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本網原創

從植保到巡檢 看寧夏低空經濟如何“飛”得更穩?

人民網記者 梁宏鑫
2025年03月19日09:46 | 來源:人民網-寧夏頻道
小字號

在寧夏靈武市,植保無人機緩緩升空,按照設定的路線勻速飛行,短短幾分鐘便完成了土壤封閉處理﹔夜幕漸深時,“花博園燈會”無人機表演震撼開啟﹔在寧東基地,國網寧夏超高壓公司輸電全景監控值班人員通過輸電全景智慧管控平台,實時監測無人機自主巡檢作業……

作為西部空域資源富集的省份,寧夏正以“路空一體”立體交通布局為支點,通過政策引領、場景創新和產業協同,探索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寧夏路徑”。

低空域蘊藏大產業

寧夏鹽池縣正在進行低空經濟實用人才示范培訓。王鈞丹攝

低空經濟作為新晉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2024年9月,寧夏低空經濟產業協會正式成立,標志著寧夏低空領域進入“組織化、合作化、規范化”發展新階段。

寧夏低空經濟產業協會副會長趙旭東表示,寧夏地形地貌豐富、空域資源空曠、飛行條件優越、算力資源領先、地域空間小,便於區域一體統籌推進,發展低空經濟具有較好的基礎條件和優勢,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無人機、飛行汽車等新型交通裝備的發展和應用,寧夏低空經濟發展具有廣闊空間。

在今年的寧夏兩會上,自治區人大代表郭雲章建議,以打造中衛沙漠國際旅游目的地為牽引,推動發展寧夏空中觀光旅游,引領示范低空經濟發展。

“中衛市沙坡頭景區2024年接待游客14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4.28億元,人均游玩時間6.5至8小時。但大多數游客游玩當天便返回銀川住宿。如果能將游客多留宿一晚,人均消費將增加近600元。”郭雲章表示,當地政府可以考慮發展空中觀光旅游,豐富沙坡頭立體、多元旅游項目,同時融入當地文化體驗,促進文旅融合,爭取將游客“留下來”。

“電力+”解鎖應用新場景

隻需輕點鼠標,無人機便能從機巢中自動起飛,按照既定巡查線路精准執行任務,並在任務結束后自主返回機巢充電……記者在國網寧夏超高壓公司輸電全景智慧管控平台上看到,無人機的飛行軌跡以及採集的照片被清晰展示出來,對沿線電力設施、消防隱患點、垃圾堆放處及道路等進行逐一標識……

寧夏超高壓公司輸電全景智慧管控平台。人民網記者 梁宏鑫攝

“我們在寧東地區部署了垂起固定翼機巢,覆蓋面積約200平方公裡,能夠對6條超、特高壓輸電線路以及銀川東換流站周邊進行全面巡查。此外,我們在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的無人機蛙跳應用上也取得了突破,實現了外送大通道的全天候覆蓋巡檢。”寧夏超高壓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馮建華說。

目前寧夏750千伏超特高壓變電站和換流站的無人機巡視已經常態化。相比傳統巡檢模式,無人機不受地形限制,能迅速完成復雜環境下的作業,及時回傳圖像與數據,有助於發現人工難以發現的潛在問題。

“以變電站巡檢為例,我們通過機場部署、配合視頻監控、地面機器人等系統,無死角檢查和監測設備狀態。相較於一般巡檢場景,聯合智能巡檢可實現遠程操作,大大減少人工投入。”馮建華說。相較於一般的無人機飛行場景,該無人機不依賴專業飛手,可實現遠程無人化操作,大大減少了人工投入。

馮建華表示,下一步,公司將繼續深耕“無人機+”業務,利用先進算法持續探索設備缺陷自動識別和巡檢數據快速處理,持續護航寧夏“內供”“外送”電力大通道。同時依托自治區電力無人機綜合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積極拓展無人機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場景。

低空“農夫”引領農業新未來

近年來,隨著低空經濟政策的逐步實施,農業無人機的應用場景不斷擴展,越來越多的新型作業需求,正在推動這一領域的快速發展。

走進寧夏銀川市靈武市智慧農業服務中心,一排擺放整齊的農機設備映入眼帘,從老式的手持農藥噴霧器到如今先進的無人機農機設備,生動地展現了寧夏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

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銀川市擁有240台左右植保無人機,服務面積120萬畝左右,主要利用無人機開展精准施肥、農藥噴洒、病虫害監測、作物生長監測和灌溉管理等應用。

無人機在寧夏靈武市進行春耕作業。受訪者供圖

“無人機在農業企業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除了傳統的植保打藥,還有土地勘測和規劃、害虫監測和分析、產量估算和收成預測等應用場景,這些可以幫助我們優化各類資源,打包進入我們的平台管理。用標准化模式發展農業,實現效益最大化。”寧夏綠先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剛說。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低空經濟作為一股新興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駛入發展快車道。

“下一步,寧夏將強化頂層設計,加快制定低空經濟發展規劃,完善體制機制,積極對接市場需求,豐富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趙旭東說。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