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奧會冠軍侯文瑜:游向更廣闊的天地

侯桂珍和侯文瑜(右)。
6月17日,第16屆世界夏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德國柏林開幕。銀川市特殊教育中心選拔4名游泳項目運動員侯文瑜、馬迎寧、王銘浚、趙偉組成寧夏代表隊,與福建省4名運動員組成中國特奧游泳代表隊參賽。其中,16歲的侯文瑜以2分06秒奪得100米蛙泳女子B組金牌。
侯文瑜曾多次獲得過全國特奧會游泳項目的金牌。
開幕式上,國際特殊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蒂姆·施萊弗說:“大家看到特奧會上的運動員都在傾盡全力……7000多名運動員,這背后是7000多個家庭奮斗、付出的故事,我們准備好來講講他們的故事了。”
那麼,侯文瑜成長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姥姥,我拿上金牌了”
“姥姥,我拿上金牌了。”6月18日,德國柏林,16歲的侯文瑜通過視頻第一時間向姥姥報喜。
“我知道你可以。”寧夏銀川,70歲的侯桂珍喜極而泣。有語言障礙的孫女說出的這8個字,字字如金。
時隔一個多月,孫女站在世界領獎台上的高光時刻,還深深刻在侯桂珍腦海中。
這並不是侯文瑜獲得的第一枚金牌。
2017年6月,侯文瑜就代表寧夏前往北京,參加全國特奧游泳比賽,奪得100米自由泳金牌﹔2019年8月前往天津,參加第十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七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獲得兩金一銅的好成績﹔2021年10月在寶雞參加第十一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八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獲得100米自由泳金牌、50米自由泳金牌、200米自由泳銀牌。
之前侯文瑜參加比賽,侯桂珍都會陪同前往,參賽視頻會全部保存在手機裡。短短的一兩分鐘,她不知道看過多少遍。隨便打開一個視頻,侯桂珍都能准確說出是哪場比賽。
這次去柏林參加比賽,銀川市特殊教育中心選拔4名游泳運動員,與福建省4名運動員組成中國特奧游泳代表隊。5月13日至6月11日,他們在北京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集訓。6月28日,4名運動員從柏林平安回到銀川。
沒有誰比侯桂珍更能見証侯文瑜的成長,別人看到的是金牌、銀牌,而她看到更多的是一個殘疾孩子艱難的自我突破。
“其實她膽子很小,怕水。小時候淋浴都嚇得喊叫,第一次下水直發抖。教練起初都想放棄她。”侯桂珍說。
“她並沒有什麼天賦,是一個內向、膽小的姑娘,甚至常常表現一般。”侯文瑜的教練說。
這樣一個並不被看好的運動員如何走上奪金之路?
“這一天不遠了”
近日,記者來到銀川市興慶區上前城康居北區侯桂珍家。
“媽,有人找你!”
院子裡,一個瘦小的中年婦女沖屋裡喊道。
“來了,在這邊。”話音未落,穿著一身棗紅色套裝、干淨利落的侯桂珍出現在眼前。
“剛才那是瑜瑜的媽媽,智力和精神雙重殘疾。孩子爸十幾年前就和我們分開了。我如果不管瑜瑜,這孩子就‘廢’了。”說起過往,侯桂珍直接而坦率。
70歲的侯桂珍腿腳麻利,神情從容,邏輯清晰。祖孫倆留著一樣的短發,讓她們看起來更像了。
說起侯文瑜的游泳之路,侯桂珍的第一句話就是:孩子受了太多委屈。
這種“委屈”,來自侯桂珍的嚴厲。
出生於2007年的侯文瑜有先天智力障礙,2012年被認定為智力殘疾二級。2017年3月,在銀川市特殊教育中心上學的第三年,為了讓侯文瑜進一步開發智力、鍛煉身體,侯桂珍覺得游泳可能簡單一點,便向學校提議:讓孩子學游泳項目。正巧,當年北京要舉辦全國特奧游泳比賽,在自治區殘聯的指導下學校組建了特奧班,便將侯文瑜吸納進來。
每周一、三、五,特奧班的學生要到寧夏親水體育中心游泳館上課,侯桂珍天天陪練。
為了強化訓練,侯桂珍為她報了銀川市飛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培訓班。每天5點放學后,她騎著三輪車帶著外孫女再趕到游泳班,一練就是近2小時,回到家已是晚上八九點了。
起初,侯文瑜有點不適應,50米的泳道游兩下就要靠邊休息,侯桂珍看到總想方設法把她“趕”下水,一些家長看不下去了,有人斥責她不該這樣對待孩子,還有很多人都在勸侯桂珍放棄。侯桂珍從不解釋,默默吞下了所有眼淚。
侯文瑜學習能力較弱,一個動作需要教練手把手地帶著做無數遍。教練的每一句指導,每一句動作要領,侯桂珍都牢牢記在心裡。從培訓班回到家,她繼續訓練侯文瑜。
“我買了一個大水盆,架起凳子,讓她趴凳子上,頭埋進水盆練憋氣。”
那是一段非常艱難的日子,“天天這樣練,她哭,我也哭。”
慢慢的,侯文瑜不害怕下水了,摘掉了身上浮球,動作越來越規范,游得也越來越快。
3個月后,6月10日,銀川市特殊教育中心的游泳小將在北京參加了全國特奧游泳比賽,侯文瑜奪得100米自由泳金牌。
這次奪金,激發了侯桂珍的信心,她將更多心血投到侯文瑜身上。
侯文瑜有一個包,存放了上百個護目鏡。學游泳的這幾年,侯桂珍的“后勤”工作做得非常細。護目鏡的鏡片磨損模糊了,她就買新的。有人建議她用專門的清潔劑清洗鏡片,她覺得那樣會刺激孩子的眼睛,於是每次下水前用雞蛋清清洗。
2021年,已經68歲的侯桂珍竟然學會了游泳,隻為更好地在水中陪伴侯文瑜。
侯桂珍對侯文瑜的期待,很“高”又很“低”:希望她以后可以照顧好自己,將來也能照顧她的母親。
有一封信,侯桂珍珍藏了8年。那是2015年10月16日,8歲的侯文瑜上二年級時,侯桂珍寫的一封信——《家長的心願》,她寫道:“希望你能和正常孩子一樣活潑地成長,幸福地生活……我的寶兒,我對你的期望是很大的,我堅信,你一定能做得到,我可就等著那一天吶!”
