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城在景中 景在城中

7月6日,在2022年綠色發展國際科技創新大會“綠色生活——公園城市 生態賦能”專題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段進等與會專家學者、固原市和中衛市代表圍繞“公園城市 生態賦能”主題,共話綠色低碳、共商合作共享,為城市發展建言獻策。
“邁入生態文明新時代,城市可持續發展已經是全球共同關注的話題,打造‘公園城市’成為生態文明時代城市建設的新模式、新道路。”段進認為,公園城市建設要保護足夠自然空間,讓自然進入城市﹔提升生物多樣性,讓自然保持健康活力﹔加強自然科普教育,增強全民自然保護意識。“我們要將城市全域建成一個大公園。”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委員何昉說,公園城市是未來城市的高級形態,是美麗中國的城市板塊實踐,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體系應該聚焦和諧共生、品質生活、綠色發展、文化會場、現代治理5個維度。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汪琦建議,城市公園實踐中應該從引導公園等公共空間均衡布局和開放共享、營造活力共享街區氛圍等方面考量。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袁昕建議,在公園城市建設中應推廣科學綠化方式,就地取材開展景觀建設與生態修復,結合自然空間設計不同植被類群,減少后期維護成本。
會上,固原市、中衛市代表積極推介所在城市。固原市副市長張學斌說,固原市統籌推進“山水田林湖草”一體化綜合治理,實現了山綠與民富共贏、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固原市的發展受益於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山川生機重現,綠色放歌、青山曼舞,讓固原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中衛市市委常委、副市長郭愛迪說,中衛市是黃河中上游一個自流灌溉的城市,近年來該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其中新能源裝機總量佔全區近三分之一,中化循環產業園、中車整機裝備制造等項目拉動工業經濟擴規提檔,西部雲基地服務器裝機能力達到67萬台。“我們通過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城市綠化等植綠增綠項目,落實國土綠化面積44.73萬畝。”郭愛迪說。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公園城市是一種全新的變革,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建設道路,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記者 李錦 實習生 柴璽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