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本网原创

人民巷会客厅|张辉:挖掘西北区位资源优势 实现“旅游+”多元融合

2023年04月17日10:02 | 来源:人民网-宁夏频道
小字号

近日,第二届大西北文旅高峰会暨黄河文化和旅游发展论坛在宁夏银川启幕,此次活动旨在推动大西北和黄河流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凝聚西北力量,讲好黄河故事献智献力。

活动期间,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辉,做客《人民巷会客厅·第二届大西北文旅高峰会暨黄河文化和旅游发展论坛》特别节目。张辉教授立足西北地区区位资源优势,阐释了当前西北旅游业在空间形态建设、产业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开发潜力,为西北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视野。

张辉教授接受人民网专访。

人民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也迎来了大变局。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请您介绍一下西北康养旅游将会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张辉:在中国旅游发展的40年中,西北的旅游行业与全国相比,无论是综合收入还是游客接待量都较低。而西北的旅游资源、文化形态、地理形态以及资源多样性在全国来讲,是比较有优势的。当前国家进入了大众旅游蓬勃发展的时代,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旅游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西北的旅游资源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凭借其资源和文化很有可能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地。

近年来,度假方式及技能性旅游不断发展,特别是房车、自驾车旅游开始盛行,这些旅游形式与西北资源的匹配度都很高。从这一角度来看,未经大规模工业化发展的西北地区,无论是气候环境,还是旅游资源都十分优越,很可能会成为国家级度假地,而国家级度假地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康养旅游。所以我认为未来十年,西北地区在康养、度假旅游方面会有很大发展。

对于西北的旅游行业来讲,之前存在的局限性首先就在于交通问题,西北五省土地面积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30%,交通运输存在不便。其次西北旅游业可依托的城市体量小,不似在江浙一带,途径几十公里,就有城市可依托。另外,近几年整个旅游业的投资,包括设施建设投资,特别是旅游住宿设施投资,基本上都集中在东部地区,对西部的投资量较小。再者,西北地区当前也尚未找到一种与本土康养旅游、度假旅游相适应的旅行方式。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大西北所面临的挑战,但需求决定供给,对康养旅游和度假旅游的需求切实存在,这一庞大需求必将推动整个西北在住宿、服务及整体的旅游城市建设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也将会形成一种以度假和康养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我相信许多问题在不久的将来都可以得到解决。

张辉教授接受人民网专访。

人民网:对于西北旅游或者说西北康养旅游的未来发展而言,您有哪些建议?

张辉:我认为康养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指的是酒店等旅游设施的建设,康养旅游关键还在其功能性。可以利用当地植被、海拔、地理纬度等环境因素,结合食疗、药疗等共同实现旅游的康养功能,我认为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发展康养旅游还需要空间形态建设。观光旅游行业发展离不开景区建设,发展度假旅游和康养旅游同样离不开度假区、康养基地的建设。当前大西北的此类空间形态建设仍然不足,基本还是以民宿为核心,大规模度假地的概念还没有形成,这也是需要加强建设的方面。

第三,要创造一些围绕康养、度假旅游的活动形式。比如在观光旅游行业,会有诸如一日游、三日游一类具体的项目安排。同样地,康养旅游也需要配套的系列康养项目,仅靠度假基地建设是不够的,必须围绕产品性来建设属于康养旅游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第四,要进行一场服务与住宿革命。发展康养旅游还需要一定的设施建设,比如主题酒店、民宿、露营地等住宿设施建设。同时还要在精细化服务方面进行一场革命,构建起区别于南方的西北特色服务,通过服务革命来提升服务品质。

最后,就是要在大西北地区形成康养旅游和度假旅行的产业体系。城市与康养基地、度假区之间的连接方式则是在构建体系过程中需要考量的一个问题,比如当前盛行的房车旅行,如果照搬江浙一带的旅行方式是行不通的,西北地区的地理尺度较大,就需要通过驿站来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打通各地的交通体系,西部的康养旅游、度假旅游才能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人民网:您刚才提到了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变革。旅游业必须要脱胎换骨,进行深刻变革。那么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如何强化旅游与其他的产业相融合?

张辉:中国旅游业发展经过了四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是开放驱动;第二个阶段是资源驱动,通过资源供给推动领域发展;第三个阶段,也就是近十年,基本上是采取投资驱动,依靠资本投入构建旅游体系。发展到现在,靠资源、靠投资的发展方式已经遭遇了瓶颈期,下一步则要依靠创新,那就必须要进行革命。

在目前的旅游发展中,无论是产品形态还是运行方式,都是以观光旅游为核心的,想要创新就必须要对产业组织、空间形态进行再造。目前从空间形态上来看,要想发展多种旅游类型,就必须启用新兴的空间形态。除景区外,还必须有度假区、露营地、风景道等,要构建囊括综合体旅游小镇的一系列点、线、块状空间结构。而空间结构的形成则涉及到了土地规划和城市建设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通过创新。

此外,从产业形态来看,在观光旅游时代旅行社是整个中国旅游业的龙头,而当前平台组织已成为发挥着旅游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组织形态。与此同时,当前的旅游形态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的旅游仅仅被视作一种生活方式,现在旅游更是一种学习和成长方式。以前的整个产业组织、空间形态都是围绕着生活方式来建设,而当前的发展模式将旅行和读书结合在一起,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融入了旅游行业,就印证了一种新的变革。当前以文保单位、森林公园为代表的许多旅游景区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围绕学习、成长式的旅游理念构建其自身独特的旅游形态和解说体系,也急需进行变革。

最后,变革还体现在观光性旅游向技能性旅游的转变。过去的观光旅游更多是体力性内容,只要有体力就可以玩。现在的旅游业逐渐转变成了技能性旅游,比如滑雪、冲浪、滑板等游玩项目,都需要具备相应的技能才能进行。这也是目前新的发展趋势,所以我想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从空间形态、产业形态、旅游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才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总策划:黄屹

总监制:贾茹

摄像:高嘉蔚、王锡彬(实习生)

灯光:周航、李艺杭(实习生)

剪辑:梁宏鑫

主持人:贾茹

文字:尹娜(实习生)

人民日报社宁夏全媒体中心出品

(责编:阎梦婕、贾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