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构建多元化养老待遇资格认证体系

4月14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获悉,宁夏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创新打造“数据跑路+智能认证+温情服务”的多元化养老待遇资格认证体系,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区133.2万名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中,有127.79万人通过认证正常领取待遇,认证率达97.88%。
银川市退休人员马女士这两年都是通过“我的宁夏”政务App“刷脸认证”功能完成养老保险待遇的相关认证事宜。马女士对此赞不绝口:“真是太方便了,只要在自己家里,动动手指完成认证,就能顺利地享受到应有的养老保险待遇。”
为构建多元化认证新模式,宁夏将资格认证方式拓展为信息比对、人脸识别自助认证、现场认证、社会化服务、单位协助、异地协助六大渠道,与公安、民政、卫生健康等八部门实现信息互通,形成“线上为主、线下为辅、上门兜底”的立体服务网络。超84.2%的老年人通过“我的宁夏”政务App完成“刷脸认证”。2万余条死亡数据、5.91万条住院就医信息通过跨部门共享实现“静默认证”。针对异地居住人员,通过国家社保平台委托居住地协办,全年处理跨省认证申请7.3万余笔,反馈准确率达98%。近日,贺兰县社保中心组织工作人员走进星光养老公寓,为150余名老年人开展床头认证,并建立特殊群体台账动态跟踪。“我们通过主动上门认证,提供‘零距离’暖心服务,切实解决‘数字鸿沟’问题,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顺利享受应有保障。”贺兰县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针对老年人操作难题,宁夏积极开展信息系统适老化改造,推行资格认证“长辈专属模式”,系统自动发送认证提醒短信82.96万条,实现“停发前预警、逾期前提示”。此外,建立“银发专窗”“上门服务”等传统渠道,为卧床老人、独居群体提供“一对一”帮扶。
“目前,全区已形成‘线上自主办、数据静默认、线下就近办、特殊群体上门办’的认证服务新格局,社保基金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服务群众满意度达98.6%。”自治区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持续深化“数字社保”建设,让更多群众享受“无感认证”的智慧服务体验。(记者 马照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