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本網原創

人民巷頭條丨寧夏南華山護林員“幸福的煩惱”

記者 穆國虎
2023年08月02日15:32 | 來源:人民網-寧夏頻道
小字號

寧夏南華山草木越來越茂盛,生態持續向好,這被當地老百姓看作是一種幸福。

南華山的森林大多為人工針葉林,林下、路邊蒿草茂密,可燃物多。森林連片分布的南華山,一旦發生火災,極易“火燒連營”,后果不堪設想。這也給寧夏南華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南華山保護區)護林員帶來了防火的煩惱。這種煩惱,被護林員們稱之為“幸福的煩惱”。

近年來,南華山保護區管理處著力構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森林防火系統,將隱患降到最低,讓南華山常青常綠。

落實林長制 筑牢“人防”防火線

登上南華山現存海拔最高的平峴頂防火檢查站,目之所及,藍天白雲下,綿延不絕的南華山上,綠如黛。

平峴頂防火檢查站。虎衛軍攝

檢查站是保護區的眼睛。八角形的平峴頂防火檢查站,位於南華山南北分水嶺上,護林員可以清晰地看見海西公路上過往的車輛與行人。

說話間,一輛車停在路邊。下來兩位年輕人拿出手機拍照。見此情景,護林員李進錄拿著大喇叭提醒:“請勿停車,趕緊離開。”行人聽見了勸告聲,開車離去。

今年55歲的李進錄在這裡堅守了8年。“以前愁著樹種不活。現在樹多了,又為防火發愁。”李進錄說,海西公路穿南華山保護區而過,給南華山保護區的防火工作帶來巨大的隱患。

發現問題后,南華山保護區管理處同海原縣周邊四鄉二鎮、市縣兩級公路養護中心及相關協作單位積極開展聯防聯治工作,通過改善林區基礎設施、加大保護區周邊人類活動管控,對保護區內主要風險點的管治更加牢固。

“我們劃定林長制網格化管理責任區29個,完善了林長制工作台賬,全面推進區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工作落實落地。”南華山保護區管理處主任張維軍說,南華山保護區建立了管理站林長制工作職責、林長制會議制度、信息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檢查制度等“一責五制”的工作制度,已全面建立“保護區+周邊鄉鎮”林長制體系。

同時,南華山保護區管理處積極協調對接海原縣人民政府召開“保護區+周邊鄉鎮林長”聯防聯治工作會議,同保護區周邊鄉鎮簽訂聯防聯治責任書。

“‘林長+生態檢查長’‘林長+森林警長’布局逐漸完善,保護區在治安防控巡查、打擊涉林犯罪、涉林案件訴訟等方面工作有了堅實的法制保障。”張維軍說。

防火,離不開事前預防。2023年以來,南華山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先后走進社區、鄉村、企業、學校開展集中宣傳活動,通過講解、演練、發傳單等形式,提高老百姓的防火意識。

“隨著老百姓的防火意識的增強,我們的防火壓力會小一些。但這不是我們放鬆警惕的理由,還是要高度重視,認真排查。”李進錄說。

強化基礎設施 織密“物防”安全網

在南華山管理處的消防物資倉庫,南華山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王林詳細介紹了南華山的防火工作情況。

南華山保護區管理處消防物資倉庫。人民網記者 穆國虎攝

目前,南華山保護區管理處已建成“處、站、點”三級森林草原防火體系,有防火物資倉庫8個。

“你現在所在的位置,是管理處物資倉庫,屬於一級防火物資儲備庫。”王林說,目前南華山保護區管理處有二級森林草原防火物資儲備庫4處,管理站三級森林草原防火物資儲庫3處。

在南華山保護區管理處物資儲備倉庫內,既有鐵鍬、睡袋、帳篷、割草機、扑火服等普通老式器材,也有無人機、背負式風力滅火器等新式裝備。

“我們的物防,應該是兩層含義。”王林說,“物防”既有硬件設備提升的意思,還有將南華山保護區劃分成無數物理單元的意思。

2022年,南華山保護區管理處劃定責任區29個,層層簽訂了責任書,全面實行“責任到人、地塊到人”的森林草原防火網格化管理,按照“三個不放過”要求,排查整改各類風險隱患70處。

