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決勝貧困史無前

記者 毛雪皎 李 峰
2021年07月01日10:16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隆德縣農村安全住房扮靚美麗鄉村。記者 黨碩 攝

貧困,是人類社會的頑疾。走出貧困,是一道橫貫古今的命題。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同貧困作斗爭的歷史。

貧困不是一種命運。苦瘠之問,深切應答,在黨中央的關懷下,寧夏持續開展大規模扶貧開發,全過程見証我國反貧困事業的光輝實踐。

1982年,寧夏貧困人口為119.3萬人,佔總人口的30.4%﹔2012年,寧夏貧困人口減少到91.35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降到14.1%﹔

2020年,寧夏9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成功翻越了脫貧路上的“六盤山”。

貧困是生硬而寒冷的,持續科學的扶貧開發,帶來了水、路、光,乃至不竭發展的動力。飽含熾熱的心願,釋放可持續的暖意。

近40年來,在黨中央的領導下,自治區歷屆黨委和政府將扶貧開發擺在重要戰略位置,久久為功,歷經“三西”農業建設、“雙百”扶貧攻堅、千村扶貧整村推進、百萬貧困人口扶貧攻堅、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五個階段,推動實現從輸血式、救濟式扶貧向造血式、開發式扶貧轉變,從分散幫扶、普惠扶持向精准扶貧、精准脫貧轉變,走出了一條符合寧夏實際的脫貧攻堅之路。

寧夏持續實施6次大規模移民搬遷,移民群眾走出大山、實現發展﹔持續推動25年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成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典范﹔持續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減貧80.3萬人。

在寧夏,絕對貧困是怎麼消失的?

■ 困與移的思變

“你家吃得怎麼樣?”

“我們家吃得好,早晨吃的‘羊’,中午吃的‘魚’,晚上吃的‘蛋’。”

“連起來讀就是‘洋—芋—蛋’。”時隔多年,在寧夏從事扶貧工作30多年的馬振江,仍能憶起剛工作時,在西海固地區與一個孩子的對話。

貧困,曾經是一個原地打轉的洋芋。戰勝貧困,須先認識貧困。

有人說,馬振江是寧夏扶貧歷史的見証人。1985年,20歲出頭的他,被當時西海固的貧困場景震撼了:一家老小圍坐在“土凳子”上,吃著清湯寡水的糊糊……

“如果你沒去過西海固地區,便很難想象當時老百姓的生活。沒水、沒電、沒路,很多人一生都沒有走出過大山。”馬振江說。

“剁開一粒黃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餓。” 居住在“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生活,首先是生存。

大山橫貫在村庄之中,就像皺紋橫貫在眉宇之間。一代代人沒有停止對生活的追問——水在哪裡?吃啥?穿啥?出路在哪裡?

搬出來,換個活法。

貧困是一種困局,被山圍困,因水困頓。當有限的資源稟賦限制了創造財富的條件,大規模的移民搬遷,在歲月裡証明,告別是為了找尋沃土,讓新生活根系繁茂。

“有水走水路,沒水走旱路,水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把山裡的問題放在山外解決,把山區的問題放在川區解決,把南部的問題放在北部解決,寧夏形成了山川統籌、以川濟山、山川共濟、共建共享治理貧困的思路。

在黨中央的關懷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寧夏先后實施吊庄移民、扶貧揚黃灌溉工程移民、易地扶貧搬遷試點移民、中部干旱帶縣內生態移民、“十二五”中南部地區生態移民、“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移民,通過6次大規模的易地扶貧搬遷,寧夏將百萬移民挪出了窮窩。

“人有兩頭根,一頭在老先人手裡,一頭就在我們后人手裡,我們后人到哪裡,哪兒也能再扎根。”

同心縣王團鎮羅台村,是“十三五”期間的山區移民搬遷安置點。來到村裡的脫貧光榮戶馬耀奎家,茶幾上擺著葡萄、香蕉、黃桃等水果。“城裡人能吃上的水果,山區的老百姓也不缺。” 55歲的馬耀奎揭開蓋碗茶回憶,記得小時候,有長輩外出歸來,帶回一點花紅果子,為讓大家都能嘗嘗,把一家老小全喊上了桌。

如今,30多頭牛、60隻羊、300多隻雞,馬耀奎的“身家”超過70萬元。他說,端上好飯菜,沏一壺好茶,這就是待客之道,隻有生活好了,才能過得體體面面。

“移”是故事的開始。

記錄易地扶貧搬遷的出路、心路和思路,寧夏“拇指作家”馬慧娟在《走出黑眼灣》一書中寫道:“直到有一天,村裡終於通了路。當咸金寶家的小兒子開著一輛二手三輪車回來時,為黑眼灣帶來了轉折,從第一次開車去縣城,第一次用車拉著麥子去磨面,第一次把家裡的土豆拉到山外去賣,每一件事情都沖擊著黑眼灣人的神經。”

