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本網原創

人民巷調查丨大破大立 寧夏利通區現代化生態灌區建設蹚新路

李增輝 張文 賈茹 李甜甜
2023年08月14日10:44 | 來源:人民網-寧夏頻道
小字號

灌區建設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保障。4月28日,水利部公布了第一批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名單,寧夏吳忠市利通區入選,成為全國10個試點縣(區)之一。

“秦漢筑渠水利先,千秋流出米糧川。”地處寧夏引黃灌區的精華地帶,自2017年被確定為自治區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之一以來,利通區以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為抓手,深化用水權改革,探索創新了現代化生態灌區“投、建、管、服”一體化新模式,初步打造了“節水高效、設施完善、技術先進、管理科學、生態良好”的現代化生態灌區,實現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引進社會資本 推行“物業化”運行管護模式

利通區現代化生態灌區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骨干渠道改造提升、高效節水灌溉、測控一體化改造、信息化建設等。面對著投資規模大、收益期長、收益率低等問題的現代化灌區項目建設,僅靠水費收入無法滿足項目運營成本、投資回收及合理收益。那麼,建項目的資金從何而來?

2023年3月,利通區政府委托水務局與吳忠市禹通水務有限公司簽訂項目特許經營協議,開展項目建設運營。后將企業名稱變更為“寧夏水發利通現代農業供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發公司”),由該公司全面接管灌區運維管理。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累計投入建設資金4.2億元,形成了社會資本和政府共同投資、建設、管理、服務全灌域的新機制,破解了規模化建設水利工程資金不足的問題。

利通區現代化灌區信息化看板。人民網記者 賈茹攝

過去,由66個協會700多人的龐大隊伍來管理該項目,在管理過程中存在不少矛盾,效果並不理想。為此,利通區整合原有66家村級基層水利服務組織陣地、隊伍、設備、信息等資源,以鄉鎮為單位組建農業灌溉服務專業合作社14個,交由水發公司運營管理,採取“管理處+水務局+項目公司+合作社”的模式,開展農業灌溉建設管理、水費收繳、維修養護等水利市場化、物業化服務,規范了水費收繳程序、工程維修養護流程、運行經費來源和標准等,推動了灌區農業灌溉全域社會化運營。

“隨著水發公司的參與,實現了行政的事交給政府干,市場的事交給企業干,職責分明,誰的責任誰負責。有效破解了‘誰來投’‘誰來管’‘錢咋融’‘如何還’等一系列問題。”吳忠市利通區水利服務中心主任楊自健說。

目前,利通區建立起“政府投入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銀行貸款支持、公司良性運營、群眾持續受益”的良性機制,保障了工程綜合效益的長久發揮。

“現代化生態灌區的建設對於我們來講是微利,但是國企理應要有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的擔當。”寧夏水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存福說,希望通過企業投資,把這項德政工程打造成為全國現代化灌區的典范及特許經營項目的樣板。

水資源變身“水資產” 用工業的思維謀劃農業

利通區吳家溝水庫建設現場。人民網 李甜甜攝

走進利通區扁擔溝揚水灌區吳家溝調蓄水池工程建設現場,幾台大型挖掘機、大卡車正不停地來回穿梭,進行土方工程作業,整個調蓄水池項目雛形已初步顯現。項目建成后,將有效解決扁擔溝揚水灌區6.4萬畝土地的抗旱應急及調蓄供水問題,提高水資源空間調度能力,改善區域農業生產和生態用水。

利通區年降水量不到200mm,但蒸發量達到1700至1900mm。資源性和工程性缺水是長期以來制約當地發展的主要瓶頸。

“這種山區地帶的地形地貌和土質結構,很適合實施高效節水灌溉,需要我們建這樣一個‘蓄水池’。”利通區水務局局長馬鐵馬進一步解釋,灌溉低峰期把水揚上來,灌溉高峰期再讓它自流下去,起到一個調節作用。不僅可以覆蓋周邊3萬畝高效節水灌溉的糧食作物,還可以在用水高峰期緩解用水難題。相當於拿空間換時間,調節水資源時空用水不均等問題。

