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綜合

涇源縣打造“八個萬級”特色產業示范基地

2023年11月17日10:56 |
小字號

近年來,涇源縣緊緊圍繞自治區“六新六特六優”和固原市“五特五新五優”產業發展布局,堅持“生態涇源、綠色發展”定位,建立“1+3+X”產業發展體系,盤活資源資產、發揮特色優勢,全力打造“涇源黃牛”高端繁育、“涇源蜜蜂”特色養殖、農旅融合觀光、六盤山道地中藥材、六盤山特色菌菇、大灣肉羊養殖、高標准冷涼果蔬、庭院經濟等“八個萬級”農業特色產業示范基地,有力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助推了鄉村全面振興。

突出農文旅融合互促,釋放全域旅游動能。按照“以旅興農、以農促旅、農旅融合”發展路徑,聚焦文旅龍頭賦能帶動作用,充分挖掘農業產業特色優勢,全力打造農旅融合觀光基地。大旅游格局覆蓋。按照“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蓋、全資源整合、全產業聯動、全社會參與”的發展思路,抓創建、夯基礎、強宣傳、提服務,盤活扶強龍頭企業和核心景區,實施民宿“3310”發展計劃,拓展鄉村旅游覆蓋面,高質量組織舉辦銀川、西安、福州旅游推介會和六盤山山花旅游節、冰雪文化體育旅游節,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購娛”綜合服務水平,實現了“城市連接景區、景區連接鄉村、鄉村承載服務、服務帶動農戶”的全域發展格局。多類型示范帶動。堅持以旅游為先導,因地制宜打造“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將菜園、蜂場、中藥材種植基地等農業產業示范園當“公園、景點”來建,建成了卡子閩寧示范園、沙南林下菌菇採摘基地、李庄驛站·水雲間休閑樂園、暮境星空露營、涇河北岸野奢營地等16個農文旅融合示范基地,開發農業觀光、休閑採摘、研學教育、鄉村度假、運動養生、戶外露營等系列產品,實現游客吃住玩均在示范基地,點聯成線、線聯成片,形成了全縣旅游產業集群和消費新熱點。金品牌促進增收。緊扣“旅游商品和禮品”農產品定位,堅持以實現“農特產品走出去,經濟效益跟進來”為目標,積極推進旅游“后備箱”計劃,大力培育包裝涇源黃牛肉、涇源蜂蜜等“土特產品”,打造了一批享譽區內外的“涇源制造”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努力讓更多游客“走進來”、更多產品“帶出去”。2023年以來,全縣接待游客32.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9億元。

突出種養業提質增效,夯實傳統產業基礎。緊緊圍繞“調結構、上規模、求特色”的農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小而特、小而精、小而優的產業發展新模式,全力夯實產業振興基石。肉牛產業“牛”勁十足。按照擴規模、強基地、延鏈條、樹品牌、拓市場的思路,堅持“優質+高端”雙輪驅動,狠抓龍頭帶動、“出戶入園(場)”、“擴欄補母”、示范鄉(村)建設“四大工程”,全力打造涇源高端肉牛繁育基地。打造“涇源牛街”,建成“出戶入園”示范場31個,全縣肉牛飼養量達到11萬頭,“涇源黃牛肉”被農業農村部登記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品牌價值達32.5億元。肉羊產業“羊”起風帆。立足“優質+高效”產業定位,採取“外引+內繁”方式,利用大灣鄉養羊傳統優勢,擴大全縣養羊存量,發揮“大碗羊”菜品影響力,全力打造雜交小尾寒羊養殖基地。引進肉羊8500隻,培育“30”規模大戶95戶,全縣肉羊存欄2萬隻。以傳統村落改造保護項目為契機,在瓦亭村沿312國道打造羊肉餐飲特色街,建立以大灣小城鎮為主,楊嶺村、瓦亭村為輔的肉羊加工銷售新渠道,實現延鏈補鏈強鏈,提升產業效益。冷涼果蔬“錢”景無限。按照“一區三基地”的發展思路,深化“企業+村集體+農戶”聯動發展機制和“三統三分”改革,推進良種、良法、良田配套融合,全力打造高標准冷涼果蔬基地。流轉土地1.2萬余畝,種植冷涼果蔬1.5萬畝,群眾增加土地流轉租金610余萬元,吸納3000余名群眾就近務工就業,收入近2000萬元,初步形成冷涼果蔬種植與休閑觀光融合互促發展的“新格局”。

突出資源優賦能轉型,蹚出生態經濟路徑。堅持“生態涇源、綠色發展”定位,按照林果、林草、林花、林藥、林蜂、森林旅游結合的模式,探索發展中蜂、食用菌、中藥材產業,將生態優勢轉化為農民增收新優勢。中蜂產業鋪就“甜蜜路”。按照“規模化發展、標准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建設”的思路,推行中蜂養殖“大手連骨干拉小手”機制,全力打造“涇源蜜蜂”特色養殖基地。完成中蜂養殖觀光體驗及“互聯網+”項目建設,建成標准化蜂場59個,蜂群達到4萬箱,“涇源蜂蜜”被農業農村部登記為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價值達到1.44億元。菌菇產業撐起“致富傘”。依托氣候冷涼、降雨充沛、空氣濕潤、環境無污染的獨特優勢,堅持以“強龍頭、樹品牌、促增收”為目標,發揮閩寧協作項目優勢,整合鑫鼎科技有限公司、皇達公司、水洲公司菌菇種植資源,擴大羊槽、園子、馬河灘菌等地菇種植規模,全力打造六盤山特色菌菇產業基地。2023年建成菌菇繁育中心2處、示范園區3處,菌菇種植規模達到515萬棒,示范帶動農戶546戶。特別是充分挖掘林下資源,在無設施溫棚狀態下先行先試,試種木耳100畝,為全縣50萬畝林地發揮經濟效益探索出了林下種植新路徑。道地中藥材產業開出“千金方”。堅持抓基地建設、抓引種馴化、抓龍頭帶動,聚焦擴量、提質、營銷、增效“四個關鍵”,構建道地種植、中藥加工、康養保健於一體的中藥材產業鏈,全力打造六盤山道地中藥材種植基地。2023年培育良種繁育基地200畝、種植大田藥材8300畝、林下種植2.15萬畝,走出了一條產業發展和生態文明水平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庭院經濟繪就“新圖景”。堅持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加則加、宜商則商的發展思路,積極有效整合群眾房前屋后空地資源,發展特色種養、特色手工、休閑旅游,全力打造庭院經濟產業基地。動員5000余戶群眾鞏固和搭建庭院“小菜棚”“小果園”,種植特色菌菇62.21萬棒,發展特色手工119戶,發展庭院特色休閑旅游221戶,庭院“方寸地”變身成為群眾增收“致富園”。

(來源:涇源縣委宣傳部)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