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寧夏一所學校開設雜技表演“娃娃班”

2024年05月22日09:30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騎獨輪車的男孩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高難度動作。記者 付楊 攝

5月20日上午,陽光透過窗戶洒在寧夏藝術職業學院舞蹈系寬敞的練功房內,一群小女孩正專心致志地練習蹬鼓。她們仰面躺在地上,稚嫩的臉龐上寫滿了認真,雙腳靈巧地操控著紅色的鼓,那鼓在她們的腳上輕盈地翻轉、跳動,引人注目。她們,正是該校雜技表演專業正式招生后入學的第一批學生。

“雜技要從娃娃抓起,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強。”寧夏藝術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辦公室主任梁毅介紹,目前,該校雜技表演專業培養學生25人,年齡從7歲到12歲不等,最小的學生入學時隻有6歲。

“學生從早上8點開始接受專業雜技訓練,項目有晃板彈碗、轉花碟、蹬鼓、晃梯頂技、集體獨輪車、軟功造型等。下午學習文化課,一至四年級的學生晚上還要加一節文化課。盡管雜技訓練重要,但我們始終認為他們年紀尚小,文化教育是第一位。因此,我們開足開齊文化課,確保他們在文化素養上不落后。”梁毅向記者介紹。

對於雜技表演班的學生來說,每一天都是從艱苦的訓練開始的。練習蹬鼓的女孩子,光是基本功磨鼓就要練習1000次,翻鼓500次以上,為了預防5斤重的鼓砸到臉上,學校特意為她們制作了護具。男孩子的頂技訓練更為艱苦,11歲的吳佳豪要用頭頂起倒立的7歲搭檔楊英輝並保持平衡,每次練習結束后,他們的額頭上都布滿了汗珠。即便如此,他們也只是稍作休息,不等老師催促,便又投入到緊張的訓練中去了。

12歲的袁任尊正在練習手拋捷克棒,他告訴記者,自己一個月就能練會對傳、片腿、繞胳膊等技術。當記者問到練習雜技苦不苦時,袁任尊說:“剛開始練習的時候總是不小心砸到眼睛或者鼻子,手經常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雖然苦,但是我一直在進步。”

呂薇是一位資深的雜技演員,4歲學藝、6歲登台表演,如今以教師的身份傳遞雜技技藝。呂薇坦言:“雜技表演需要很強的專業性,學習雜技是漫長而枯燥的過程。教雜技就像教小孩走路,得從最基礎的站立開始,然后逐步教他們抬左腿、邁右腿,一步一步走起來。”

“隨著社會的發展,雜技表演也在不斷創新和發展,形成了一門具有現代特色的高水平藝術形式。我們希望通過專業的雜技教育,培養一批既適應當下社會需求,又具備專業舞台表演技能的優秀人才。”對於孩子們的未來,梁毅信心滿滿,“雜技表演的發展空間很大,我希望孩子們能早日登上舞台,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見習記者 馬麗)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