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宁夏要闻

决胜贫困史无前

记者 毛雪皎 李 峰
2021年07月01日10:16 | 来源:宁夏日报
小字号

隆德县农村安全住房扮靓美丽乡村。记者 党硕 摄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走出贫困,是一道横贯古今的命题。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

贫困不是一种命运。苦瘠之问,深切应答,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宁夏持续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全过程见证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光辉实践。

1982年,宁夏贫困人口为119.3万人,占总人口的30.4%;2012年,宁夏贫困人口减少到91.3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降到14.1%;

2020年,宁夏9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成功翻越了脱贫路上的“六盘山”。

贫困是生硬而寒冷的,持续科学的扶贫开发,带来了水、路、光,乃至不竭发展的动力。饱含炽热的心愿,释放可持续的暖意。

近40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自治区历届党委和政府将扶贫开发摆在重要战略位置,久久为功,历经“三西”农业建设、“双百”扶贫攻坚、千村扶贫整村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个阶段,推动实现从输血式、救济式扶贫向造血式、开发式扶贫转变,从分散帮扶、普惠扶持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转变,走出了一条符合宁夏实际的脱贫攻坚之路。

宁夏持续实施6次大规模移民搬迁,移民群众走出大山、实现发展;持续推动25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持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减贫80.3万人。

在宁夏,绝对贫困是怎么消失的?

■ 困与移的思变

“你家吃得怎么样?”

“我们家吃得好,早晨吃的‘羊’,中午吃的‘鱼’,晚上吃的‘蛋’。”

“连起来读就是‘洋—芋—蛋’。”时隔多年,在宁夏从事扶贫工作30多年的马振江,仍能忆起刚工作时,在西海固地区与一个孩子的对话。

贫困,曾经是一个原地打转的洋芋。战胜贫困,须先认识贫困。

有人说,马振江是宁夏扶贫历史的见证人。1985年,20岁出头的他,被当时西海固的贫困场景震撼了:一家老小围坐在“土凳子”上,吃着清汤寡水的糊糊……

“如果你没去过西海固地区,便很难想象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没水、没电、没路,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走出过大山。”马振江说。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 居住在“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生活,首先是生存。

大山横贯在村庄之中,就像皱纹横贯在眉宇之间。一代代人没有停止对生活的追问——水在哪里?吃啥?穿啥?出路在哪里?

搬出来,换个活法。

贫困是一种困局,被山围困,因水困顿。当有限的资源禀赋限制了创造财富的条件,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在岁月里证明,告别是为了找寻沃土,让新生活根系繁茂。

“有水走水路,没水走旱路,水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把山里的问题放在山外解决,把山区的问题放在川区解决,把南部的问题放在北部解决,宁夏形成了山川统筹、以川济山、山川共济、共建共享治理贫困的思路。

在党中央的关怀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先后实施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移民、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移民,通过6次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宁夏将百万移民挪出了穷窝。

“人有两头根,一头在老先人手里,一头就在我们后人手里,我们后人到哪里,哪儿也能再扎根。”

同心县王团镇罗台村,是“十三五”期间的山区移民搬迁安置点。来到村里的脱贫光荣户马耀奎家,茶几上摆着葡萄、香蕉、黄桃等水果。“城里人能吃上的水果,山区的老百姓也不缺。” 55岁的马耀奎揭开盖碗茶回忆,记得小时候,有长辈外出归来,带回一点花红果子,为让大家都能尝尝,把一家老小全喊上了桌。

如今,30多头牛、60只羊、300多只鸡,马耀奎的“身家”超过70万元。他说,端上好饭菜,沏一壶好茶,这就是待客之道,只有生活好了,才能过得体体面面。

“移”是故事的开始。

记录易地扶贫搬迁的出路、心路和思路,宁夏“拇指作家”马慧娟在《走出黑眼湾》一书中写道:“直到有一天,村里终于通了路。当咸金宝家的小儿子开着一辆二手三轮车回来时,为黑眼湾带来了转折,从第一次开车去县城,第一次用车拉着麦子去磨面,第一次把家里的土豆拉到山外去卖,每一件事情都冲击着黑眼湾人的神经。”