防火提示牌。人民網記者 穆國虎攝

同時,南華山保護區管理處不斷完善防火基礎設施短板,建設防火應急取水井3眼、消防取水點44處,鋪設消防管道16865米,夯實了防火應急基礎。

因南華山保護區內及周邊區域人類活動頻繁、交通狀況復雜,給南華山保護工作帶來巨大壓力。為此,1999年,海原縣實施退人還山工程,陸續對南華山保護區核心區429戶居民1889人進行了生態移民整村搬遷。2003年5月,寧夏全境實施封山禁牧,牛羊進圈,退耕還林。

“沿途司機扔下的煙頭,是最大的火災隱患。”王林說,管理區在海西公路沿線建設隔離帶、緩沖區和提示牌,將火災隱患降到最低。同時,為護林員配備了摩托車等交通工具和先進的滅火設備,強化海西公路的巡邏工作。

據了解,2022年來,南華山保護區管理處協調中衛市公路養護中心對橫穿保護區103省道的30余處缺口採取了硬隔離措施,更換各類標志224個,新建道口標樁44根、道路標柱350根,完成硬隔離3.62km,盡最大可能消除隱患。

“我們也在根據新情況,研究新對策,目的隻有一個:消除隱患。”王林坦言,隻要路上有車輛通行,隱患就一天不消除。

“天眼”巡邏 提升“技防”新高度

在南華山管理處、五橋溝管理站、天門山管理站等地,一塊塊智慧監測大屏吸引了記者的眼球。

管理處的大屏連接著保護區所有的高清攝像頭,可以清晰的看見保護區內的植被與設施。護林員們稱這些攝像頭為“天眼”。

操作員調取了南華山最高峰馬萬山山頂的攝像頭畫面:馬萬山山頂的鐵塔、森林,遠處的公路與車輛盡收眼底。

“因為智慧化信息平台的建設,馬萬山管理站護林員撤下來了。”南華山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虎衛軍說,護林員“小楊”現在在關門山管理站工作。

2021年“新春走基層”期間,記者認識了護林員“小楊”楊文東。當時,一場大雪封住了通向馬萬山山頂的道路。在馬萬山管理站值守的楊文東一住就是三天。“送不上來吃的,人也下不去,很艱難。”

智慧南華山林業管理平台。人民網記者 穆國虎攝

2022年來,南華山保護區管理處建成了智慧南華山林業管理平台。該平台包括包括1個巡護管護PC端業務管理系統、1套視頻監控系統、1套視頻會議系統、1個野生動物監測板塊,形成生態感知一張網、生態監測一張圖、林草綜合管理一個平台。

“智慧化管理平台建成后,我就下山了。”在關門山管理站,吃完晚飯准備巡山的楊文東,笑著說:“科技解放了生產力。”

巡山,是每一個護林員的日常工作。因南華山有海西公路穿山而過的特殊性,護林員的巡護裝備、交通工具等需升級提升。

近年來,南華山保護區管理處為護林員新配發了72台地面巡護手持終端,購置了6台無人機,配備了6輛巡護車,在南華山初步建立天地空一體化無死角巡護監管體系,有效提升了保護區資源管護能力。

“智慧南華山林業管理平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在關門山管理站,虎衛軍指著大屏中的信息化設備說,信息化讓南華山的安全多了一道預警系統。

據了解,南華山智慧林業建設已初具規模,目前已實現生態因子實時監測、野生動物全域監測和森林草原火災的早發現快處置的目標。

“雖然,我們建設了智慧化平台,但這決不能替代護林員的日常巡護。”王林說,護林員仍然很關鍵,有助於及時發現火情,保証扑火隊伍快速到達現場。

“我們還需要加大建設力度,以達到森林資源‘一張圖、一套數’,巡林護林‘一張網、一點通’,森林防火‘一隻眼、一個圈’,環境因子即時掌握、資源管護即時調度、毀林問題即時處置的最終效果。”看著遠處的南華山,張維軍表示,南華山的保護工作沒有終點,需要久久為功,一代接著一代干。

(責編:穆國虎、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