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浩荡:宁夏沙海变绿洲的时光印记
本版手绘 李雪
编者按
绿风盈袖,沙地生金。昔日荒漠,如今你还认识吗?
75年时光荏苒,从一棵树,到一片“海”,是谁在默默坚守?从惊动世界的麦草方格到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治沙之路如何科学延续?从防沙治沙,到用沙亲沙,又发生了哪些动人故事?在“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时代号召下,新的绿色奇迹不断书写。
长风浩荡,跟随风的脚步,一起探寻,宁夏与沙的故事!
第一篇章
三面环沙 绿色奇迹
宁夏,三面环沙。一代代治沙人前赴后继,从上世纪50年代起奋斗至今,不仅实现“绿进沙退”的瞩目成就,更是将这个曾经备受风沙侵害的地方“爆改”成了塞上江南。
荒漠上的绿色叙事
时间回溯至几十年前,荒漠化威胁着宁夏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大漠无边,面对这样的挑战,宁夏人民没有退缩。宁夏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以盐池县、沙坡头区、灵武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为重点,持之以恒地推进防沙治沙工作。
20世纪50年代,被誉为“治沙魔方”的草方格诞生于宁夏中卫沙坡头,守护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历经四代治沙人的探索,宁夏总结出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树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体系,确保了这条世界上首条通过高大流动沙丘的沙漠铁路的畅通无阻。
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让宁夏率先成为“人进沙退”的省区,全区森林覆盖率由“三北”工程建设之初的2.4%,提高到现在的11.3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35%提高到56.8%,连续20年实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
这样的治沙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6年起,宁夏“外输”防沙治沙技术,2019年宁夏建立全国首个省级林草局与联合国相关组织共建的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及技术培训中心。5年来,68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225名技术人员和官方代表来宁学习荒漠化防治经验,传播防沙治沙的中国智慧。
黄河边的治沙新篇
昔日的荒漠化土地逐渐披上了绿装,一片片绿洲新生。茫茫沙地上,宁夏人民在“用好沙之利”的发展之路上探索向前。
沙湖景区因一半沙漠一半湖水的独特自然景观被誉为“塞上明珠”。经过多年的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沙湖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吸引了多种鸟类栖息繁衍。如今,沙湖已成为西北的“鸟类天堂”,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宁夏,这样改变“沙”、又被“沙”改变的例子,举不胜举。黄河流经宁夏境内的最后一个村落银河村,则是另一个生态修复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村子东靠黄河,拥有约1万亩的银河湾湿地。过去由于村民的种植和放牧导致湿地沙化严重。2009年,银河村开始推动湿地保护和恢复。如今,湿地内监测到近6000只灰鹤以及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同时,银河村还打造了集生态、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银河湾生态旅游度假村,带动了村集体及村民的收入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防沙治沙好比滚石上山,丝毫不能放松懈怠。作为祖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宁夏牢记嘱托,把呵护好“一河三山”作为谋划改革发展的基准线,聚焦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奋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绿染荒漠梦,未完待续。
第二篇章
足迹深深 沙海一生
在宁夏人民奋力建设美丽家园的历史长镜头里,贯穿了人与沙的缠斗、黄与绿的交锋、从荒芜向生机的渐变。
即使在寸草不生的角落,仍有反复试炼的勇气:那是不歇的脚步,是不撤的决心,是不屈的意志。
忆往昔:茫茫沙海 战天斗地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沙子跑,抬脚不见踪。”这是一首盐池县百姓口口相传的歌谣,描述了30多年前的样子。
1980年,白春兰来到盐池县花马池镇名叫“一棵树”的村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盐池县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我不相信这个地方不养人!”望着茫茫沙丘,白春兰决定和丈夫一起在几公里外的平整沙地植树种草。有时狂风骤起,刚栽下的树苗就被风吹倒,夫妻俩忍受沙砾打脸的疼痛,将树一棵棵重新栽起来,树苗被沙土埋住了,夫妻俩就跪在地上用手扒出来……
