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宁夏要闻

原州区战国秦长城博物馆开馆

2023年05月19日09:10 | 来源:宁夏日报
小字号

战国秦长城原州区境内长城梁段。(资料图片)

战国秦长城博物馆展出的“摇钱树”。

保存完整的陶制排水系统。 (文物图片由原州区文物管理所提供)

“人挑驴驮、夯土筑墙,在目之所及的视野里,一道厚实的黄土墙从平地上隆起,向远方延伸。”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和“宁夏长城保护宣传日”,固原市原州区战国秦长城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以音视频的方式展现古代修建长城的场景。

博物馆内,一件件制作精美的青铜器、陶器,展现出早期人们生产生活风貌。展出的1100多件文物中,保存完整的陶制排水系统,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对长城保护的重视。

“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原州区文物管理所负责人殷同东说。战国秦长城在建造过程中,顺应山、江、河的起伏与走向,连续的高墙与敌台、关城隘口、烽火台以及多级城堡等建筑单元相结合,以关城为军防核心、以墙体为御敌主体,成为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战国秦长城以垒石筑墙和夯土筑墙为主,固原战国秦长城为黄土夯筑墙体,采用“先施堑削后加夯筑”的建造方法,利用自然沟边突出部位,将内外侧进行堑削处理,形成收分极小的矗立陡壁,再在上方加筑夯土墙壁,或以自然河沟为依托,通过堑削河岸山崖构筑墙体。

宁夏境内的战国秦长城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向,途经固原市所辖的彭阳县、原州区、西吉县。墙体外高内低、外陡内缓,易守难攻。固原战国秦长城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战国秦长城之一。其中,战国秦长城原州区段因保存较好、墙体高大、墩台密集、壕沟完整成为典型代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我国古代军事防御、民族交流、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

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以战国秦长城为纽带形成的长城文化,将中原和西北边疆紧密连接起来,在固原交汇交流交融,共同促进了长城两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生活在长城内外的各族人民把长城两边视作自己的故乡,农耕和游牧民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秦昭王修长城后,历代中央王朝大规模移民实边,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对游牧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各王朝长城地区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输入中原的种子、农具等生产生活必需品,派出大量能工巧匠等,推动了边地游牧民的经济发展。”殷同东介绍。

为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原州区投资建成以长城文化为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采用文物展示、专业人员讲解、音频重现、场景设置等方式,帮助人们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长城文化历史,长城内外人文风貌。

“通过博物馆内设置的‘长城雄风今犹在、西陲边塞迤千里、故塞雄关绾三镇、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两边是故乡’五部分展示内容,向人们开启通向2000多年前战国秦长城的‘神秘通道’。”原州区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刘兴贵介绍。

“长城的各建筑单元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根据军事职能的相互补给,彼此关联。由墙体与沿线城堡共同构成的长城防线,通常在空间布局上以墙体在外、城堡在内的布局为主,墙体与城堡之间可通过战墙相接。”讲解员指着一幅长城各建筑单元示意图向游客介绍。

“不到长城非好汉”部分,介绍红军长征途经固原时沿战国秦长城而行,给古老的长城赋予了革命内涵,注入了红色基因,在这块热土上孕育和形成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

原州区在修建博物馆的同时,不断强化长城野外管理工作,实施战国秦长城原州区段抢险加固工程,采取土夯、安装围栏、设标识牌等方式,对自然侵蚀和人为毁损部分进行保护。2016年,原州区聘请9名长城保护员,对境内174公里的战国秦长城、191处墙体、城障等点段,进行分段巡护管理。组织开展研学活动和古迹游,让中小学生走进田野了解长城历史。

“战国秦长城博物馆建成开馆,将和固原博物馆、西北农耕博物馆、须弥山博物馆等博物馆一起组成博物馆群落,尽纳千年沧海桑田与历史风云,展现当地深厚文化底蕴,成为人们寻根历史赓续文脉的重要载体。”原州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剡文鑫)

(责编:阎梦婕、贾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