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羅縣“開工一件事”助133個項目落地

“過去辦理初步設計審批、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用地規劃許可等審批事項,要跑多個部門、多道流程,辦理下來需要幾十天,現在不到10天時間就完成項目審批,可全力推進項目實施。”1月8日,寧夏德泓建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劉甜為“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申報項目審批服務點贊。平羅縣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提升服務水平,將“開工那些事”變為“開工一件事”,使項目開工時間提前近2個月,推動133個工程建設項目早落地,總投資55億元。
平羅縣以項目“開工建設一件事”為核心,採取“提前介入、主動聯系、跟蹤服務、一次性告知、即來即辦”的服務模式,組建工作專班對招商引資項目和重點項目進行點對點、一對一“零跑腿”服務,助力項目早落地。“依托‘工程建設項目業務協同’系統,打破原來項目策劃‘多部門來回跑’的壁壘,為項目建設單位提供精准的咨詢服務,實現政府投資項目審批、企業投資項目備案審批時限達到‘即來即辦’。”該縣審批服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董建國介紹。
寧夏平羅工業園區通過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加速推進項目落地開工,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審批流程簡約化,降低辦事成本﹔審批過程協同化,降低安全風險﹔審批服務高效化,降低跑動次數等舉措,讓項目開工時間提前近2個月。”平羅工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僅2024年辦理工業企業項目投資備案109件、施工許可30件、環評審批35件、水土保持方案行政許可10件,減少企業跑動次數500余次。
平羅縣將緊盯項目建設需求,充分發揮“項目管家”與“企業服務大廳”的幫辦代辦功能,把高效便捷的項目審批“軟環境”作為服務項目建設的“硬功夫”。“我們將不斷加大項目謀劃力度,建立健全重點項目謀劃儲備協調聯動機制,嚴格落實縣領導‘一包到底’工作機制,全面推進謀劃項目、招引項目、服務項目。”該縣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全縣謀劃200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概算總投資594.1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20.4億元。(記者 姬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