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光照亮的人也會照亮別人”
“高三這一年我感受到了老師用親人般的真情幫助我,班裡各族同學互相鼓勵,一起朝著同一個目標奮斗,校園氛圍非常融洽。”寧夏固原市第二中學畢業生丁瑞感慨,進入大學后,一定要把互幫互助的精神帶到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
畢業前,丁瑞跟班主任張小玲老師合影。受訪者供圖
丁瑞的父親前年因突發心臟疾病去世,母親常年因為腿部疾病,隻能在家休養,偶爾出去打一天零工,賺一點微薄的生活費。為了繼續上學,18歲的丁瑞扛起家庭重擔,在高二升高三的那個暑假,來到建筑工地打工,扛鋼筋、抬鋼管,掙了5000多元。開學時,他給母親留了3000多元,揣著剩下的1000多元回到學校繼續讀書。
“剛開始我想著這孩子這麼用功刻苦,中午就吃點饅頭白餅子,后來發現有一個多星期一直是這樣,於是就把他叫到辦公室去談心。”班主任張小玲老師了解到丁瑞的家庭情況后,找到了學校副校長劉靜陶,向學校申請,免除了丁瑞的學雜費,還為其免費提供一日三餐。可是盡管這樣,丁瑞還是常懷感恩之心,在食堂,他堅持隻吃最便宜的菜。丁瑞說:我是從農村來的孩子,已經很感激學校提供的餐食,能夠吃飽肚子我已經很知足了。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梁言順在自治區黨委十三屆七次全會上強調,對全區隻佔1%的小事對一個家庭來說就是100%的大事。固原市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主線,以保障改善民生為抓手,盡心竭力解決好特殊困難群體等“小百分比”的急難愁盼,共育“團結之花”、共享“幸福碩果”,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
6月5日學校舉行了畢業典禮,前一天,丁瑞給劉校長買了一個保溫杯,給張老師買了一支鋼筆,上面刻著——“師恩難忘 丁瑞”。連同保溫杯,還有一封感謝信和11次模考成績,丁瑞悄悄放在了劉校長的辦公桌上。
看著放在桌子上的保溫杯,劉校長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他讓張老師帶話給丁瑞,考試前一定要到辦公室找他一趟。
丁瑞送給劉校長的保溫杯。受訪者供圖
“你以后一定會成才,因為你懂得感恩,高考加油。”聽完劉校長的話,丁瑞深深地鞠了一躬,他想請校長在畢業照后面簽名,劉校長不僅簽了名字,還寫上了自己的電話,“將來遇到任何困難,可以隨時打電話給我。來拿著,高考這兩天一定要吃好。”劉校長硬往丁瑞手裡塞了200元錢,叮囑說:“別省錢!”
近年來,寧夏教育系統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有形有感有效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工作,引導各族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在內心深處培育“團結花”、厚植“中華魂”。
讓張小玲老師欣慰的是,6月12日一大早,2010屆畢業於固原二中的學生給她發來微信,請她幫忙代轉1000元給丁瑞。從張老師口中記者得知,這名學生目前在深圳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最近看到媒體報道了丁瑞的事情后,想起當年讀書的時候,正是因為學校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才能夠順利完成高中學業。現在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理應幫助別人。
“被光照亮的人也會照亮別人。”張小玲老師從事教育工作35年,她始終堅信,為生活困難學生送去溫暖,一個小小的舉動,可能在他們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
“近年來,學校德育採用‘1+5’模式,即紅色品牌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法治教育+養成教育+理想教育+責任與擔當教育,特別是通過師生看得見、摸得著、有感受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把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種子播撒在師生心中,從而增強學生們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這是我們工作的初衷。”固原二中黨委副書記勉有錄如是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