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各地筑牢校園安全防火牆
2024年05月13日09:31 | 來源:寧夏日報

5月12日是我國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連日來,全區各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知識普及、應急疏散演練等活動,增強師生防災減災意識,提高應急避險與安全自救能力,將校園安全教育進一步落到實處。
“火災起,怕煙熏,鼻口捂住濕毛巾。”實用而易上口的防災減災內容,搭配簡單但有示范性的動作,把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關鍵時刻能“救命”的知識,變成孩子們願意接受且能做、能記的東西。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幼教集團總園,把保障幼兒的生命安全放在教育教學工作的首位。老師通過課件和視頻相結合的形式講授自救知識,組織開展應急疏散安全演練活動,提高幼兒的自護自救能力。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火災疏散逃生大演練,學生穿戴專業防護服,依序完成清理障礙、火場救困等流程,將“火場被困人員”成功救出。演練整個過程有條不紊、配合密切,達到了預期效果。
對於災害,孩子們總是存在經驗和認知的缺乏。不置身於場景中去體驗感受,對常見的應急常識理解不透。遇火災要彎腰捂住口鼻,那彎腰究竟要彎到什麼程度?在全區各學校舉行的安全演練活動中,老師會告訴學生們,彎腰要彎到幾近匍匐的地步才算合格。在活動中,學校還會請來包括消防員在內的專業人士一起聯動。
防災減災既需要大張旗鼓讓所有人知道,也需要“潤物無聲”融入日常。北京師范大學銀川學校小學部以知識競賽的形式,強化防災減災知識學習教育。孩子們在答題中加深了對各種安全隱患成因和防范措施的了解。西吉縣興平中學將安全應急知識融入課堂教育,化作實踐教學。“要傳遞的東西永遠簡單直白。”這所學校秉承這一理念,在防災減災科普上創新方式,美術課上有繪本、體育課上有實踐活動……努力上好安全教育“必修課”,營造“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全校都參與”的良好氛圍。(記者 高菲)
(責編:閻夢婕、賈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