走出黑眼灣后,馬慧娟繼續用筆記錄在吳忠市紅寺堡區建設新家園的故事。

2020年3月,紅寺堡區退出貧困縣區序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遷之初不足500元增長近20倍。當前,紅寺堡區正在奮力創建全國易地搬遷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區,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讓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寧夏立足移民安置區資源稟賦,結合搬遷群眾種養傳統和市場導向,分區施策,形成了引黃灌區移民村奶牛肉牛養殖、設施蔬菜、枸杞、釀酒葡萄種植為主﹔中部干旱帶移民村馬鈴薯、紅棗、中藥材等耐旱作物和灘羊、肉牛養殖為主﹔南部山區移民村草畜、冷涼蔬菜、苗木、小雜糧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

“現在,在鄉下住窯洞,吃農家飯,還有看民俗表演,成了城裡人向往的生活。沒有黨的好政策,這樣的日子想都不敢想。”西吉縣西灘鄉張村堡村的虎玉忠說。

西海固變綠了。綠意,來自生產方式的轉換,來自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來自每個人由內而外的生機。實施移民搬遷以來,寧夏共完成遷出區生態恢復880萬畝,西海固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26.8%。

“十四五”時期,寧夏實施百萬移民致富提升行動,圍繞產業、就業、社會融入,移民搬遷全面進入以致富提升為重點的新階段,確保“十四五”末搬遷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達到全區農村居民平均水平。

■ 山與海的交融

“其實人和溪水一樣,隻有匯成大河,奮力地把山劈開,把土劃破,才有希望奔向大海。”電視劇《山海情》的台詞,映照尋路之心。

每個工作日,劉莉開著小轎車到閩寧鎮立蘭酒庄上班。8年前,劉莉一家從隆德縣溫堡鄉大麥溝村,搬遷至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記得剛下車,一進屋我就擰開自來水龍頭,水嘩嘩地流出來,要知道,在山裡,半夜排隊挑水是常事。”劉莉說,家門口穩定就業、花費小,這幾年,陸續加蓋了4間房和車庫,添了小轎車,每一天都活得很有勁頭。

從“吊庄”閩寧村發展到閩寧鎮,昔日的“干沙灘”變成了“金沙灘”。

25年來,在黨中央作出東西部結對幫扶的戰略部署下,閩寧兩省區落實“聯席推進、結對幫扶、產業帶動、互學互助、社會參與”工作機制,從單純的資金幫扶,拓展到經濟社會建設全方位的深度協作。

福建省第一批援寧工作隊負責人張性魁說,第一批工作隊做了三件事:破解吃水難,打井窖2萬多眼﹔緩解種地難,實施“坡改梯”8.8萬畝﹔改善上學難,營建改建了72所希望小學……

第二批援寧扶貧工作隊領隊馬國林和同事,啟動了馬鈴薯種薯的提升行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種子工程’,幫助當地傳統的馬鈴薯產業提質增效。”

20多年過去了,張性魁重訪西海固 :“城鄉面貌煥然一新,雖然我退休了,還是會經常關注寧夏。”

“這次來,寧夏變化驚人。閩寧協作為什麼成效好?我想,離不開閩寧協作五項機制的持續落實,離不開福建、寧夏的雙向努力,相信明天會更好。” 馬國林說。

25年來,福建省30多個縣(市、區)、85個鄉鎮、134個村(社區),先后與寧夏9個貧困縣(區)、105個鄉鎮、129個行政村點對點、一對一開展幫扶,選派援寧干部11批183名、專業人才2000人次到寧夏傳導理念、傳播技術、傳授方法。

5月30日,閩寧協作第25次聯席會議在福州召開。兩省區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聚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促進發展,推動閩寧協作由福建單方援助向雙方協作互動、由主要聚焦脫貧向全面協作展開、由政府主導推動向各方協作共促轉變,邁上全新征程。

在隆德縣沙塘鎮張樹村村部,門口停放著一輛泥跡斑斑的“閩D”牌小車。“這是胡書記的車。”大伙兒都熟悉,由廈門大學選派的駐村第一書記胡雄,為了下鄉工作方便,一路把車從福建開到了隆德。

“讓貧困地區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挖斷‘窮根’的重要途徑。”胡雄說。自定點幫扶以來,廈門大學充分發揮優勢,投入1600多萬元持續培訓隆德縣各級領導干部、農村“兩個帶頭人”等48批次5220人,派出研究生支教團4批22人在隆德縣第四中學連續4年支教。

華潤集團創新實施“基礎母牛銀行”模式,中國航油向鹽池縣87個村級發展互助社注入資金1555萬元,累計為3.2萬貧困人口撬動信貸資金5.3億元,國鐵集團向原州區投入3500多萬元,援建肉牛養殖園區、扶貧車間、光伏發電站,國家煙草專賣局投入1647萬元,在紅寺堡區建成飛地扶貧肉牛養殖園區,中核集團創新“中核扶貧產業園+企業+建檔立卡戶”模式,投入4000萬元建設扶貧產業園……

2012年以來,9家中央單位貫徹黨中央關於定點幫扶的決策部署,累計投入11.36億元,開展產業、就業、教育、健康和消費幫扶,為我區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工作,將堅持雙向互動,著力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尋找切入點,實現互惠共贏。