走出黑眼湾后,马慧娟继续用笔记录在吴忠市红寺堡区建设新家园的故事。

2020年3月,红寺堡区退出贫困县区序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之初不足500元增长近20倍。当前,红寺堡区正在奋力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宁夏立足移民安置区资源禀赋,结合搬迁群众种养传统和市场导向,分区施策,形成了引黄灌区移民村奶牛肉牛养殖、设施蔬菜、枸杞、酿酒葡萄种植为主;中部干旱带移民村马铃薯、红枣、中药材等耐旱作物和滩羊、肉牛养殖为主;南部山区移民村草畜、冷凉蔬菜、苗木、小杂粮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

“现在,在乡下住窑洞,吃农家饭,还有看民俗表演,成了城里人向往的生活。没有党的好政策,这样的日子想都不敢想。”西吉县西滩乡张村堡村的虎玉忠说。

西海固变绿了。绿意,来自生产方式的转换,来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来自每个人由内而外的生机。实施移民搬迁以来,宁夏共完成迁出区生态恢复880万亩,西海固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6.8%。

“十四五”时期,宁夏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围绕产业、就业、社会融入,移民搬迁全面进入以致富提升为重点的新阶段,确保“十四五”末搬迁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达到全区农村居民平均水平。

■ 山与海的交融

“其实人和溪水一样,只有汇成大河,奋力地把山劈开,把土划破,才有希望奔向大海。”电视剧《山海情》的台词,映照寻路之心。

每个工作日,刘莉开着小轿车到闽宁镇立兰酒庄上班。8年前,刘莉一家从隆德县温堡乡大麦沟村,搬迁至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记得刚下车,一进屋我就拧开自来水龙头,水哗哗地流出来,要知道,在山里,半夜排队挑水是常事。”刘莉说,家门口稳定就业、花费小,这几年,陆续加盖了4间房和车库,添了小轿车,每一天都活得很有劲头。

从“吊庄”闽宁村发展到闽宁镇,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

25年来,在党中央作出东西部结对帮扶的战略部署下,闽宁两省区落实“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工作机制,从单纯的资金帮扶,拓展到经济社会建设全方位的深度协作。

福建省第一批援宁工作队负责人张性魁说,第一批工作队做了三件事:破解吃水难,打井窖2万多眼;缓解种地难,实施“坡改梯”8.8万亩;改善上学难,营建改建了72所希望小学……

第二批援宁扶贫工作队领队马国林和同事,启动了马铃薯种薯的提升行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种子工程’,帮助当地传统的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

20多年过去了,张性魁重访西海固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虽然我退休了,还是会经常关注宁夏。”

“这次来,宁夏变化惊人。闽宁协作为什么成效好?我想,离不开闽宁协作五项机制的持续落实,离不开福建、宁夏的双向努力,相信明天会更好。” 马国林说。

25年来,福建省30多个县(市、区)、85个乡镇、134个村(社区),先后与宁夏9个贫困县(区)、105个乡镇、129个行政村点对点、一对一开展帮扶,选派援宁干部11批183名、专业人才2000人次到宁夏传导理念、传播技术、传授方法。

5月30日,闽宁协作第25次联席会议在福州召开。两省区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促进发展,推动闽宁协作由福建单方援助向双方协作互动、由主要聚焦脱贫向全面协作展开、由政府主导推动向各方协作共促转变,迈上全新征程。

在隆德县沙塘镇张树村村部,门口停放着一辆泥迹斑斑的“闽D”牌小车。“这是胡书记的车。”大伙儿都熟悉,由厦门大学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胡雄,为了下乡工作方便,一路把车从福建开到了隆德。

“让贫困地区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挖断‘穷根’的重要途径。”胡雄说。自定点帮扶以来,厦门大学充分发挥优势,投入1600多万元持续培训隆德县各级领导干部、农村“两个带头人”等48批次5220人,派出研究生支教团4批22人在隆德县第四中学连续4年支教。

华润集团创新实施“基础母牛银行”模式,中国航油向盐池县87个村级发展互助社注入资金1555万元,累计为3.2万贫困人口撬动信贷资金5.3亿元,国铁集团向原州区投入3500多万元,援建肉牛养殖园区、扶贫车间、光伏发电站,国家烟草专卖局投入1647万元,在红寺堡区建成飞地扶贫肉牛养殖园区,中核集团创新“中核扶贫产业园+企业+建档立卡户”模式,投入4000万元建设扶贫产业园……

2012年以来,9家中央单位贯彻党中央关于定点帮扶的决策部署,累计投入11.36亿元,开展产业、就业、教育、健康和消费帮扶,为我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将坚持双向互动,着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寻找切入点,实现互惠共赢。

