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自然資源廳

保障人民群眾住房安全 寧夏實施地質災害避險搬遷

2024年09月06日15:59 |
小字號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實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自2024年至2026年,對直接威脅群眾住房安全的613處隱患點涉及的4400余戶17000多人實施搬遷安置,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寧夏現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038處,近年來,通過開展工程治理、避險搬遷、監測預警等措施,地質災害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能從根本上消除隱患。隨著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增多,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面臨極大威脅,必須採取避險搬遷等切實有效措施,從源頭上解決地質災害威脅問題,有效提升區域生態環境質量。

《實施方案》明確,按照“自治區統籌、市負總責、縣區落實”的原則,以縣(區)為實施主體,科學制定避險搬遷方案,形成黨委政府主導、部門各司其職、區市縣上下聯動、群眾積極配合的工作機制,推動搬遷工作有序高效開展。要科學確定地質災害易發區、風險區、成災區,全面排查摸底搬遷區域和搬遷對象,立足當前和長遠,按照輕重緩急明確優先次序,整體規劃搬遷工作,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分級編制實施方案,分三年實施搬遷計劃,到2026年底實現應搬盡搬。

《實施方案》要求,要把搬遷工作與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新型城鎮化、縣域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全面統籌考慮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等配套措施,形成推進避險搬遷和保障群眾生產生活質量有效提高的合力。要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基礎上,統籌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條件、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能力,堅持就近安置為主、集中安置為輔,鼓勵補助安置。安置點規劃設計要凸顯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整體風貌要符合自治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要求。住房建設可採用代建、聯建、統建、購置等多種方式,強化建設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安置點要配套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落實種植養殖、土地流轉、勞務輸出等產業發展政策,養老、醫保、上學、就業等社會保險政策,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業就、生活好。

同時,各市、縣(區)要強化日常防控,對未納入搬遷計劃的,要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點+風險區”雙控要求,發揮專業設備監測預警作用,採取“人防+技防”方式進行聯防。對地質災害易發區、高風險區、人員密集區、避險人員轉移安置區、臨水臨坡臨溝臨崖等重點區域,持續開展隱患動態排查巡查。新發現的隱患點,由自治區自然資源部門組織及時核查、科學研判、評定風險,根據精准識別受威脅群眾情況,有序納入避險搬遷計劃。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自然資源宣傳教育中心)

(責編:閻夢婕、趙文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