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三駕馬車”拉動物流產業加速跑
“共發往迪拜22趟航班,貨值26萬元、蔬菜115.6噸。”1月26日,位於賀蘭縣常信鄉的寧夏興耘田農業產業有限公司公布最新出口信息。去年以來,賀蘭縣深度融入銀川都市圈,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優化拓展對內對外物流通道,全面打通產業鏈供應鏈,構建起支撐縣域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物流組織網絡,推動物流產業加速跑。
“我們是鎮上第一個‘吃螃蟹’的村。過去,村裡鹽鹼地全部撂荒,自從養螃蟹后,每畝鹽鹼地年均產值一兩萬元。”洪廣鎮北廟村黨支部副書記申海明一提到村裡的螃蟹,言談之中滿是驕傲。作為西北適水產業第一縣,賀蘭縣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集美大學等多家國內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關系,加大鹽鹼地資源開發、海魚內陸養殖技術及先進漁機裝備研發力度,成功引入大黃魚、青蟹等適宜鹽鹼環境的海水品種。2024年,賀蘭縣養殖水域穩定在5.8萬畝,水產品產量達到6.55萬噸。
賀蘭縣汽車銷售份額佔全區50%以上。為促進汽車消費,從去年8月29日開始,凡是在賀蘭縣各大汽車4S店購買汽車均可享受“汽車置換”更新政府補貼。“全縣入駐奔馳、寶馬、理想、問界、小米等國內外知名汽車品牌65個,限額以上汽車銷售企業94家。”賀蘭縣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局長李菲介紹,以汽車大宗消費為主要依托,緊抓區市報廢、置換、購新汽車消費補貼政策機遇,聯合縣域內汽車銷售企業加大宣傳力度,引導新能源車企邀約區內外客戶,打好“無車新購+有車報廢或置換購車”汽車促銷“組合拳”,吸引周邊客群來賀蘭購車,去年汽車類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16.62億元,同比增長21.9%。
“水產銷售、汽車消費、冷涼蔬菜,賀蘭縣這‘三駕馬車’拉動物流產業奔走全國,成為輻射西北區域的物流產業發展平台和供應鏈服務組織中心。”賀蘭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運籌優化等先進技術運用到物流與供應鏈,智慧交通、無人駕駛車輛、智能立體倉庫、自動化分揀與包裝、智能物流機器人、無人配送中心、自動識別與感知系統等技術裝備應用,促進供應鏈管理和多式聯運服務邁向數字化,提高物流效率,實現降本增效。(記者 王若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