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宁夏要闻

多元业态带火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加剧

农家乐如何提质进阶

2024年08月07日08:54 | 来源:宁夏日报
小字号

泾源县风景优美。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龙泉村景色宜人。

青铜峡市余桥村特色连环画收藏馆。

小游客体验采摘乐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龙泉村的桃花节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走进乡村,远离城市的喧嚣,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游客可以亲手采摘新鲜的蔬菜水果,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农家小院里,炊烟袅袅升起,饭菜香气四溢。夜幕降临,大家围在篝火旁唱歌跳舞,似乎忘却了一切烦恼。农家乐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近年来,这种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

今年以来,宁夏乡村旅游推出了农文旅融合代表性景区(点)、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乡村游以短途游和周边游为主,呈现出微度假和民宿体验主题相结合的特点,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促使宁夏文旅市场持续释放活力。

如今旅游市场日益多元化,随之而来的精品民宿、家庭农场、乡村露营……这些新业态带来了更多元的消费和更大的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如何实现品质升级、拓展消费群体,成为众多农家乐经营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家乐经营面临新挑战

传统农家乐曾红极一时。起初,这种运营方式其实并不复杂,只需将自己闲置的住所收拾干净整洁,烹饪几道拿手菜品,就可以开始接待顾客。然而,随着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农家乐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一些农家乐设施简陋、服务单一,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

冶家村地处固原市泾源县泾河源镇,距离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老龙潭景区仅1.5公里。作为老牌农家乐代表性村落,依靠独特的区位优势,冶家村去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

2005年,在泾源县相关政策支持下,冶家村立足六盘山下的地理位置优势,决定打造旅游观光产业。2008年,在初步完成农家乐设施改造后,冶家村正式开启了旅游产业发展之路,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经营农家乐的人慢慢多了起来,产业步入正轨后,冶家村更美也更热闹了。

“目前,全村有农家乐135户,占全村农户的二分之一,户均年收入达到8万元。”冶家村党支部书记马万红说,经过多年发展,冶家村从“农民穷、产业弱、环境差”的落后村变身为“百姓富、产业兴、生态美”的先进村,旅游业早已成为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前几年,不少生意红火的农家乐突然关门,这也对我们的发展发出了警示,”马万红说,尽管旅游业的繁荣发展,让农家乐一度成为热门,但随着市场需求多元化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旅游体验,因此农家乐的热度也逐渐减退。

此外,农家乐的服务质量和卫生状况也成为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一些服务质量不佳、卫生条件差的农家乐,也很难吸引消费者再次光临。

品质升级与消费需求应双向奔赴

从当前消费市场来看,“80后”“90后”已成为主力军,他们的消费观念更加注重产品的特色与创新。

消费者普遍反映,过去,大部分农家乐提供的服务项目过于单一,主要停留在基础的餐饮和农事体验上,缺乏创意。因此,有性价比的农家乐更受消费者青睐。

秀美的田园风光、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干净舒适的民宿,古秦渠倚村而过,这里就是位于青铜峡市青铜峡镇的余桥村。近年来,余桥村大力实施文旅融合乡村旅游项目,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全力打响“秦渠第一村”文化旅游品牌。

去年以来,余桥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契机,立足产业基础、古渠文化、区位优势,探索建立“政府牵头、社会投资、公司运营、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实施余桥村文旅融合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游客服务、红酒品鉴、非遗传承、乡村民宿(餐饮)“四个功能区”,配套景观吊桥、“白马拉渠”等景观小品,打造全国首家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乡村年画连环画收藏馆,藏品5万余种6万余册。

今年,余桥村持续发力,紧盯乡村旅游发展,加快“一带四区”建设,在现有文化巷基础上,增扩文化北巷,打造高端民宿、“秦渠北畔”咖啡书屋、“余桥有约”茶餐厅,并依托著名画家王丽荣向日葵品牌,研发葵花油、葵花籽、古法醋、向日葵艺术品等衍生产品。

从过去的一个小村庄,摇身一变成为乡村旅游热门地,余桥村在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文化内涵、拓宽增收渠道的同时,使文旅产业真正成为实现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的支柱产业,当地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业内人士认为,农家乐经营者与时俱进重新思考发展模式很有必要,在业内看来,农家乐的衍生产品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做好保障和品控。文旅等相关部门和农家乐所在景区等携手合作,因地制宜推进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服务,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具有特色的餐饮、住宿、娱乐等一站式服务,才能让更多“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打造优质乡村旅游新业态