山海何以不远?——把坚持协作帮扶,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助推动力。

■ 内与外的合力

6月30日传来消息,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丁建华,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初识丁建华,是在一段短视频里:画面中,他正给一头牛犊做人工呼吸。那是去年7月,一头初生牛犊没有呼吸,过了几分钟,才抽动了一下。丁书记跪倒在地上,和村里的养殖能手马国财轮换,口对口地给牛犊做了好几次人工呼吸,牛犊才活了过来……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

“再忙,也要收看老秦领奖!”村民口中的老秦,是西吉县偏城乡涵江村驻村第一书记秦振邦;老秦领的奖,是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

这个村民曾认为“谁来都不顶事”的“烂泥滩村”,因为老秦和驻村队的到来,发生了改变——2017年底,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500元,实现整村脱贫,并更名“涵江村”。按老秦的话说,“村里的成绩,不在数据里,在老百姓的家里、圈里、地里。”

不移此山誓不还。

在村道间,旱塬上,田埂旁,扶贫干部为了同一个目标奔走。宁夏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增强干群内生动力,2017年以来3轮选派了3262个驻村帮扶工作队,9812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常年奋战在基层一线,增强村级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扶贫,即通过扶贫资源的供给,使资源稀缺者具备财富创造的能力和机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针对不同致贫因素,采取差异化的帮扶方式,宁夏贯彻党中央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在精准稳定可持续脱贫上下功夫。

新的一天,当原州区冷凉蔬菜的露珠从叶片尖滑落,彭阳的朝那鸡开始林下漫步,海原的高端肉牛拥有洋气的名字,中宁的枸杞红果在阳光下垂坠。每一条产业链条上,都凝结着希望,激发内生动力。

将农村电商同扶贫开发结合,让山里的世界有了更多可能。“我不只是别人口中的‘娃他妈’了,我也是这小山村里的女强人。”固原市泾源县六盘山镇周沟村的电商服务站负责人马爱兰拿上了驾照,帮着村民收发快递。

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宁夏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和“五个一批”脱贫路径,创新开展“四查四补”,千锤百炼提高脱贫成色,扎实推进实现高质量脱贫。

如何彻底摆脱贫困,过上体面的生活?宁夏坚持精准方略,坚持志智双扶,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要义。

■ 建与兴的伟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回望脱贫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答案,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6月30日,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党支部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冶家村的“绿色农家乐”,老板娘禹银玲在和女儿打微信电话,“买点菜,肉都有呢”。这几年游客多了,农家乐能挣五六万元, 淡季时她也会在附近打工。“只要勤快,政策这么好,日子咋能过不好。”

说起乡村振兴的谋划,村党支部书记兰胜利说,现在固原乡村旅游竞争激烈,感受到了压力,以前就是先闯路子,现在要有精品意识,打算给村里建大型采摘园,啤酒烧烤园,观光园,升级村里的农家乐。

西海固地区人民从家无隔夜粮,到解决温饱,再到步入全面小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磅礴伟力。

宁夏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服务国家战略,担当宁夏责任,坚持把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转化为建设先行区的强大动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从生活的向往到向往的生活

贫困,曾以为根深蒂固,也有连根拔起的一天。记录曾经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记录人们走出了闭塞的大山,走出了固有观念的裹挟,最终,走出了贫困。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壮阔进程中,我们常常在寻找一个答案。

答案在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变化里,村里再难见到自行车,门口常常停着小汽车。不论是菜单的种类、还是生活的模样,都有多样的选择。

答案在西海固绿野的乡村里。曾经贫瘠的土地,长出绿色的希望。人与自然学会了和谐相处,绿水青山带来了金山银山的期许和收获。从“不适宜人类居住”到“城里人特意赶来小住”,在西海固的土地上,从对生活的向往,“长”出了向往的生活。

答案在田间地头,在房前屋后,在于不管规模大小,家家户户能有一份可持续的、适宜的产业,有一个就业的岗位,有一处心安的所在。

答案在一张张皱纹舒展的笑脸里。不管在山间还是平原,不论是老年人还是90后,他们都会在讲述今昔的巨变之后,像溪流自然流淌出同一个感受:多亏了党的政策好。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等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这是我区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根本经验和重要启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责编:阎梦婕、贾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