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中衛將“15分鐘法律服務圈”嵌入基層“生活圈”

2024年12月18日09:17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我在參加單位團建活動中不慎受傷,這種情況能夠認定為工傷嗎?”“是否認定為工傷,應當從活動的目的性、費用的承擔、活動安排的內容以及參與人員的組成等多方面進行審慎考量,判斷是否與工作相關。”12月17日,在中衛工業園區法治社會實踐站(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開展“法律服務進園區”的寧夏永東律師事務所律師王佳妮答復當事人劉某某。

今年以來,中衛市司法局、市律師行業黨委將公共法律服務主動嵌入“15分鐘生活圈”,創新打造“15分鐘法律服務圈”新模式,全覆蓋解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社區居民等法律需求。整合律師、公証等法律服務資源力量,收集甄別“15分鐘生活圈”內易發多發的矛盾糾紛,選擇沙坡頭區5家律師事務所,確定中衛工業園區環衛隊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法律援助)站等15家站點和6家社區作為法律服務網點,採取“打包”方式,常態化為各站點提供法律咨詢等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推動法律服務融入基層“生活盒子”,讓群眾在社區、家門口、身邊享受到均等、精准、普惠的法律服務。

“完成工作后,我們多次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向對方催要勞動報酬,對方均推脫不予支付。”今年7月,在中衛工業園區環衛隊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法律援助)站,肖某等8人向值班的寧夏訊諾律師事務所律師滕龍、張巧玲咨詢工資遭拖欠一事。滕龍、張巧玲仔細梳理案件証據鏈、整理案卷材料並提出書面質証意見和代理意見,向中衛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了仲裁申請書,經調解,順利幫助8位受援人追回勞動報酬。

中衛市司法局負責人介紹,為讓群眾隨時獲得指尖上的法律服務,中衛市司法局在全市所有戶外勞動者服務站嵌入寧夏公法雲APP服務指南,同時由各律師事務所黨支部選派工作能力強、有直播經驗的22名青年律師,在懷遠零工市場、恆祥社區等5個站點打造律師講法釋理直播間,宣傳涉及新就業群體權益保護、婚姻家庭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目前已直播15期。(記者 馬忠)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