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活态传承到产业赋能:宁夏银川非遗的“破圈”之路

在第32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举办期间,宁夏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组织剪纸、贺兰砚、葫芦烙刻画、皮艺、刺绣、扎染、麻编等10余个非遗项目进驻凯宾斯基、万达嘉华、悦海宾馆等酒店进行展示,并在国际会展中心布置非遗展示区6个,展示6个品类上千件展品,引得各方外国游人驻足欣赏。
近年来,宁夏银川市非遗保护工作秉持“请进来、走出去”基本原则,先后组织非遗培训学习、交流展示等各类活动百余场次,并组织拍摄了“百年百遗”非遗宣传视频50期。自6月14日开始,宁夏银川市将持续开展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的非遗系列活动,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实景、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多角度立体化展示银川市非遗成果,呈现非遗守正创新、传统文化继往开来的时代风貌,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社会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自6月开始到今年10月,银川市将通过线上征集、线下评审+颁奖、线下巡展等形式,以“丝路葡香·萄醉匠心”为主题,开展2025年银川市非遗创新设计大赛,该设计大赛已连续举办3届。面向各类设计师、高校师生、非遗爱好者个人或团队征集,已成为宁夏非遗传承保护项目的创新性品牌活动。
银川非遗的“出圈”既是传统文化当代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当地创新传承的成果。自2008年以来,银川市始终坚持以“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核心理念,通过落实“在宁夏·非遗过大年”品牌系列活动、举办全市社火大赛、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等多元化形式,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在具体实践中,银川市不仅注重非遗项目的活态展示与创新应用,更建立了科学的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定期开展非遗项目“体检”工作,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进出制度,确保非遗保护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和传承活力。目前,银川市已完成银川市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市县区三级数据名录系统的建立。截至2025年5月,银川市共有国家级名录7项,宁夏回族自治区级名录69项,银川市级名录95项,县级名录189项。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强烈建议,去一次银川!
- 提到银川 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 “俯凭驼铃临河套 遥带银川挹贺兰” 明代人刘敏宽 这样描述河套平原水光潋滟的景色 这座被贺兰山环抱 黄河水滋养的“凤凰城” 一半是西北的雄浑豪迈 一半是诗意的塞上江南 塞上湖城 也许你没有听说过贺兰山 但你一定知道岳飞的词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在地理课本里 横亘于银川西部的贺兰山 南北绵延200余公里 这座“天然水塔” 是我国河流外流区 与内流区的分水岭 也是季风气候 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它与阴山、祁连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一同构成了我国的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而在宁夏 本地人会亲切地称其为“父亲山” 贺兰山就像父亲的胸膛一样 拦截了西伯利亚冷风 与腾格里沙漠的东侵 盛夏6月 在贺兰山风景区高处俯瞰 宁夏平原风光尽收眼底 “贺兰山下果园成 塞北江南旧有名” 在此刻有了具象的注解 如果说贺兰山分割了大地的冷暖 那汩汩不息的黄河 则给银川留下了众多的湖泊湿地 银川也因此被称为“塞上湖城” 每年春天的银川 都会上演这样的“水之交响” 一条条以朝代命名的引黄灌渠 相继开闸放水 秦渠、汉渠、唐徕渠…… 成就了“塞上江南”的富庶和美名 古渠流润贯史今 千秋一脉延福祉 初到银川 漫步在阅海湖畔 人们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这哪里是想象中的大西北? 湖光潋滟、芦苇荡漾 鱼翔浅底、百鸟鸣翠 微风徐来,恍惚间竟似置身江南 傍晚时分 携亲带友、三五成群 静坐在览山公园的阶梯剧场 览湖光山色 赏落日晚霞 与舞台乐队激情合唱 (最佳观赏位在剧场最高处石阶) 是银川赠予你的人生时刻 神秘往事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贺兰山东麓的岩画遗址公园 20多处岩画遗存 内容丰富多样 有动物、人物、狩猎场景等 在山间行走 窥见远古先民的生活场景 最有名的岩画当属太阳神 面部呈圆形 双环双眼炯炯有神 是贺兰山岩画中 位置最高、尺寸最大的人面像 坐落于贺兰山东麓中段的西夏陵 是20世纪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 这座神秘而庄重的帝王陵寝 承载着西夏王朝的兴衰荣辱 陵区发掘出土的石雕力士志文支座是国宝级文物。 文献记载 西夏境内不仅有党项族 还生活着汉、吐蕃、回鹘、契丹等 多个民族 陵园呈“凸”字形 由阙台、碑亭、月城、陵城等组成 陵台为八角形夯土塔(高约20米) 六号陵出土的鸱吻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古代琉璃鸱吻构件之一。…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