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宁夏要闻

参与10亿级工程建设

中卫市“零产业”村在家门口接大单

2025年02月17日09:07 | 来源:宁夏日报
小字号

  近日,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营盘水村南边的山脚下,一排排光伏组件排列整齐。旁边的项目部里,该村党支部书记申文海与项目建设方、施工方沟通节后复工的准备工作。这个曾经“零产业”的小村庄,如今参与到了10亿级大工程的建设中。

  展开宁夏地图,最西端那个尖角便是营盘水村。“过去,我们村的土地盐碱化严重,种啥啥不活,基本是零产业。”申文海说。

  近年来,营盘水村通过土地整治与改良,将撂荒地改造成2300亩可机械化耕作的高标准农田,过去的撂荒地变成了“香饽饽”。目前,每年土地流转费达90万元,另外村集体种植收入16万元。

  “真正让我们腰包鼓起来的,是风光同场发电项目的落地。”村民郭万兵此前四处打零工,自从参与该项目建设后,每天有260元的稳定收入。去年10月,宁夏电投350兆瓦风光同场发电项目在营盘水村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3.5亿元,占地面积8480亩,不仅为营盘水村带来约270万元的土地补偿收入,还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当地村庄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在迎水桥镇的指导下,由营盘水村带动就近的长流水、孟家湾等5个村,成立了宁夏山河圆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承揽了项目部建设、园区道路施工等工程。

  “这可是个13.5亿元的大工程!”提起这个工程,村民无不兴奋。操作装载机的村民丁光寿开心地说:“以前出去打工收入没保障,现在大伙不仅能拿到土地补偿款,还能跟着劳务公司直接参与工程建设,不出村务工收入就大幅增长。大伙都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施工中每道工序都严格按照规范仔细操作,干了20天左右我就挣了1.8万元,复工后相信今年会挣得更多。”

  项目施工负责人周宁表示:“我们坚持‘宁材宁用’,建材用本地的,工人也优先用当地的。前期工程山河圆劳务公司完成得又快又好,后续16.2公里的内部道路我们也希望交给他们干。接下来,项目进入安装设备高峰期,需要上千名工人,这将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的就业增收机会。”

  随着不远处甘塘750千伏变电站等新项目的落地,山河圆劳务公司正计划建设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抢占更大市场。“以前村里没啥产业,大家都想着往外跑。现在,项目一个接一个,只要我们把质量做好了,承揽的‘超级工程’一定会越来越多,带领群众在家门口接大单、赚大钱。”申文海信心十足地说。(记者 王文革)

(责编:李甜甜、宽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