歧较大,均未调解成功,案件进入庭审环节。

“3次调解,都没成,那我们就再调一次,总能找到症结所在。”面对这个“烫手山芋”,法院并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随后,田丽丽与经验丰富的老法官王建文组成“师徒二人组”,商议再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师徒二人组”这次没有沿用之前的思路,而是选择“对症下药”。分析了该案存在人数多、分歧大等难点和特点后,王建文与田丽丽邀请了涉案业主代表及代理律师、房地产开发企业高管及代理律师,还请来了西夏区物业办主任、小区物业服务企业高管等共同参与调解工作。调解过程中,为了让双方当事人心平气和地参与调解,法官采用了讲故事、拉家常的方式,向双方当事人详细介绍了案件事实、法律规定以及类似案件判决的情况。

“法官们真是费心了。”一位当事人感叹道,听着法官苦口婆心的实在话,大家的火气灭了、脾气小了、心气顺了,案件最终“药到病除”。

这起案件是西夏区法院创新“四诊”工作法的典型案例。近年来,西夏区法院在工作实践中创新采用“‘坐诊’知晓民意”“‘巡诊’排查风险”“‘约诊’靶向发力”“‘会诊’化解难题”的方式,屡次将“对簿公堂”变为“握手言和”。

接地气才是“好医生”

“法官,你好,我是来撤回诉状的,感谢你们帮我要回了被拖欠的房租……”近日,于某找到西夏区法院兴泾镇法庭,要求撤回诉状。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2020年,于某将家中的空闲房屋出租给了老乡姬某,姬某因经济困难,半年的房租及水电费拖了两年一直未付。于某多次向姬某讨要房租,姬某均以各种理由推脱,对姬某失去信任的于某便拿着诉状到兴泾镇法庭寻求帮助。

兴泾镇是宁夏最早的移民乡镇,下辖6个村和3个社区,人口约2.66万人。“我们和这里的村民接触得越多,越觉得他们淳朴,想法简单,法律意识淡薄,很多时候打官司就是为了赌一口气。”兴泾镇法庭副庭长李春梅法官介绍,要想让村民既解决问题又不伤和气,既化解纠纷又避免打官司的负担,首先就得要让村民信任法庭、信任法官、能把话听进去,觉得你说得对说得在理,还能把矛盾纠纷在法律的框架内处理化解,要协调的就是情、理、法三者的关系。

本着这样的工作原则,兴泾镇法庭运用“全程、全心、全力”三全调解法主动介入调解,一方面劝解姬某,既理解体谅其作为农民工的艰难,另一方面又说清了于某已经宽限其很长时间的事实,要求其务必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房租,否则其不仅失去的是老乡的情谊,还有诉讼诚信。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姬某最终支付了房租,并和积怨已久的老乡重归于好。

这起案例只是西夏区法院实现审务进基层全覆盖的一个缩影。为了防线前移、高效解纷,西夏区法院统筹谋划,科学布局,以法院为中心,在辖区两镇七街全覆盖设立9家“审务工作站”,在宁夏法院系统率先实现了审务进基层全覆盖,创新推进“法官巡驻社区”工作模式,在西夏区82个村(社区)均设立“法官工作室”,横向构建“1+9+82”辐射型解纷矩阵,制定司法服务导航地图,将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触角进一步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

“诉源治理是司法改革的考验题,也是司法为民的必答题。”西夏区法院副院长唐玉强说,新征程上,西夏区法院将坚持以“四诊”工作法助力审务工作站实质化运行,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努力打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西夏区样本,绘就贺兰山下和美新“枫景”。(记者 尉迟天琪 虎 权)

(责编:阎梦婕、宽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