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海原进行时

宁夏海原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023年09月25日09:50 |
小字号

近年来,海原县农业农村局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按照海原县委和政府的整体部署,积极与各项目区乡镇及相关部门紧密配合,通过四项措施、五个结合,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为海原县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2023年,海原县实施旱作高标准农田9万亩,高效节水4.2万亩,到2023年底全县累计将建成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92.85万亩,其中高效节水农业41.9万亩,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

四项措施分别为:一是严把科学设计关。在项目前期工作中,深入各乡镇,召开乡村干部会议,广泛听取项目区干部群众意见,细化设计措施,完善设计内容,力争符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并积极与水务、自然资源部门对接,对项目区水资源进行论证、土地属性进行界定,并上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进行项目查复,最终达到“精准规划、精准立项、精准配套、精准施工、精准见效”;二是严把项目管理关。项目从前期设计、方案审批、招投标、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管理程序运作,严格 “四制”管理,全程进行监管,实施“法人负责,监理控制,施工保证,政府监督”四级质量保障机制,确保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规范运作;三是严把竣工验收关。按照高标准农田项目验收办法,采取对工程质量和进度与施工单位的资金拨付相挂钩、与群众满意度测评相挂钩等办法,组织第三方验收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进行验收,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投入运行;四是严把管护使用关。项目建成后及时移交项目所在乡(镇)政府,按照政府主导、主体带动、农户参与的原则,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将建成后的高标准梯田全部用于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严禁出现二次摆荒。

五个结合分别为:一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按照全县“一主四特”产业发展布局,高标准农田项目区通过企业及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小杂粮、马铃薯、青贮玉米、辣椒等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最终达到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二是与撂荒地整治相结合。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利用企业及合作社流转土地盘活水土资源,解决了土地撂荒闲置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产出率;三是与化肥减量相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机深翻、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措施,有效降低土地化学肥料的用量,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全覆盖;四是与农业机械化相结合。高标准农田项目区马铃薯按照施肥、播种、起垄、覆膜“四位一体”,玉米、小杂粮及辣椒等其他作物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五统一要求标准化种植,达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五是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依托扬黄供水工程,在扬黄灌区和西安、海城、关桥灌区建设现代高效节水农业16.13万亩,通过建设片区节灌控制中心及田间自动控制系统,安装数字大屏、视频监控、水位监测、自动采集、控制等设备,集成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形成覆盖灌区、设施配套、管理精细、便捷高效的灌区一张图、灌溉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服务智能化“一图三化”片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节灌管理PC端和手机端实时操控,为农户提供智能便捷化服务,提升灌水效率。

(来源:海原县委宣传部)

(责编:周航、贾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