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煤炭高强度开采地质灾害防控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发布,由宁夏自然资源厅推荐的“宁东煤炭高强度开采采空塌陷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项目聚焦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高颜值生态要求下的地质灾害隐患发现难、监测难、治理难和生态环境修复难的问题,针对宁东煤炭高强度开采采空塌陷地质灾害智能感知与生态修复技术这一科学难题,通过布设全天候高精度实时自动化GNSS监测站72处,人工监测点79处,将“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与智能感知方法有机结合,研发出集雷达遥感、光学遥感、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无人机、传统测量于一体的协同多要素精准感知技术,提出耦合多源智能感知数据的开采预测参数反演模型,首次系统获取了宁东各矿区采空塌陷地质灾害精准预测参数,查明采空塌陷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和演化特征,建立了顾及“自然、岩石、土壤、水体、生态”等要素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的融合智能感知与生态修复模式,为煤炭资源开发、矿山安全生产、地质灾害防控、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项目成果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6项,牵头制定地方标准3项,发表论文26余篇,牵头完成省部级成果登记2项,自主培养省部级人才4人、博士2人、行业专家5人,荣获相关学会、协会科技奖励4项。科技成果围绕“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理念,在宁东及全区煤炭企业日常监测监管、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防控与生态修复、高校科学研究、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该项目是宁夏自然资源系统一步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建立健全源头保护和全过程修复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宁夏自然资源厅还将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力争形成一批连贯性、系统性的科技成果。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宣传教育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