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寧夏非遺:百花齊放 處處芬芳

2024年04月26日09:06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銀川市糖畫非遺項目傳承人劉成信因對糖畫過於痴迷,被戲稱為“糖瘋子”。

62歲的自治區級農民畫非遺傳承人呂具生。

銀川市文化藝術館寧夏小曲傳習所,徐晨(前左二)與父親徐明智(前右二)帶領孩子們學習寧夏小曲。

郭靖皮雕作品。

皮影非遺項目傳承人張娜(左)自2000年起開始從事皮影制作和演繹。

銀川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展示了剪紙、麻編、口弦、泥塑、葫蘆烙刻畫、賀蘭硯等數十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形象、系統地向市民展示非遺的魅力。

伏兆娥剪紙作品。

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燦爛文明和源遠流長的厚重文化相互交織融合而成了博大精深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而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是文化多樣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和最寶貴的共同財富,承載著人類的智慧、文明與輝煌。現如今,非遺越來越頻繁且形式多樣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沉睡的文化脈搏正在漸漸喚醒,走向復興。

在寧夏,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著歷久彌新的異彩,從表演藝術到傳統手工技藝再到匠心創新,這些文化瑰寶不僅見証了寧夏的發展歷程,更承載著一脈相承的文化力量。

“打起鼓來彈起弦,咱們把花兒唱一番,唱一唱祖國的寧夏川,唉來唉嗨喲……”4月20日,在銀川市文化藝術館寧夏小曲傳習所內,徐明智與兒子徐晨正帶領小學員們學習三弦,清脆洪亮的三弦琴聲與孩子們的稚嫩唱腔共同演繹著具有濃郁“寧夏味道”的寧夏小曲。

在寧夏非遺的燦爛星河中,有一種集演唱、演奏、表演於一身的獨特曲藝形式——寧夏小曲,民間俗稱“寧夏說書”“寧夏小調”,是一種傳統說唱曲藝,是寧夏土生土長的民間音樂形式。提到寧夏小曲就不得不提到徐明智、徐晨父子。

“我10歲開始跟隨父親學習唱快板,12歲接觸三弦,隨后是京韻大鼓、寧夏小曲……”說起學藝經歷,徐晨喜憂參半:喜在於,從小耳濡目染父親演出、排練、創作的過程,讓年幼的他對曲藝產生了濃厚興趣,也從中感受到了快樂和成就﹔憂在於,隨著時代變遷,寧夏小曲這種傳統表演形式得不到年輕人的認同和追捧。“於是我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組建了‘麥客’樂隊,以全新的形式、編曲重唱寧夏小曲,為它注入新的‘生命力’,並通過網絡將自己全新定義的‘寧夏小曲’傳播開來。”徐晨希望用自己的不斷努力將寧夏小曲更好地傳承下去,並為這項傳統曲藝技藝開啟“更年輕”的新篇章。

在寧夏,像寧夏小曲一樣的非遺項目還有很多,如剪紙。寧夏民間剪紙藝術具有非常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蘊含豐富的社會、文化和生活氣息,是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結合體,也是實用與審美的統一體。

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項目第四代傳承人李劍的家庭可以稱之為“剪紙世家”,其母親伏兆娥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傳承人,大名鼎鼎的寧夏“第一剪”。“小時候,母親開了一家很小的飯館,然而經營飯館只是為了生計,剪紙才是打開她心靈窗戶的‘鑰匙’。每天晚上飯館打烊后,忙碌了一天的母親就拿出紅紙和剪刀開始創作,我和大姐、小妹就和媽媽一同圍坐在家裡的大圓桌旁,看母親剪紙,跟母親學習剪紙。”回憶起往事李劍面露笑容。如今,已是自治區、銀川市兩級政協委員,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協會會長的李劍,經營著一家文化藝術公司,專注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與創新發展,從傳承技藝創辦企業到創新方式多元發展,從開展非遺傳承教育到文化技能培訓,既用心又用“新”,讓非遺傳承“活”起來、“潮”起來。

非遺是時間的“種子”,需要植根土壤、開枝散葉。從外部驅動到內生動力,隨著非遺概念和價值的深入人心,寧夏非遺保護傳承工作駛上快車道。

目前,寧夏的非遺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項(花兒),列入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名錄28項(其中4項入選首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列入自治區級代表性項目名錄224項、市級363項、縣級450項,被認定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22名、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376名、市級488名、縣級725名,被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1個、自治區級保護傳承基地141個、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點2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群研培基地2個,建設非遺工坊15個,設立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1個。建立了區、市、縣三級保護體系,形成各級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

如今,寧夏非遺項目不僅在線下活動“圈粉”,還常常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甚至火出國門。寧夏非遺正呈百花齊放、處處芬芳之勢。(記者 馬 楠 王 洋)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