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本網原創

塞上行丨從藏在深處到消費新寵——解碼農特產品推介的“固原現象”

人民網記者 寬容
2025年02月24日08:23 | 來源:人民網-寧夏頻道
小字號

近兩年,一場場別開生面的固原農文旅推介會在成都、長沙、西安、福州、合肥等城市火熱上演:六盤山牛肉涮進川渝火鍋,冷涼蔬菜變身預制菜端上餐桌,涇水河畔的農家民宿與江南水鄉的客商“雲簽約”,這些出自六盤山下的農特產品,成了區域IP和消費者的“新寵”……寧夏固原,這座曾被貼上“西海固貧困標簽”的西北小城,正以“農文旅融合”的創新模式打破地域壁壘和固有形象,在全國舞台上頻頻亮相、嶄露頭角。

多城聯動,品牌聲量破圈傳播

寧夏固原市農文旅宣傳推介會走進長沙。人民網記者 寬容攝

推介一次,輻射一片。

固原市2024年的推介活動呈現出“高頻次、高質量、強互動”的特點。6月,成都國際酒店用品博覽會上,六盤山牛肉與火鍋食材的“碰撞”引發熱議,現場品鑒的冷涼蔬菜、刺繡等非遺產品吸引萬人駐足﹔9月,長沙推介會以“美食+文旅”組合拳,將固原紅梅杏、月子雞蛋等農特產品推向全國市場﹔11月,上海活動通過“六盤山冷涼蔬菜”區域公用品牌戰略發布會,推動固原農產品標准化、品牌化升級。年末,北京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的“固原禮·物”展銷活動更以千余款產品、線上線下聯動模式,讓涇源黃牛肉、朝那雞等特色美食成為“京味年貨”新寵。

可以說,2024年,寧夏固原市以“六盤山”品牌為核心,通過“農文旅+”的創新模式,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股熱潮。從西南重鎮成都到中部樞紐長沙,從長三角經濟圈上海到首都北京,固原市以“紅色、綠色、古色、特色”資源為底色,將冷涼蔬菜、紅軍粉、黃牛肉等特色農產品與非遺、生態旅游深度融合,不僅擦亮了“天高雲淡六盤山”的旅游名片,更探索出一條鄉村振興品牌推廣的“固原路徑”。

去年11月,借助中國國際零售創新大會之際,固原市在上海舉辦主題為“六盤山冷涼蔬菜-源自18°C的夏天”的“六盤山冷涼蔬菜”區域公用品牌宣傳暨固原優質農特產品產銷對接等系列活動。在當天舉行的地標名品產銷對接會上,固原市4縣1區主要負責人現場當起了“好物推薦官”,向上海、浙江、廣東等地企業推介原州區西蘭花、西吉芹菜、隆德花菇、涇源黃牛肉干、彭陽辣椒等地標產品。

“以前覺得寧夏隻有枸杞,沒想到六盤山的冷涼蔬菜這麼有品質!”推介會后,一位採購商如此感嘆。

數據顯示,去年,固原市先后組織百余家涉農企業,在合肥、成都、長沙、廣州等地開展農特產品展示展銷活動,直接對話全國知名涉農企業、渠道供應鏈企業和餐飲企業,累計簽約34.6億元。

文化賦能,農文旅融合提質增效

在去年的一場農文旅推介大會上,固原市委書記滑志敏熱情洋溢地介紹了走進固原的四大理由,為在場觀眾描繪了一幅幅生動的固原畫卷。

剛剛過去的春節,一場以“六盤山下 固原禮·物”主題展銷活動在北京市石景山區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火熱開展,12家農特企業與9家文創企業攜農特產品和文創產品178類12450件參展,參展商直呼不夠賣,一邊與商家簽單,一邊加緊補貨。

人人都是宣傳員。

西吉“紅軍粉”贏得北京市民點贊。固原宣傳部供圖

在西吉“紅軍粉”展位旁,西吉縣副縣長王永鑫當起了“導購”,現場講解“紅軍粉”的由來。王永鑫介紹,西吉“紅軍粉”不僅是一碗粉條,更是紅色精神與鄉村振興的載體。

繪聲繪色地講解引得一眾路人圍觀。“我第一次吃西吉‘紅軍粉’,非常爽滑可口、勁道十足。”北京市民孫桂琴品嘗西吉“紅軍粉”做成的酸辣粉后,連連點贊,她不僅自己購買了,還在展區當起了“代言人”,進行推介宣傳。

另一邊,北京一家火鍋店的負責人楊文友是在京的固原人,他來到展銷會上,幾乎把“展廳”搬到了店裡。在火鍋店一側,楊文友專門設置了固原好產品的展示區,他希望以這種方式做家鄉產品的代言人,讓更多的游客和客人都能品嘗到固原的美味。

“固原禮·物”不僅是商品,也是文化載體、故事的“講述者”,它們將固原故事、固原風情、固原山水帶到北京,帶到每一個消費者的心中。長期以來,固原市憑借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文化底蘊,孕育出眾多高品質的農特產品和富有創意的文創產品。此次展銷活動,為固原市農特產品、文創產品打開新的銷售渠道。

近年來,固原深挖“紅色固原、綠色發展”戰略內涵,將長征精神、非遺技藝融入旅游體驗。例如,通過承辦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西北賽區比賽、冷涼蔬菜節等活動,打造“紅色研學游”品牌﹔同時,春官詞、馬蘭刺繡等非遺項目在推介會現場大放異彩,傳統針法勾勒的“六盤山”刺繡作品、藥香包等文創產品成為年輕消費者追捧的“潮玩”。這種“文化+旅游+農業”的復合模式,不僅延長了產業鏈,更讓固原的“土特產”煥發新生機。

未來展望,從突圍到常態的可持續發展

推介會現場展示的六盤山冷涼蔬菜。人民網記者 寬容攝

推介活動的直接成效顯著:成都活動簽約合作項目12個,簽約金額達3.5億元﹔北京展銷活動促成多家企業與固原達成長期合作意向,元宵節當天僅7個小時,線上線下銷售額就超過了22萬元。更深遠的影響在於品牌認知度的提升——2024年,固原市入選“自然城市”國際榜單,六盤山紅軍長征旅游區晉升國家5A級景區,生態優勢與文化IP的雙重加持,固原正書寫著鄉村振興的“山海情”新篇章。

固原市委書記滑志敏在談到“固原未來在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方面有何新思路和新舉措”的問題時曾表示,固原要堅持冷涼蔬菜產業的特色化、差異化方向,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完善聯農帶農、產銷對接、要素配置、市場主體培育擇優的“四項機制”,精耕細作走好“壯大一產夯基礎、帶動三產促繁榮、撬動二產強動力”的“一三二”產業發展新路子,持續推動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壯大。

2025年,固原市將繼續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充分挖掘鄉土人文、青山綠水等資源,全力做好“土特產”文章。堅持市縣一體、全域聯動,針對西安、成都等年度重點開發的客源市場,推出個性化、訂制化宣傳策略和旅游產品。

當六盤山的山花通過短視頻吸引百萬網友“雲賞花”,當冷涼蔬菜形成“火鍋食材+康養避暑”的差異化競爭,固原用實踐証明:鄉村振興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而是立足本土的創造性轉化。這條“生態打底、文化鑄魂、產業造血”的農文旅融合之路,展示出西部欠發達地區頗具借鑒意義的“固原方案”。

(責編:閻夢婕、趙文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