与沙漠鏖战的不止白春兰夫妇。在平罗县陶乐治沙林场,人们也把汗水洒在茫茫沙地。喝着碗底都是沙子的水,吃着蒙了一层沙的干粮,陶乐林场治沙人曾平回忆起曾经的工作环境,似乎依然能咀嚼出粗粝的苦涩。
1989年,曾平转业来到了当时的宁夏陶乐县园林场。“那个时候,外面刮大风,家里刮小风,风沙刮得家里到处是土。”曾平回忆,起初,植树的工作最难的不是“种”,而是“运”。因为没有路,只能徒步从一公里外的地方将树苗背进林场,从早到晚,治沙人的一天都要在这里度过。
“这林场一进一出太远了,渴了只能就地烧水喝,泡好的方便面里沾上沙子,在汤里淘一淘也就吃了。”曾平说,最苦的时候,就是冬天下雪。栽树的黄金时期并不长,就算下着大雪,也要把树苗栽下去。治沙工人们用背篓背上树苗,踏雪进入林场,先挖雪再挖土,他们毫不退缩,咬牙坚持。
立誓言:生命不息 治沙不止
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宁夏引黄灌区与沙漠“抗争”的前沿。自建立防沙林场至今,累计完成治沙造林近70万亩,构筑起一道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20至30公里的“绿色长城”。
“20多年前风沙漫卷,林场也是沙场。”时任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王有德立下誓言:“宁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
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微薄的收入,让很多治沙工人望而却步。为了让更多的人投身到治沙工作中,王有德大力推行改革,砸掉“铁饭碗”,让职工干多少活,挣多少钱。不仅提升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让职工的收入有了明显改善。
“我们这一代人必须做出改变,才能让后人不受风沙的苦。”看着如今大片已被治理的沙漠,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总工程师唐希明感慨万千。
2007年,唐希明在中卫市治沙林场工作时发现,沙漠表面的流动特性让沙子很容易流失水分,用铁锹挖的深坑也很快会被干燥的沙子回流,使得种下的树苗根部吸收不到水分,无法耐受夏季的高温,容易干死。
“既然不能挖坑,那就直接把树苗‘扎’进土壤里。”通过不断的实验摸索,唐希明发明了“干”字形铁制植苗工具,利用一根长棍卡住树苗的根系,用脚一踩直接将树苗的根系“扎”进50厘米深的湿沙层,这样不仅栽苗速度快,还不用灌水,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成活率。
向未来:遍历山河 人生值得
几十年筚路蓝缕,一代代人治沙不止,让绿色不断延伸。
王有德退休后,依然为治沙事业贡献力量。他通过社会力量募集资金,成立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从事荒漠治理、生态修复事业。
如今,唐希明指导当地农民组建了一支300余人的治沙队伍,在治理宁夏沙漠的同时,赴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治沙造林并传播技术,为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作出了贡献。
经过多年的治沙工作,白春兰依靠治沙踏上了致富之路,绿色给予了她回报,她也成长为掌握10多项治沙技术的“土专家”。
如今的陶乐治沙林场,由昔日的荒漠变成了绿洲,实现了“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巨大转变。
夕阳西下,沙海烁金。
第三篇章
智锁流沙 共望青绿
宁夏曾经受困于沙,如今,宁夏人民用汗水与智慧走出困境,以“土方法”结合“黑科技”,走上善治善用沙漠的新道路,在沙漠中绘制着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麦草成网锁流沙
20世纪50年代,腾格里沙漠前沿的沙坡头地区风沙肆虐,沙漠一度逼近到距离中卫城区仅5公里处。沙不仅渗透进当地人生活的每个缝隙,还威胁着包兰铁路的正常通行。
为了破解这一世界难题,1955年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建立,五湖四海的科研人员和中卫人民一起摸索治沙之路。第一代治沙人经过无数次尝试,终于找到了最有效,应用最久的治沙办法——麦草方格治沙法。一个个1米x1米的草方格“锁住”了流沙。
1988年,草方格治沙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机械力量进沙漠
人工铺设效率低,成本高,在“土工具”的基础上,机械治沙工艺成为新趋势。
曹淑芳今年56岁,是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黑林村村民,从扎下第一个草方格到现在,她已经干了8年,沙漠上铺设麦草方格的工人大多和她年龄相仿。曹淑芳说,在起伏的沙丘带,现在用机器编好的草绳铺方格,比以前快多了。
曹淑芳说的“机器”,是草方格沙障所用刷状网绳的生产装置。这个滚筒式编织机能直接将秸秆和绳子扭转制作成瓶刷一样的刷状草绳,依据风沙运动规律,工人直接在沙地上铺设草绳,无须压埋,工作效率比过去人工扎草方格提高60%,治理成本降低10%以上,草方格的使用寿命也从3年延长至6年。
治沙也有“黑科技”
从空中俯瞰腾格里沙漠,百万亩草方格是沙漠身上的“格子衫”。每个格子都是这件“外衣”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格子也有自己的生态系统。
