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社會民生

抓住窗口期,打好主動仗!12條“上海做法”被轉發全國

2022年12月19日09:15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為指導各地進一步優化醫療機構就醫流程,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級分類救治和日常醫療服務保障,滿足人民群眾就醫需求,現將上海市優化醫療服務流程、引導患者有序就醫主要做法轉發給你們,供各地在實際工作中參考使用。”

  12月16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下發給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的通知,引起不少媒體關注。“上海做法”何以獲得國家層面的認可與支持?大考面前,上海如何部署疫情防控重要節點?

  此前一天,12月1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司長聶春雷表示,我國近日部署要求,各地對65歲及以上老年人特別是合並冠心病、腦卒中、高血壓、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腎病以及腫瘤放化療、免疫功能缺陷患者的相關情況摸底調查,以便提供分類分級服務,將有限的醫療資源用於最需要的人群,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他也特別介紹了上海的相關舉措,並透露上海已全面摸清該市65歲及以上老年人情況。

  看來,國家優化疫情防控政策新20條、新10條出台后,上海正嚴陣以待,抓住窗口期,奮力打好主動仗。

  大江東工作室為此專訪上海市衛健委和相關醫療機構,解讀上海“12條”,看看為了優化醫療服務流程、引導患者有序就醫,上海人做了哪些努力。

12月15日,著名肝癌專家湯釗猷院士完成新冠疫苗加強接種。

  科普宣教、發熱咨詢熱線、互聯網醫院……協同疏導,嚴防擠兌

  “老年人接種疫苗能降低重症風險。我們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12月15日上午,92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肝癌專家湯釗猷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接種點完成加強針接種,留觀時還通過媒體提醒80歲以上的老年朋友,一定要積極接種疫苗。

  最近,上海許多醫務人員化身科普達人,發推文、拍抖音、做海報,說脫口秀,針對嬰幼兒、孕婦、高齡老人、慢病患者等不同人群,詳解如何預防、居家隔離、發熱護理、合理用藥、環境消殺等應對之策,傾盡心力,令人感佩。國家傳染病研究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團隊以科研數據為依據,連發多篇權威解讀,傳播量很大﹔瑞金醫院官方微信推出的一系列新冠科普都成為十萬加,該院院長寧光院士特地編寫的一組新冠居家防護“三字經”,部分內容閱讀量更是直接過億。

  積極抗疫宣教,是政府部門對於公立醫療機構的明確要求,也是醫務人員的高度共識:疫情達峰的“窗口期”很短,必須盡快提升公眾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消除恐慌、焦慮,隻有大部分人安心居家康復,盡量不跑醫院,才能將有限的醫療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

“華山感染”公眾號推出的《新冠居家康復手冊》,被轉發無數。

  “您好!請問有什麼問題?”12月16日下午5:20分左右,記者試撥“上海市發熱咨詢平台”兩部熱線電話之一的33672885。接聽的女醫生說,她5點鐘才接班,已經接聽了2通咨詢電話,都是家裡有發熱病人,來請教專業問題的。

  “上海市發熱咨詢平台”開設於2020年2月本地新冠疫情初起時,隨著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而淡出,最近熱線復“熱”,全市三甲醫院呼吸、感染、重症救治等相關專科110多位主治醫師以上的資深專家輪流值班,24小時接聽電話,保証市民百姓任何時候想尋找幫助都能有渠道、有路徑。

  市級平台只是“統籌”“補缺”。國家優化調整防疫政策以來,上海所有區也都公布了轄區范圍內各家醫療機構的咨詢電話和互聯網醫院問診途徑,各大醫院第一時間開通發熱咨詢電話,暢通互聯網醫院的就醫通道。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互聯網醫院,平時每天就診700-800人,優化調整后沒兩天,就沖過了日均5000人次。

  “大量發燒病人來配藥,我們提前對互聯網醫院做了大力宣傳,成效明顯。通過互聯網醫院開方、藥品配送到位,大大緩解輕症、無症狀患者對門急診的壓力。”瑞金醫院醫務一處處長高衛益醫生告訴大江東。

  向全國推廣的“上海做法”,第一個方面就是“多方協同參與,減輕醫療機構診療負擔”,而“提高市民自我管理能力,開展健康管理科普宣傳”被放在首位﹔第二條是“推廣線上互聯網服務,多平台擴大醫療服務供給”﹔三是“強化購藥配藥服務,減輕醫療機構配藥壓力”,包括建立4類藥品清單(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藥物、呼吸系統感染輔助用藥、流感治療藥物、新冠相關藥物),要求各醫療機構至少儲備14天以上實物庫存,同時,委托流通供應企業緊急採購3個月實物庫存。社會零售藥店保障抗原試劑和非處方類退熱、止咳、抗感染等常用藥物供應﹔四是“實行感染者居家隔離,暢通社區轉診救治通道”,其中包括:各區建立“三人小組”工作機制(包括社區工作人員、民政部門人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建立一人一檔,開展巡查指導和健康監測﹔感染者病情加重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門評估,及時按需轉診及救治。

瑞金醫院專家集體亮相抖音,教你應對新冠。

  分區分類診療,讓脆弱人群獲得重點保障

  得益於各渠道的疏解、分流,盡管疫情蔓延迅速,上海的醫院未出現人流擁擠、混亂的情形,一些科室住院病人明顯下降,有的門急診也比較平順。

  表面波瀾不驚,底裡卻是高度緊張的改造與不斷優化,即“上海做法”的第二方面——“優化診療流程,提升醫療機構服務能力”。

  瑞金醫院黨委書記瞿介明和院長寧光每天早上8點都在召集會議,了解員工感染情況、門急診和住院病人數字,不斷調整方案,優化預案。

  “醫療空間、人員和政策一直在調整。針對接下來的重點人群大量就診,對重症救治的空間、病床、設備和醫護人員做了儲備。”高衛益處長說,瑞金醫院發熱門診人數本周開始上升,16日已從平時的30人左右增加到187人,陽性患者佔比相當高,老年、有基礎性疾病者增多。“我們不斷監測,就診突破200人,就啟動第二發熱門診。那是一棟獨立樓房,設施設備和人員都已配齊。”