7月5日,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龙泉山庄,不少年轻人在这里进行团建活动。当晚,龙泉山庄要接待100余名顾客,后厨工作人员都在加紧准备食材。

龙泉山庄多年来何以吸引众多游客?离不开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

“租个院子炖个鸡,这是传统的农家乐,如今的市场已随着消费主力军的更新换代发生改变。”龙泉山庄董事长任明说。

近年来,大武口区龙泉村充分挖掘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坚持“小组团、多风格、低成本、乡村化”思路,完成商业街改造、集污管网改造、干沟生态环境修复、葫芦塘改造、迎宾广场建设、高端民宿和义乌小商品一条街建设等政府投资项目14个,完成田园综合体、张黑子农家院、郭江老磨坊、厚德酒坊、章氏酒坊等社会投资项目11个,形成全要素集聚整合的旅游基础配套体系。

此外,加大农文旅融合发展力度,集中打造田园采摘区、休闲商业街、示范创业街、百草园、烧烤娱乐区、民宿休闲区六大功能街区,推进农家乐、采摘游和乡村观光等传统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催生乡村康养、研学旅游、乡村博物馆、兰星野奢户外营地等旅游新业态,满足多样化、多层次旅游消费需求,形成了“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赏农家景、体农家情”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体系。大力发展假日经济,开展“桃花节”“烧烤节”“全国秋季村晚”等活动,提高村庄名气,促进农民增收。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龙泉山庄游客突破14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366万余元。

近年来,宁夏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立足自然特色、区位优势、文化底蕴、生态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路径,发掘乡村功能价值,积极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全力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769个。

如今,各大农家乐可以实现春季赏花、夏季露营、秋季采摘、冬季戏雪,一年四季都有特色主题活动。同时,还有劳动教育实践、研学、非遗手作等系列体验。露营、烧烤、剧本杀、音乐节等团建活动的新业态,也反映出当下年轻人乡村旅游的多样需求。

对于农家乐经营者来说,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质量,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和活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需要适应市场变化,开拓新业务领域,寻找新的盈利点,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农家乐的招牌并非“网红”

“想你的风吹到了某地。”“我在某地等你”……如今,农家乐喜欢用“网红”的方式吸引游客,但是,“网红”的背后存在趋同化问题,如果农家乐都热衷于设置打卡地、网红菜品等“蹭热度”,就会失去应有的特色。

为了吸引游客,一些农家乐经营者在网络上过度营销,导致游客到达后发现实际体验与宣传严重不符,影响口碑和声誉。在快速“网红化”的过程中,由于游客数量激增,可能导致服务人员不足、服务质量下降。为了迎合网红元素,许多农家乐在项目设置、装修风格等方面趋于雷同,缺乏特色和差异化,容易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部分农家乐只关注短期的流量和收益,忽视长期的规划和品质提升,导致难以持续发展。过度追求网红效应,可能忽略了当地乡村的文化内涵,使农家乐失去了原本的乡土特色。

“做农家乐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因为市场瞬息万变而浮躁,要依托本土优势和文化内涵,才能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农家乐品牌。”任明说。

近年来,宁夏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继续扶持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休闲农庄(园区),因地制宜兴建特色餐饮、特色民宿、购物、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促进农家乐、乡村民宿、休闲农园等业态类型多样,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亲子研学等经营项目多元,提高产业融合的综合效益。并推进品牌化建设,申创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国家级品牌;组织参加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推介活动,宣传推介宁夏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线路;组织支持各地开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活动,形成一批休闲农业特色品牌。同时加强人才培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以休闲农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为重点,提升综合素养。组织和引导返乡创业者、大学毕业生、专业管理人才、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通过一系列的创意研发、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创新发展。

“农家乐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保留传统乡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文化、民俗等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消费体验,并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乡村体验。”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还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让农家乐成为绿色、健康、环保的休闲胜地。

农家乐行业虽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挑战,赢得更多游客的青睐和信任。(记者 徐 琳)

(责编:阎梦婕、宽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