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本網原創

《人民巷會客廳》系列訪談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孫佳永:構建“五位一體”治沙模式 筑牢寧夏東部生態屏障

2023年05月30日08:01 | 來源:人民網-寧夏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銀川市堅決扛起先行區建設首府責任,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作示范。銀川市以立法的形式將每年6月設立為“銀川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主題宣傳實踐月”,這是建設先行區示范市的重要舉措,也是全民呵護母親河安瀾的生動實踐。

近日,人民日報社寧夏全媒體中心推出《人民巷會客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特別欄目。第三期,邀請到的嘉賓是靈武市委常委、政府常務副市長孫佳永。孫佳永副市長介紹了靈武市圍繞污水防治採取的措施和目前成效,以及靈武市在荒漠化治理和草原植被恢復方面,下一步的工作計劃等。

靈武市委常委、政府常務副市長孫佳永(右)做客人民巷會客廳。人民網 周航攝

主持人:近年來,靈武市圍繞污水防治,主要採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孫佳永:近年來,靈武市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抓好水污染防治為重點,持續推動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一是科學編制污水治理專項規劃。結合靈武工業污水、城市污水、農村污水和養殖糞污治理實際,編制專項規劃,按照“前段治理、中端提升、末端兜底”方式,實施了中水綠化回用和污水處理提標改造項目,工業污水、規模化畜禽糞污綜合處理率達100%,農村污水統一接入集中污水處理管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為65.7%以上。

二是嚴格落實河湖長制。設置市、鄉、村河長辦63個,配備三級河長132名、湖長12名、巡河員110名,實現靈武市85條段478公裡河道溝道及12座水庫全覆蓋。完成苦水河、東溝,大河子溝等20余個入河排放口的摸排登記和74個入河排污口溯源監測,對各類水系定期補水並及時開展水草及水面垃圾清理,確保出水水質穩定達標。

三是強化水生態治理。實施了水洞溝生態修復、銀星一號煤礦礦井水綜合利用和聖友德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循環利用等項目,有力改善了水洞溝邊溝等區域水質。規劃實施“互聯網+城鄉供水”、現代化生態灌區項目,完成銀川都市圈東線供水工程,計劃今年6月份建設黃河流域(靈武段)入黃支流水生態修復工程,通過“生態廊道+節點濕地+長效管護”等工程措施,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生態環境保護打造樣板工程。

靈武市工業污水達標排放、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水源地水質有效保護、入黃水質穩定達到Ⅳ類地表水標准,確保了黃河靈武段水質保持Ⅱ類進Ⅱ類出。

靈武市委常委、政府常務副市長孫佳永做客人民巷會客廳。人民網 周航攝

主持人:靈武市在荒漠化治理和草原植被恢復方面,當前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的工作計劃是什麼?

孫佳永:近年來,我們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建設理念。一是我們因地制宜、因水施策,在沙漠腹地,自然降雨條件下,改變過去一季造林、成活靠天的被動治沙模式,採取草方格固沙,三季造林的綜合治理措施,每年以2萬畝的速度治沙播綠,構筑起南北長61公裡、東西寬20—30公裡喬灌草相結合的綠色屏障,植被覆蓋率由2012年的43.12%提高到49.68%。

近年來,靈武市持續開展生態綠化建設治理。靈武市委宣傳部供圖

二是通過多年探索,我們構建了前沿沙生灌木林、近生活區喬灌混交林、經果林、養殖業、種植業“五位一體”治沙模式,實現了治沙與致富同步發展。2008年至2022年累計完成防沙治沙面積175.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1.17%,把沙漠推遠20公裡,“五位一體”治沙模式被國務院確定為促進寧夏經濟發展重點推廣模式。

三是我們持續開展生態綠化建設治理,投資4.78億元,實施了金水橋生態公園、秦渠生態公園、棗博園二期等9個公園綠地項目,完成公園建設面積350余萬平方米。扎實開展銀川都市圈綠色生態廊道建設、大河子溝生態治理、引黃灌區平原綠網建設等造林綠化工程,累計完成生態治理15.9萬余畝。

四是鞏固建設靈武長棗標准化生產種植基地6.8萬畝,零星栽植及補植棗樹15.5萬余株,獲得長棗貯藏保鮮、智能化分級分選等11項重大科技攻關專利,實現4-12月份鮮棗供應,靈武長棗種植系統被中國農業部認定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品牌價值達4.89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環境污染協同治理,實施河灘地生態廊道、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等項目,守護好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生態功能區。依托沙產業研究院,在“五位一體”基礎上,增加沙漠旅游業態,大力推廣“六位一體”防沙治沙經驗。完成森林資源管護31.1萬畝,河灘地修復2.9萬畝,草原生態修復2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50%以上,筑牢寧夏東部生態屏障。

出品方:人民網寧夏頻道

支持單位:中共銀川市委宣傳部、銀川市生態環境局

(責編:閻夢婕、賈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