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春节里的“重头戏”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我从小就喜欢听秦腔,这次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真是太高兴了。”68岁的李丽娟坐在戏台前,看得津津有味。“这秦腔就是我们西北人的魂,过年不看戏,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她一边看戏,一边和身边的戏迷们讨论着剧情。
1月27日至30日,甘肃安万秦腔艺术剧院在贺兰县连续演出4天,为群众送上一道道精彩的文化大餐。
“有了戏,年也就热闹了。”贺兰县文化旅游广电局负责人秦文博说,随着“春节”申遗成功,今年贺兰县特意邀请了专业的秦腔剧团来演出,通过唱大戏,让群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次演出,秦腔剧院精心准备了8本大戏,包括《大升官》《窦娥冤》《金沙滩》《关公挑袍》《杨门女将》《黄河阵》《铡美案》《清风亭》等经典剧目,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一睹秦腔的魅力。
“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精彩的戏,这就是大戏。”73岁的贺兰县居民吴志国感慨地说。《窦娥冤》中窦娥的悲愤与冤屈,让观众们不禁为之动容;《杨门女将》里女将们的英勇无畏,引得台下阵阵喝彩;《关公挑袍》中关公的忠义豪情,更是让观众拍手叫绝;《清风亭》剧情直击观众内心,台下观众时而泪眼婆娑,时而紧握双手,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沉浸于剧中人物的命运之中。
戏台前,孩子们骑在父亲的肩膀上,好奇张望;老人们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年轻人则拿着手机,准备记录精彩瞬间。28岁的黄旭辉带着家人,从西夏区赶到贺兰县看戏。“在现场看秦腔,感觉完全不一样。秦腔是文化瑰宝,通过看戏,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欢戏曲艺术的魅力。”黄旭辉说。
“这次演出,我们看到了很多年轻观众,也有很多从外地赶来看戏的人,这让我很感动。”甘肃安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安万深有感触地说,秦腔的传承需要年轻人的参与,希望通过秦腔演出,让更多人了解秦腔,传承秦腔。
当最后一场大戏落下帷幕,观众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虽然大戏已经结束,但年味还在继续。“我们还会继续邀请剧团来演出,让秦腔大戏成为贺兰县春节的‘重头戏’。”秦文博说。(记者 剡文鑫 见习记者 孙郑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