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奶業破解困境多路突圍
寧夏興源達農牧有限公司智慧牧場內的轉盤式擠奶機。
不足2個月大的牛犢。
查看奶牛生長狀況。
牧場內的奶牛在太陽能板下乘涼。
玖倍爾5G智能化觀光牧場內自動掃料機器人。
萬頭奶牛牧場如沙漠中的白色明珠。
編者按
近年來,寧夏圍繞“打造高端奶之鄉”這一目標,持續加強奶源基地建設,加快奶牛品種改良,強化鮮奶和乳品質量安全監管,扶持壯大乳品加工龍頭企業。隨著市場不斷變化和國內外競爭加劇,寧夏奶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面對新一輪機遇和挑戰,在自治區多項金融、產業發展政策的支持下,寧夏奶業正在聚合全產業鏈優勢探索奶業升級發展新路子,努力實現牛奶產業高質量發展。
歷經風雨,寧夏奶業向新出發
在靈武市南部,丘陵地帶連綿起伏,涇西路猶如一條筆直的線條,深深地延伸到養殖園區的心臟地帶。在這片綠色丘陵的懷抱中,風力發電機的巨大槳葉旋轉著,而100多家牧場繁星般點綴其間。當貨車緩緩駛入華澳牧業有限公司的門戶,一個佔地327.86畝的奶牛標准化養殖場便映入眼帘。
“這是興源達農牧有限公司的一處牧場,我們類似的牧場有6個,都是現代化、智慧化的牧場。”牧場負責人周帥說。
在展示大廳隔著玻璃窗望去,半開放式的狹長牛舍被劃分為四個小區域,每頭奶牛的耳朵上挂有一個黃色“耳環”。“這是奶牛的電子身份証。”周帥說,這上面不僅有奶牛的編號,還有它的出生日期、身體狀況、產奶情況等信息。
從2012年8月起,在靈武市郝家橋鎮沙江村建設的第一個牛場——靈武市鑫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到如今已擁有4家全資子公司、2家專業合作社的寧夏興源達農牧有限公司,現存欄奶牛36000頭,日產鮮奶520噸,年銷售額5.6億元。是一家集產學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如今的興源達牧場內不僅有自動化擠奶平台、智慧TMR精准飼配中心、奶牛健康檢測,牛奶的自動檢測系統、牛舍的溫度感應送風噴淋系統等智能化系統也應有盡有。“在寧夏,奶牛養殖主要集中在靈武市白土崗、吳忠市利通區五裡坡、青銅峽市牛首山等地,隨著奶業被列為自治區‘六特’產業之一,我們也在不斷深化牧場智能化,爭取在階段性周期中突圍。”周帥說。
寧夏興源達農牧有限公司的發展壯大是全區奶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據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區奶牛存欄穩定在93.1萬頭,增速連續5年居全國第一。目前,全區奶牛規模養殖場319個,其中,千頭以上的佔77.7%,萬頭以上的15個,規模化養殖比例達9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7個百分點。牛奶產業對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超60%。
“從1953年的黃牛擠奶起步,到今日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歷經60余年的風雨洗禮,寧夏奶業已成為全區農業農村經濟中最具活力的支柱產業之一。”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世紀80年代的起步爬坡階段開始,寧夏經歷了快速發展、轉型升級、現代化發展、高質量發展五個階段,全區奶牛存欄也從2000年的7.83萬頭居全國第13位到如今增速連續4年居全國第一﹔人均生鮮乳佔有量居全國第一,已累計創建自治區級以上奶牛養殖標准化示范場159個,建設奶牛智慧牧場98個,全區奶牛良種化率、全混合日糧飼喂率、信息化技術覆蓋率均達100%。尤其是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寧夏奶產業依托農業產業優勢,打造了奶牛優勢產業帶,並全面推進了“五優”基地建設,使奶產業發展正式步入現代化道路,成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這期間,興源達農牧、玖加玖牧業等眾多奶企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一時期也是寧夏奶業發展的黃金期。
近日,一批貨值25.9萬美元的全脂乳粉從天津新港口岸出境,到達新加坡。這是寧夏首次實現全脂乳粉出口。據了解,僅2023年,興慶海關助力企業出口奶制品34批次,貨值約21.71萬美元,貨物銷往緬甸、柬埔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市場。寧夏奶業不僅在國內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還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將優質的牛奶產品推向全球。
