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從日播200盤到日播3000盤,集約化育苗帶來新變化——

187個“蔬菜產房”育苗22.5億株

2025年03月16日09:18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3月15日,工人在集約化育苗中心查看菜苗長勢。

  “以前靠人工點種,一天最多播200盤,現在機械一天能完成3000盤,出苗率穩定在98%以上。”3月15日,在寧夏廣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育苗中心,操作員李海燕輕觸屏幕,全自動播種機立即運轉起來,精准地將一粒粒西瓜種子嵌入基質中。不到10分鐘,一盤720株的西瓜苗便完成播種。眼下正值寧夏拱棚蔬菜、越夏露地蔬菜、露地瓜多茬口育苗生產關鍵時期。在自治區園藝站的統籌推進下,一場以科技裝備提升為核心的集約化育苗變革,正為全區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走進西吉縣馬蓮鄉寧夏向豐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育苗基地,消毒處理設備正對基質進行高溫滅菌,工人隻需通過中央控制系統,就能實時監測苗床溫濕度。“過去育苗怕病害、怕凍害,現在從播種到催芽全流程可控,苗子壯實,客戶搶著要。”技術負責人馬志軍介紹,基地今年已為周邊農戶提供500萬株辣椒苗,訂單同比增加20%。

  “去年冬季以來,全區187個集約化育苗中心育苗量達22.5億株、同比增加3%,其中,茄果類佔37%、瓜類16%、葉菜類41%,辣椒、櫻桃番茄、芹菜以及壓砂瓜等作物育苗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以上。”自治區園藝站相關負責人介紹,集約化育苗推動全區冷涼蔬菜新品種育繁推一體化進程逐步加快。

  據悉,自2021年以來,自治區園藝站統籌資金對全區24個育苗中心進行改造提升,全自動播種線、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環境智能調控設備等“硬核”裝備的配套,讓育苗效率顯著提高,種苗成本大幅下降。更讓種植戶安心的是,嫁接苗愈合室、病毒檢測儀等配套設施的完善,有效提升了種苗的品質與抗病性。如今,這些高科技育苗中心不僅成為當地蔬菜產業的“孵化器”,更為農戶們鋪就了一條增收致富的“快車道”。

  “目前,我們正推動5G物聯網、AI生長模型等新技術深度應用,讓每一株幼苗都帶著科技基因走向田間。”自治區園藝站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外,還積極推廣綠色生態育苗理念,採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環保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加之與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不斷推動蔬菜產業的持續創新和升級。(記者 李昊斌)

(責編:穆國虎、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