山海何以不遠?——把堅持協作幫扶,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助推動力。

■ 內與外的合力

6月30日傳來消息,同心縣河西鎮旱天嶺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丁建華,獲得“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

初識丁建華,是在一段短視頻裡:畫面中,他正給一頭牛犢做人工呼吸。那是去年7月,一頭初生牛犢沒有呼吸,過了幾分鐘,才抽動了一下。丁書記跪倒在地上,和村裡的養殖能手馬國財輪換,口對口地給牛犢做了好幾次人工呼吸,牛犢才活了過來……

脫貧攻堅任務能否完成,關鍵在人。

“再忙,也要收看老秦領獎!”村民口中的老秦,是西吉縣偏城鄉涵江村駐村第一書記秦振邦﹔老秦領的獎,是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

這個村民曾認為“誰來都不頂事”的“爛泥灘村”,因為老秦和駐村隊的到來,發生了改變——2017年底,村民人均純收入達6500元,實現整村脫貧,並更名“涵江村”。按老秦的話說,“村裡的成績,不在數據裡,在老百姓的家裡、圈裡、地裡。”

不移此山誓不還。

在村道間,旱塬上,田埂旁,扶貧干部為了同一個目標奔走。寧夏強化基層黨組織作用,增強干群內生動力,2017年以來3輪選派了3262個駐村幫扶工作隊,9812名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常年奮戰在基層一線,增強村級組織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

扶貧,即通過扶貧資源的供給,使資源稀缺者具備財富創造的能力和機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貧。

從“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針對不同致貧因素,採取差異化的幫扶方式,寧夏貫徹黨中央打贏精准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在精准穩定可持續脫貧上下功夫。

新的一天,當原州區冷涼蔬菜的露珠從葉片尖滑落,彭陽的朝那雞開始林下漫步,海原的高端肉牛擁有洋氣的名字,中寧的枸杞紅果在陽光下垂墜。每一條產業鏈條上,都凝結著希望,激發內生動力。

將農村電商同扶貧開發結合,讓山裡的世界有了更多可能。“我不只是別人口中的‘娃他媽’了,我也是這小山村裡的女強人。”固原市涇源縣六盤山鎮周溝村的電商服務站負責人馬愛蘭拿上了駕照,幫著村民收發快遞。

啃下最后的“硬骨頭”,寧夏落實“六個精准”要求和“五個一批”脫貧路徑,創新開展“四查四補”,千錘百煉提高脫貧成色,扎實推進實現高質量脫貧。

如何徹底擺脫貧困,過上體面的生活?寧夏堅持精准方略,堅持志智雙扶,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核心要義。

■ 建與興的偉業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回望脫貧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答案,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6月30日,涇源縣涇河源鎮冶家村黨支部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在冶家村的“綠色農家樂”,老板娘禹銀玲在和女兒打微信電話,“買點菜,肉都有呢”。這幾年游客多了,農家樂能掙五六萬元, 淡季時她也會在附近打工。“隻要勤快,政策這麼好,日子咋能過不好。”

說起鄉村振興的謀劃,村黨支部書記蘭勝利說,現在固原鄉村旅游競爭激烈,感受到了壓力,以前就是先闖路子,現在要有精品意識,打算給村裡建大型採摘園,啤酒燒烤園,觀光園,升級村裡的農家樂。

西海固地區人民從家無隔夜糧,到解決溫飽,再到步入全面小康,見証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見証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磅礡偉力。

寧夏將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切實加強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實施百萬移民致富提升行動﹔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服務國家戰略,擔當寧夏責任,堅持把偉大脫貧攻堅精神轉化為建設先行區的強大動力,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從生活的向往到向往的生活

貧困,曾以為根深蒂固,也有連根拔起的一天。記錄曾經的記憶,更重要的是記錄人們走出了閉塞的大山,走出了固有觀念的裹挾,最終,走出了貧困。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壯闊進程中,我們常常在尋找一個答案。

答案在老百姓衣食住行的變化裡,村裡再難見到自行車,門口常常停著小汽車。不論是菜單的種類、還是生活的模樣,都有多樣的選擇。

答案在西海固綠野的鄉村裡。曾經貧瘠的土地,長出綠色的希望。人與自然學會了和諧相處,綠水青山帶來了金山銀山的期許和收獲。從“不適宜人類居住”到“城裡人特意趕來小住”,在西海固的土地上,從對生活的向往,“長”出了向往的生活。

答案在田間地頭,在房前屋后,在於不管規模大小,家家戶戶能有一份可持續的、適宜的產業,有一個就業的崗位,有一處心安的所在。

答案在一張張皺紋舒展的笑臉裡。不管在山間還是平原,不論是老年人還是90后,他們都會在講述今昔的巨變之后,像溪流自然流淌出同一個感受:多虧了黨的政策好。

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為人民謀幸福、共同富裕、公平正義等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堅持黨的領導,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保証,這是我區決勝脫貧攻堅戰的根本經驗和重要啟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責編:閻夢婕、賈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