“我覺得,這一天離我不遠了。”
“特奧精神最直接的體現”
5月13日至6月11日在北京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集訓期間,侯文瑜得到福建教練的專業指導,幫助她糾正動作、加強體能訓練、強化專項練習,侯文瑜的游泳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100米蛙泳女子B組比賽中,前50米時,侯文瑜還排在第二三名,隨后勻速追了上來,最終以2分06秒的成績捧回了金牌。
教練說,2分06秒是侯文瑜在北京集訓時已達到的成績,她發揮一直比較穩定。在教練團看來,侯文瑜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吃苦、肯堅持,這也是她取得好成績的主要原因。這種拼勁,是“勇敢嘗試,爭取勝利”的特奧精神最直接的體現。
得知侯文瑜在柏林獲得金牌的消息,銀川市飛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游泳教練薛洋很激動,想起這個曾和她學過3年游泳的女孩,薛洋首先想到的就是侯文瑜的拼勁。“每天要游2000米至3000米,很多健康孩子都堅持不下來,但是侯文瑜每次都能堅持游完。體能訓練也是,每次跑五六公裡,多累她都能堅持下來。”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曾說過:“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生命喚醒另一個生命。”
可對於特殊教育者來說,“喚醒”一個特殊的孩子,要困難得多。開展針對性指導,在侯文瑜的成長過程中不計其數。
對於蛙泳,需要掌握很多專業性的動作,才能保証運動員發揮到最高水平。侯文瑜是一個固執的孩子,一個動作一旦學會就很難糾正,這也十分考驗教練的智慧。為此,教練盡可能採取示范教學,將動作模仿到最像,讓侯文瑜跟著學。一遍、十遍、幾十遍,配之以更多次的語言解釋,直到她的動作變得規范。
因為存在智力障礙,對他們來說理解並遵守賽場紀律也是非常難的一件事。因此,穩定運動員的情緒、讓他們理解規則制度是重要的訓練內容之一。起初,侯文瑜對發令哨並不敏感,往往哨子響了,她還沒有動,看著別人游出去了,才會跟著動。為了這個簡單的規則,教練拿出百倍的精力和耐心陪伴侯文瑜練習。
有時訓練太枯燥太累了,侯文瑜也會鬧情緒,拒絕訓練,這時教練就會拿根棒棒糖,作為鼓勵。可以說,口袋裡的棒棒糖也是教具之一。
剛到柏林時,侯文瑜水土不服,飲食不習慣,每頓飯隻吃一兩片面包,體能也不充沛。預賽時,她成績一般。銀川市特殊教育學校的教練團想辦法給她打氣助威:“我們會在看台上為你們加油鼓勁!”“拿上金牌我們就回家,姥姥會非常開心,還會獎勵你一部手機!”侯文瑜在比賽時,總不忘抬頭看看教練。
“通過這次世界比賽,侯文瑜的心態和技術都有了很大提升,接下來,准備在2025年第十二屆殘運會暨第九屆特奧會上再沖刺,期待有新突破、新成就。”教練對侯文瑜的未來充滿期許。
“她的眼神裡有光了”
今年7月中旬,侯文瑜和大姨去新疆旅游了。這次侯桂珍沒有跟著去,“給她一個離開我獨立生活的機會,我相信孩子能行。”侯桂珍說。
2014年9月,侯文瑜上學了。侯桂珍在《家長的心願》這封信裡,表達了對這一重要時刻的期待。“姥姥教你背兒歌、認字,還給你講故事,就是為了有一天你能邁進學校的大門。現在我的願望實現了。”她堅信,學習可以“喚醒”侯文瑜。
時光須臾而逝,如今侯文瑜已經大變樣。
“她的眼神裡有光了,之前看我們都是躲閃的。尤其是得了金牌后,訓練起來更能吃苦了。”銀川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位教練說。
“開始,教練根本走不進她的世界。和她說話,她不看你,更不願和你交流。往往教練在這邊講,她在那邊自己玩。”薛洋回憶道,“后來,在學習過程中,她好像突然開竅了,思維能力提升很快,漸漸地和我們說話了,和隊員也有了很多交流的話題,還交到了朋友。”
雖然侯文瑜隻在飛魚體育俱樂部待了3年,但是她的故事激勵了很多小隊員。曾和她一起訓練過的孩子們得知候文瑜奪得金牌的消息后,都瞪大了眼睛:“侯文瑜這麼厲害了呀?”“是的,她現在比你們中的很多人游得都快!所以你們不要怕苦怕累呀!”
為智力殘疾人士提供參與社會的平等機會,使他們有機會成為對社會有用、被社會認可和尊重的公民,這是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目標。
破繭成蝶的侯文瑜是對這一目標最好的闡述。(記者 倪會智 陳秀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