市場低迷,企業困境如何破解
“消費市場的低迷需求不振加之全球經濟下行,飼料價格一漲再漲,這幾年可以說是行業的寒冬。”午后,走在牧場內,看著烈日下慵懶的奶牛,周帥道出了如今奶業發展的困境。
近日,位於平羅縣紅崖子鄉的寧夏瑞豐源牧業有限公司稍顯清冷。據了解,自2019年9月,第一批4100頭澳大利亞進口優質荷斯坦奶牛“落戶”這片黃金奶源地。目前,牧場佔地面積3985.2畝,奶牛存欄2.2萬頭,日產生鮮乳可達500多噸,年產生鮮乳19萬噸,年銷售收入7.6億元。
如今,該公司面臨股權融資難以及供需關系不平衡等問題。“作為牧場的經營管理人員,首先要做的是想辦法把成本控制下來,我們決定不了牛奶價格,隻能把牛養好,不斷提高牛奶質量。”該公司副總經理王鵬說。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奶價下滑的原因有很多,2022年奶業主產省份生鮮乳收購平均價出現下降,奶業下行周期再次到來,再加上乳制品消費需求疲弱、飼料成本增加,消費增速的下滑疊加奶源的加速擴張,導致市場供大於求,都是導致奶價低迷、原奶市場階段性過剩的原因。”
在奶牛飼養的過程中,飼料構成主要為精飼料、粗飼料以及特殊飼料,各種飼料根據配方的不同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其中玉米、豆粕的飼糧搭配是重要模式,特別是豆粕,是奶牛飼料中重要的蛋白類飼料,因此,豆粕、玉米的價格浮動對於牧場飼料成本影響較大。
為了保持牛奶的新鮮度,在寧夏平羅縣高仁鄉的玖倍爾5G智能化觀光牧場內,企業引進大麥鮮草智能生產技術,在室內無土種植飼草,3—5天,奶牛就能吃上可口的大麥鮮草。同時,進行全自動營養配方配料,提高奶牛飼料的適口性和消化率。牧場負責人馬路告訴我們:“正如大家看到的,現在養殖成本在不斷提高,而奶價如此不景氣這對企業而言是一種巨大的壓力,我們也在期待著市場回暖”。在飼養奶牛的同時,玖倍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也在生產乳制品,延伸產業鏈,探尋新的出路。
據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的《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月報》顯示,近期,乳制品消費雖有回升,但奶價持續低迷,給乳制品企業帶來盈利能力壓力。行業面臨供需不平衡、產能過剩及全球經濟環境蕭條等多重挑戰,尤其奶價走低成為難題。然而一些行業領軍企業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提升質量和品牌建設等策略,展現出強大的適應力和韌性,積極應對市場挑戰。
多措並舉,推動寧夏奶業發展結構性轉變
“2011年進入這個行業至今,經歷了數個奶業發展的起伏期,我認為這一次只是周期稍微長了一點,隻要我們能活下去就有希望。”從事牛奶產業近14年的周帥一步步從收奶工做到了職業經理人,他堅信這個行業必將迎來曙光。
以寧夏興源達農牧有限公司為例,從2020年開始便開始優化牛群結構,按照市場需求將產奶牛、干奶牛與后備牛的比例調整到了一個合適的比例,同時開發本地優勢,利用本地的玉米芯和黃貯進行配方調整,進一步提升飼料轉化率。“之前飼料是進口的,機械是進口的,牛胚胎也是進口的,盡管質量好,但遇到行業低迷期這些都成了‘卡脖子’的地方,這也是行業高速發展下我們眾多奶企的通病。”周帥說,這其中,優質的牛胚胎最費錢。
2022年,靈武市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共同主導的活體採卵——體外胚胎生產和胚胎移植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首批體外胚胎生產移植良種奶牛在該公司出生。“應用該技術一方面可構建終身產奶量高於100噸的核心母牛群體,同時再結合基因組檢測技術和體外胚胎生產以及干細胞技術,能為自治區選育出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良種公牛和良種母牛。這就意味著我們將不再依賴國外進口胚胎,大大降低了成本。”在數字化牧場內,周帥指著培育出的6頭克隆牛說。
“在奶業黃金期,眾多企業家涌入奶業從表面看是蒸蒸日上,但是背后存在諸多隱患。”寧夏奶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解釋,這一次長周期的奶價走低便暴露出了這些企業的窘迫,因此行業寒冬並非全是壞處,恰恰能淘汰一些隻顧追“熱錢”沒有底蘊的企業,讓寧夏奶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走深走實。