按照揚水灌區高效節水滴灌的方法,在這裡,每畝水配給會節約大概100方水,3萬畝便可節約300萬方水。將剩余的水再賣給工業,一方水至少可以賣出1.1元的價格。運用工業的思維謀劃農業,不僅可以節水,還可以進行水權交易,反哺於企業、工業。

在探索現代化生態灌區建設的道路上,利通區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通過查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最終實現目標。

利通區在寧夏率先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建立了水價改革“四項機制”,將自流灌區農業供水價格由3.05分/立方米調整到運行水價7.1分/立方米,解決了運行管理過程中人工工資、基層田間養護費用等問題。與此同時,為實現更多節水量,獲得穩定的水權交易收入,利通區積極推動水權收儲和水權交易市場建立,解決地方工業發展用水需求以及短期閑置水指標與市場長期需求之間無法流通的矛盾問題。

服務落到實處 從喊水要水到節水控水

惠裕農業灌溉服務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操作監測系統。人民網 李甜甜攝

一條溝渠,融入數據“流淌”﹔一道閘在收放之間,詮釋測控自動化和精准計量……在惠裕農業灌溉服務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正用監測系統查看著當天灌溉區的實時情況。兩名工作人員管理著馬蓮渠鄉27000畝地的灌溉,合作社發揮水費收繳、灌溉管理、矛盾糾紛化解、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協調用水權收儲和交易等作用。

“按照灌溉計劃進行輪灌時,支渠長會向合作社提出開閘、關閘申請,在理事長下達開閘、關閘指令后,我們控制員按照指令號進行操作,實現了遠程操控,精准測量,避免了水資源的浪費。”利通區馬蓮渠鄉惠裕農業灌溉服務專業合作社操控員楊小梅說。

為奠定農業節水增效基礎,改變過去“用多用少一個樣”的傳統收費方式,利通區將“十四五”農業2.8億立方米黃河取水管控指標精准確權到105個行政村分解到204個計量單元(干渠直開口)。通過精准確權,制定農業末級渠系水價精准補貼和節水獎勵政策,倒逼農民節水,實現了“按方收費到按畝收費”的轉變。

在確權過程中,用水戶的灌溉面積都經過逐戶復核,用水戶、村、鄉鎮均確認簽字蓋章,把農業用水確權到行政村,細化到戶,每個村發放一份用水權証。根據水權証,可以兌現節水獎勵,還可以在村組、合作社之間開展水指標交易和用水權交易,把水真正盤活、用活了,為鄉鎮的發展帶來了“水動力”。

“現在有了水權証,老百姓普遍覺得水就是自己的了,也有了節水的動力。”利通區馬蓮渠鄉楊渠村黨支部書記馬圳說。

農田灌溉是最大的用水戶,同時也是最大節水潛力所在。利通區通過實施計量設施建設,不僅提高了水利工程隊伍的現代化水平,也解決了老百姓灌水不清、算賬不清的問題。有了水表,群眾淌明白水,交明白費,公開透明、公平公正。每節約一方水獎三分錢,從種植戶到管水員再到合作組織,均有獎勵。群眾有了節水意識,管水員節水動力越來越足,合作組織可以更好的組織管理培訓。

通過兩年檢測數據統計,利通區僅管理節水這一項就佔節水總量的10%。農業灌溉4億方水,節約量便為4000萬立方米。

服務做到位,矛盾自然少。“現代化灌區建設示范區建設的最終目的就是服務老百姓。現在老百姓對水賦予了一種商品的概念,這種思想已經扎根在他們心裡,節約用水意識很強烈。”馬鐵馬說。

近年來,利通區著眼於水資源節約集約能力與現代化生產生活方式相適應,增色“塞上江南”新圖景,初步打造了現代化生態灌區雛形。下一步,利通區將爭取在2025年前完成灌區高效節灌、信息化工程、計量設施完善、灌區提升改造等工程,加大灌區抗旱調蓄水池建設力度,保障農田及水利工程度汛安全,加大對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提升其專業化、精細化、物業化服務能力。

(責編:寬容、賈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