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鏈”技術獲突破 固原菌菇產業全鏈貫通

“再有一個多月,這批2000萬棒菌棒就能上市。”2月2日,隆德縣神林鄉神林村黨支部書記李佳利介紹,過去發展菌菇產業,菌棒不能自制、廢棄菌棒無法再利用,如今,這兩項“卡鏈”技術取得突破,實現了菌棒自主生產、菌菇深加工產品出口和菌棒廢棄物循環利用三大環節貫通。
在神林鄉現代農業示范園內,蒸汽滅菌設備轟鳴作響,務工人員馬志麗將蒸熟的菌棒搬上車。“以前年收入不過萬元,現在月工資4500元。”通過自建菌棒生產線,神林鄉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將菌菇棒單棒成本從外購的5元降至3.2元。按基地170棟大棚年消耗600萬棒計算,僅成本控制一項,年節約千萬元。
廢棄菌棒處理是菌菇產業鏈上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該園區生物菌肥生產區,技術人員將廢棄菌棒加工為有機肥料。李佳利介紹,這種“種植—加工—廢料再生”的閉環模式,既破解了每年數萬噸菌渣處置難題,又為農戶節省了部分肥料成本。今年,基地將改造升級菌棒處理廠,進一步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
固原市作為西北地區新興的食用菌產業基地,抓住反季節生產優勢,以隆德縣為核心區域,各縣(區)全面發展,構建起“菌種研發—菌棒生產—種植出菇—產品加工”全產業鏈。截至目前,除鮮菇銷售外,已開發香菇醬、香菇粉等深加工產品,風干制品通過跨境電商進入韓國商超。2024年,該市食用菌生產面積達2344畝,全年產量2.6萬噸,總產值2.5億元。其中,香菇種植畝產達15000公斤,畝均產值超15萬元。
今年,固原市將新建菌棒加工廠4家、香菇生產中心2家、菌菇產品加工廠1家及標准化種植基地15家,預計全市菌棒年產能將突破4000萬棒,種植面積擴展至3582畝,產量達到4.6萬噸,產值達到3.5億元。通過組織化、規模化、標准化生產體系建設,著力將食用菌產業打造成為鄉村振興支柱產業。(記者 師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