“本地奶企除了在產品方面下功夫外,一些企業還在市場營銷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他們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擴大品牌影響力。同時,企業還加強了與消費者的互動和溝通,及時了解消費者需求和市場變化,為產品創新和市場營銷提供了有力支持。這幾年寧夏奶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面對諸多挑戰。在養殖成本方面,企業在加強精細化管理,合理控制成本的同時更要積極探索多元化的飼料來源。在產業鏈完善方面,要加強上下游企業的協同發展,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推動產業升級。近期,農業農村廳出台了訂單化生產相關舉措,就是奶業協會做中間人通過與蒙牛、伊利等大企業的協商,為當地牛奶企業制定配額生產計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寧夏生鮮奶產能過剩的問題。”寧夏奶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說。
在黃河母親河的滋養下,寧夏牧草繁茂,營養豐富,為奶牛提供了優質飼料。同時,政府的扶持和監管也為寧夏奶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從資金支持、稅收減免、土地優惠到啟動奶產業地方性法規修訂、全面推廣降本增效技術等政策的實施,也讓眾多企業重燃希望。
記者從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獲悉,為應對奶業發展高位下的挑戰,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寧夏回族自治區促進牛奶產業穩定發展十五條政策措施》,從穩定生產端、挖掘加工端、發力銷售端、優化保障端等方面制定有效措施,著力推動牛奶產業由單一賣牛奶向賣優質牛奶和良種奶牛並舉轉變,圍繞“穩”(穩定奶牛存欄、生鮮乳產量)、“調”(調優養殖結構、產品結構)、“育”(培育龍頭企業、寧夏品牌)、“促”(促乳制品消費、銷售渠道拓展)、“優”(優化利益聯結機制、政策扶持機制)、“降”(降低飼養成本、糞污處理成本)的思路,加快實施龍頭企業培育壯大行動、產業科技賦能提質增效行動、優質飼草料供給提升行動、品牌培育提升行動、乳制品促銷售行動“五大行動”,健全完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政策扶持引導“兩個機制”,夯實一產、壯大二產、做優三產。
“從去年7月開始,我們就針對寧夏奶業發展情況,每個月出具一份報告,這期間我們就啟動了生鮮乳價格協商工作。邀請乳制品加工企業、養殖企業、市縣奶業協會代表等行業專家,確定寧夏2024年第一季度生鮮乳交易參考價格為3.59元/公斤,在此基礎上價格下浮不超過6%,第二季度生鮮乳交易參考價格為3.30元/公斤,在此基礎上價格下浮不超過7%。”自治區畜牧工作站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寧夏已下達2024年國家奶業生產能力提升整縣推進項目資金6000萬元,重點支持賀蘭縣、平羅縣、青銅峽市開展草畜配套提升、智慧牧場建設等工作。同時,自治區還安排了補助資金5000萬元,以完善生鮮乳噴粉補貼項目,為符合條件的乳制品企業及時兌付補貼資金,減輕企業負擔。
寧夏充分考慮產業基礎和產銷關系,指導養殖場優化牛群結構,合理控制產能,全區生鮮乳日產量預計較2023年底減少700噸以上。同時,還將擴大雜粕替代、以草代糧、添加氨基酸等低蛋白日糧技術應用范圍,分階段實施精准飼喂管理,有效降低飼喂成本。將持續加大乳制品加工企業建設力度,加快推進多個乳制品加工項目的建設進度。預計這些項目投產后,將大幅提升生鮮乳的加工能力,有效緩解當前生鮮乳過剩的問題。寧夏積極協調外地乳品企業與本地養殖場開展合作,同時引導本地乳品企業簽訂銷售協議,探索新的銷售模式。此外,還支持乳制品企業開展捐贈活動,向兒童福利院、養老院等公益性機構捐贈乳制品,展現企業的社會責任。
業內專家表示,各地奶業向規模化、標准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在提高乳制品質量和安全水平,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乳制品的需求的同時,也將為當地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促進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