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点赞吴忠市智慧公厕——把“方便”事办成“暖心事”

本报吴忠电(记者焦思雨)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文华街与至德路街角路口,摊贩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声此起彼伏。不远处,一座米白色外墙的新建筑格外醒目——这是刚投入使用的智慧公厕。
卖菜大姐徐琴趁着生意间隙快步走进公厕,看了墙上的电子显示屏,一眼便锁定了空位。感应水龙头流出温水洗手的那一刻,她笑盈盈地感叹:“真的太方便了,再也不用憋着跑回家了。”
公厕虽小,亮点不少。据悉,此装配式公厕配备了供热系统、除臭系统、感应系统等20项人性化服务设施,还特别设置第三卫生间,配备母婴护理台、儿童马桶和残疾人扶手,满足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群体的需求。
如厕问题一直是困扰当地商户的“老大难”。这个街角是群众自发形成的商贩聚集区,约有数十家商贩,日均客流量超千人。面对百姓需求,当地政府迅速行动,将此处列为“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通过科学选址,仅用两个月便建成装配式新型公厕。
科技赋能也让“方便”之事更体面。利洁公司公厕管理部负责人王海彤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智慧公厕管理平台“利通区环卫”:“公厕里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异味、湿度、人流量,烟雾报警器与消防系统联动……”此外,吴忠市公厕全部推行“专人专厕、一客一保”制度,保洁人员轮岗确保全天候清洁,还会释放香薰用以保持空气清新。
吴忠市城市管理局负责人杨俊表示,近年来,吴忠市持续深化“厕所革命”,截至2025年初,吴忠市共计新建固定公共厕所24座,升级改造20座,现有开放公厕159座。未来,吴忠市还将继续推动公厕的提档升级,逐步打造一批优质公厕,让城市服务管理更有温度。
■ 短 评
“小厕所” “大民生”
公厕问题,看似城市建设的“细枝末节”,却关乎百姓生活的幸福感。宁夏吴忠市在街角为摊贩修建的智慧公厕,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生活的便利,更是赢得了民心所向。
把百姓的尴尬事办成“暖心事”,方见为民初心。公厕虽小,却是老百姓身边直观反映城市文明、温度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一扇窗。真正的民生工程,不在于规模宏大,而在于是否扎根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城市的文明高度,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间,更蕴藏在这些充满温度的“小空间”里。
办好民生实事要下“绣花功夫”,最好借助“科技力量”。吴忠市智慧公厕既破解了传统公厕管理粗放的难题,又让群众感受到“如家般温暖”的服务体验,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这体现了治理能力的升级,也彰显了城市文明的温度。
“小厕所”里装着“大民生”,“小细节”中藏着“大情怀”。唯有真心实意把“民生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城市治理的“行动指南”,在细微处下功夫、于需求处见真章,才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书写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17日 第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