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本網原創

孫發安: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 滿足群眾就近就醫需求

人民網記者 穆國虎
2024年11月01日11:09 | 來源:人民網-寧夏頻道
小字號

“以前,我們每天會接到四五起投訴。如今,我們很少有投訴。”近日,記者在寧夏中衛市中寧縣大戰場鎮中心衛生院採訪時了解到,近年來,大戰場鎮中心衛生院的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得到了明顯改善,老百姓就近就醫的需求不斷得到滿足,就醫體驗感越來越好。

孫發安(右一)帶領同事看DR片。人民網記者 穆國虎攝

中寧縣大戰場,地處寧夏中部干旱帶。1983年政府把黃河水揚到大戰場,實施了第一批“吊庄移民”。四十多年來,如今這個地方已發展成為常住人口六七萬的鄉鎮。

從西海固搬遷至大戰場的老百姓,多以種地、打工為生,從事著重體力勞動。“跌打扭傷,頭疼腦熱的患者比較多。”孫發安說,需求多,服務跟不少,免不了被患者投訴。

因大戰場鎮中心衛生院急需一名業務型骨干人才挑“大梁”,2022年11月,組織派擅長針灸推拿的中寧縣中醫醫院副院長孫發安到大戰場鎮中心衛生院工作,任院長。到任后,孫發安剖析問題,找到了病根——醫療服務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如何提升?“一切問題的根源,都是人的問題。”孫發安說,最大的問題是醫護人員少,每到疫苗接種和基礎病篩查時,大戰場鎮中心衛生院就會出現人滿為患的情形,有的人排隊時間過長,就會不耐煩,個別人會拿起電話投訴,“這也是我們之前投訴多的原因之一。”

面對如此情形,孫發安與所有醫護人員開展了談心談話,通過談心談話提高大家的認識,強化了大家的責任心,鼓勵大家做有擔當、有作為的鄉鎮醫護人員。“其實大家也很辛苦,也有不被理解的痛苦,但是在患者與家屬面前,我們的不被理解又算什麼?”孫發安說,大家伙的思想認識提高后,后面的工作就好開展了。

從醫近30年來,孫發安在中醫診治急危重症及疑難雜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使用針灸、推拿手法和阻滯(側椎管、椎間孔)療法等,在脊柱病微創治療方面有獨到的見解,還在學術期刊上發表過一些專科診療文章。

“首先,我要帶頭做表率。”到大戰場后,孫發安借助中衛市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的支持,開設了開展針灸推拿等中醫適宜技術的綜合治療室,並開辟專區為患者提供熏蒸、艾灸及康復治療,強化了中醫館的內涵建設,為轄區患者提供全面的診療服務。

“跌打扭傷,針灸效果更佳。”孫發安說隨著大戰場鎮中心衛生院醫療服務水平的大幅提升,就診患者越來越多,目前針灸科門診病人數每天平均有40人。患者中,除了治療腰腿疼的中老年人外,還有一些年輕人。

如何給大戰場鎮中心衛生院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護隊伍,這是孫發安在接受採訪時多次提到的話題。“我有退休的時候,有離開這裡的時候。我希望,將自己所學傳授給我的同事。”孫發安說,平時他會採取理論教學和現場演示、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推拿手法、拔罐、艾灸、穴位透刺、穴位注射、穴位貼敷、埋線治療等常見中醫適宜技術的培訓。

孫發安為患者做針灸治療。人民網記者 穆國虎攝

“我們還開展外出培訓和進修工作。”孫發安說,大戰場鎮中心衛生院安排醫護人員到自治區與中衛市的三甲醫院培訓進修,學習全科診療技術、急診急救知識等,提升醫護人員的業務能力,提升大家伙的業務水平。

“基層醫院,需要全科醫生。”孫發安表示,近年來,國家訂單定向培訓計劃給大戰場鎮中心衛生院分配了5名全科醫師。同時,大戰場鎮中心衛生院通過院聘的方式招聘部分醫護人員,壯大了醫護隊伍。“我們也積極爭取政策,通過薪資報酬留住人才,讓大家安心工作。”

大戰場人多地廣,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還應加強村衛生室的建設。以東盛村為例,距離鄉鎮衛生院10公裡,全村3800余村民的基礎醫療服務如何得到滿足?“我們通過建設村衛生室,豐富衛生室的功能,逐步滿足老百姓的需求。”孫發安說,近兩年,全鎮已有部分行政村的衛生室建成中醫閣,大部分村衛生室都能開展針灸推拿等中醫適宜技術服務。同時,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的藥物均已配齊,能滿足老百姓的基本就醫需求。

“有了人,還需要有過硬的設備。”據孫發安介紹,2024年5月,為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大戰場鎮中心衛生院借自治區衛健委能力提升項目購置了40排80層CT機。同時,中寧縣人民醫院放射科的李永棟醫生駐點幫扶大戰場鎮中心衛生院,該院放射科的業務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在我們這拍片,在我們這就能出診斷結果。”孫發安說,以前老百姓拍CT要到縣城去,如今在鄉鎮就能拍,而且不用等,“有了先進的設備和專業的人才,我們的醫療服務水平得到明顯提升,群眾就醫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資源,是一個大的時代課題。孫發安作為踐行者之一,在中寧縣大戰場鎮將它一步一步變為現實。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