  瑞金醫院還完成了急診的重症病區改造,原有的急診人員不動,新設重症病房的醫護從其他科室抽調而來,經過全員培訓,在重症科醫生帶隊下開展醫療救治。急診還騰空了一個病區,處置需要暫時留院觀察的陽性病患。

  住院部同樣經歷“大改造”。每個病區都分出三類病房:新病人入院后的緩沖區、普通病房及隔離病房。三類病房醫護團隊相對獨立,減少交叉感染風險。陽性感染者的診治,包括CT、磁共振、胃鏡等檢查,安排手術室等,都制定了預案,陽性病人增多時不耽誤診治。

  除了各大醫院同步展開的醫療流程、分區改造和應急預案制定,人員、物資儲備之外,上海市區兩級政府更用力於提升基層能力,夯實三級日常醫療服務體系。

  12月17日晚起,2000人左右上線傾聽上海市防控辦醫療救治組、醫療救治專家組、醫療救治專家指導組組織召開的網絡直播系列培訓課程。來自全市二、三級醫療機構和重症救治醫務人員、各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一線救治的20余位專家,面向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接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醫務人員分享寶貴的經驗和做法。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講述“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與臨床實踐要點”,瑞金醫院副院長、重症專家陳爾真講述“新冠老年患者分級診斷與治療方案”,中山醫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講述“重視高危因素識別和早期治療”……

瑞金醫院藥劑科所制作的新冠患者合理用藥“樹圖”

  培圳課中,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透露,上海市發熱門診從質到量都發生顯著變化。開設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已從疫情前的127家增加到172家,實現二、三級醫院全覆蓋。隨著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服務站點全面增設發熱哨點,全市發熱診室數將從540間增加到2600多間。

  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為抗疫重要力量,負責常見病、慢性病患者常用藥物、退燒止咳等藥物配備,針對重點人群建立台賬,落實屬地網格化管理﹔區級醫院負責區域內常見病患者救治,識別並及時救治潛在的危重症患者﹔市級醫院負責危急重症患者救治及指導區級醫院救治工作。

  在市衛健委醫政處處長吳宏看來,上海這些調整措施的快速落實,源自多年投入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區域醫聯體和分級診療體系建設布局。

  吳宏介紹說,上海從市到區,建立高效統一醫療救治指揮體系,進一步加強醫療救治資源的統籌協調。為強化專家支撐,建立健全重症救治工作制度,上海各區域內均有協調統一救治的工作機制,可調度全市救治專家加強對基層醫療機構加強技術指導,通過組建重症醫療救治專家隊伍,按片區加強區級醫療機構重症患者救治,堅持巡查會診轉診制度,建立專家定點下沉指導制度,嚴格落實每日重症患者專家會診、日清單、院內專家組多學科聯合巡診等多項制度。

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推出的系列海報之一

  醫務人員要家庭、單位“兩點一線”

  在上半年的“大上海保衛戰”工作基礎上,上海更為詳細、全面關注脆弱人群的醫療救治需求。強化對高齡老人、基礎病患者、孕產婦、腫瘤患者、長期透析病人等新冠病毒感染重點人群的排摸、建立台賬。吳宏透露,這份脆弱群體的名單和相關信息,每個區、街道都已掌握,按照三類人群分類管理。一旦他們提出就診、配藥及其他方面訴求,都會獲得支持,包括快速轉診、開通綠色通道等,都有詳細流程安排。

  在第三方面“強化綜合保障,確保醫療機構正常運行”,有三條措施都是圍繞醫務人員群體保護、人員儲備的。

  “醫務人員是最易感染的群體。希望我們的員工‘有節奏地陽’,放慢整個醫院的感染速度。短時間集中感染,會排不過來班。”高衛益告訴大江東,目前醫務人員感染率總體可控。為了關心關愛醫務人員、保存作戰力量,醫院租下附近一間酒店,供員工隔離居住,積極籌集生活、防護物資。“燒菜師傅、護工等工勤人員也要保護好,醫院運轉缺不了任何一撥人。”

  疫情三年,醫務人員最辛苦,今年更其如此。從大上海保衛戰到復工復產后滿足百姓就醫需求,再到如今迎接新的疫情沖擊,很多醫護幾乎一天都沒休息。

  “上海做法”提到,醫療機構涉疫時快速處置疫情的原則,確保涉疫區域快速恢復服務,“不得隨意以醫療機構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為由定性醫院感染並進行處理處罰”。

  為優先保障醫療機構一線力量。建議醫療機構及時召回退休醫務人員、非必要外派人員,不再安排醫務人員承擔社會面核酸採樣﹔各區落實醫務人員“白名單”制度,保障出行暢通。上海還提出,醫療機構對醫務人員就准確認識病毒變異毒株致病性下降的特點加強培訓,工作人員要實現家庭、單位“兩點一線”。

  “順利轉陰,我回來工作了!”17日,優化政策后瑞金醫院第一個感染陽性的醫務人員報告,高衛益覺得是個好兆頭,“我們的醫護積極性很高,心態很好”。

  “專家們一直在做模型推演,預測感染峰值,我們也不斷完善預案、調整儲備,面對疫情形勢的變化,仍然感到一定的壓力。‘大考’將至,我們全力以赴!”吳宏說。

  (本文圖片分別由上海健康促進中心、瑞金醫院、中山醫院等受訪方提供)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