在长期野外观测和试验中,科研工作者发现,麦草方格沙障里出现的灰黑色、绿色的像壳状的生物体如一层薄膜,能够将流沙牢牢“锁住”,这些壳状的生物体学名叫生物土壤结皮。自然条件下,生物土壤结皮形成需要10—20年时间。现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成功“解锁”人工蓝藻结皮固沙技术。只要在草方格里喷洒人工培养的蓝藻液,1—2年时间便可形成稳定的蓝藻结皮层,为沙漠穿上“蓝藻战衣”,自然锁沙。
“黑科技”也应用在巩固修复成果的日常巡护工作中。近年来,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用无人机播种等现代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植被覆盖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治沙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随时掌握“风吹沙动”。
从传统的麦草方格,到如今的人工蓝藻结皮,宁夏治沙方法不断演进,治沙经验走向世界。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巩固荒漠化治理成效,探索实施“林光互补”“草光互补”“藤灌结合”生态修复产业模式。
第四篇章
狂沙吹尽 万业欣荣
缚黄沙,望青绿,万业始向欣。沙地瓜菜、经果林,呈现蓬勃生机;光伏板发电,“绿能”点亮沙海;沙漠特色游,带来新奇体验……以时光为轴,历经大半个世纪的奋斗,在宁夏,人与沙正建立一种全新的关系。
荒沙滩上焕新颜
秋日的午后,中卫市沙坡头区南山台扬灌区的宁夏弘兴达果业有限公司苹果种植基地,成熟的苹果挂满枝头,绿树红果,连片成荫,果香浮动。很难想象,十几年前这里的流动沙丘还有二三十米高,风沙不仅阻挡了当地人的门窗,也阻碍了他们的致富之路。治沙、造林是这里村民发展的希望。
背着稻草进沙漠,扎草方格、种草种树,治沙的村民磨掉了几层皮,直到2016年,这片荒沙滩得到了治理,村民们家家户户种起了苹果树,果树一年一年长大,曾经的荒沙滩成了满眼青绿的“花果山”。因为沙土的特性和当地独特的气候资源,这里长出的苹果颜色鲜、口感好,如今已成功打造了“南山阳光”“弘兴达”等品牌。
从饱受沙之害到享受沙之利,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的石嘴山市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村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起,庙庙湖村的149座现代化温棚、两个肉牛养殖园区相继建起,“现在村子大变样,环境变美了,创业的机会也多,不怕挣不上钱,未来一定不错!”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马宏礼坚信,治沙带来的变化,不仅是沙漠变绿洲,更燃起了年轻人回到故乡创造美好生活的希望。
沙海深处涌“绿能”
只要天气晴朗,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220余万块光伏板就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光伏板下,草方格里梭梭、沙柳、柠条、花棒等防沙固沙植物吐露着新芽。
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沙漠光伏探索出新能源与生态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国能集团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一期项目通过治理,植被覆盖率从0%—5%增加至15%—25%。同时,该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18亿千瓦时,实现了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协同发展。
“板间种植通过‘草光互补’放大了防沙固沙、植被恢复等生态效益和环境价值。”唐希明告诉记者,中卫将探索“光伏+药材种植”,在光伏板间试种500亩梭梭、肉苁蓉、四翅滨藜等沙漠药材,防沙治沙与经济效益融合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黄沙变绿电”“黄沙穿金衣”的梦想渐成现实。
诗与远方启新程
鹿鸣啾啾,成片树荫下,一顶顶帐篷在草地边散开,大人静坐闲聊,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闹,和小鹿玩耍……这里是位于灵武市白岌滩防沙林场的青绿莳光鹿营地,曾经只有风和沙,如今,绿色营地风景如画。
“沙漠变成绿色营地,增收的同时,也让更多人亲眼见证这一巨变,让更多人享受到治沙造林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白岌滩防沙林场大泉管理站副站长马国栋说。
在以沙漠游享誉全国的中卫沙坡头景区,刚过去的夏天,“青春漠漠搭”沙漠营地的欢笑声在星光璀璨的夜空中回响。四大主题帐篷营地、1018顶崭新帐篷迎来八方客人,共同奏响一场穿越时空的交响乐,沙漠音乐节、艺术节各类活动层出不穷,让沙漠游的精彩超出想象。据统计,2016年至今,中卫市旅游收入达386.6亿元,接待游客5306万人次。“黄沙戈壁”如今已成“黄金绿洲”。
在宁夏,沙漠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如今已放下肆虐的姿态,回归自然的模样。狂沙吹尽,荒漠变绿洲,越来越多、越来越新的沙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态势,沙漠生机无限。(记者 王海英 李 涛 邵珍珍 毛文静 刘 祥 王 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