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充分保障農民利用宅基地建設農房的合法權益

人民網銀川2月18日電 (李甜甜)2月18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土空間規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據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副廳長張進表示,《條例》從規劃編制、實施和監督管理等方面,充分保障農民利用宅基地建設農房的合法權益,加強農村建房規劃引導,提升農民群眾居住品質。
2024年11月2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了《條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分為總則、國土空間規劃制定與修改、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督管理、法律責任以及附則,共六章七十六條。
“編制村庄規劃,保障農民建房的合理用地需求和選址安全。”張進說,《條例》明確村庄規劃是開展農村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建設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的依據。
近年來,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先后出台《寧夏回族自治區村庄規劃編制管理暫行規定》《寧夏回族自治區村庄規劃編制指南》等規范性文件,指導各市、縣推進村庄規劃因地制宜、按需有序編制。在村庄規劃中統籌合理安排宅基地,滿足村民建房的合理用地需求,為農民建房提供規劃依據。同時要求居民點布局盡量避讓地震斷裂帶、地質災害易發區、地下採空區等存在安全隱患的區域,切實保障農民建房選址安全。
“優化規劃許可管理,為農民建房提供便捷服務。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將農村宅基地審批權下放至鄉鎮人民政府。”張進說,針對農民建房的鄉村建設規劃許可核發,《條例》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銜接《寧夏回族自治區土地管理條例》,優化農民建房規劃許可管理,將農民建房的規劃許可核發下放至鄉鎮人民政府,推動“一個窗口”辦理宅基地審批和農民建房規劃許可,為農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加強規劃實施監管,維護農村建設的良好秩序。”張進表示,《條例》在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的同時,加強對農房建設規劃審批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建立了批前審查(審查村民住宅建設是否符合規劃)、現場核驗(核驗是否按照規劃許可內容開工)、規劃核實(核實是否按照規劃許可內容建設)結合的監督機制。對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或者未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內容進行建設的,明確由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通過加強對農房建設的規劃管理和服務,維護農房建設的良好秩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