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城乡西线供水工程让老百姓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
从“地下水”转换到“黄河水”,从“水源头”延伸到“水龙头”,从“水管网”到“水联网”。近年来,宁夏银川千家万户实现了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时代变革,这一切,得益于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以下简称“西线供水工程”)。
青铜峡黄河金沙湾取水泵站。银川市委宣传部供图
从“地下水”到“黄河水”
多年来,银川市是全国唯一以地下水为水源的省会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不断增加,银川市面临水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越发凸显。“过去早上洗漱和做饭的时候水流都会变得很小,特别是洗澡、洗衣服,只能等到晚上10点钟以后水才够用,住在高层的邻居缺水情况更严重。”家住银川市西夏区共享家园的赵淑珍,对曾经的用水困难记忆犹新。
2018年,西线供水工程启动,该工程一期投入使用后,新建的银川水厂与改建的贺兰山水厂,两座黄河水厂双厂联网,每日最高能为银川市供水70万立方米,银川市三区两县城乡居民喝上了黄河水,彻底解决了困扰银川市民多年的喝水问题。
“我们选取最优取水口,通过距离银川60多公里的青铜峡黄河金沙湾取水泵站取黄河水,两个大型黄河水厂联网供水,确保实现水质好、水压稳、水量足的供水目标。”银川中铁水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英超介绍,黄河水通过机械搅拌、絮凝、沉淀、过滤以及加氯、紫外线消毒等一系列工艺,经过检验后,最终输送到居民家中,群众喝水放心,也不用再为缺水、停水发愁。
按照规划,银川都市圈西线供水二期工程将在2035年全部建成,最高日供水规模将达到170万立方米。届时,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共8个县区城乡居民的用水需求将得到满足。
俯瞰西夏水库。银川市委宣传部供图
从“水源头”到“水龙头”
静卧在贺兰山脚下的西夏水库碧波澄净,黄河水经过处理后在此储存。“这里是水的‘中转站’,我们通过搭建黄河水生态预警预报体系及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科学服务生产工艺的管理体系,确保水质安全有保障。”宁夏水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韩新盛说,西夏水库每天都会进行水质监测与管理,贺兰山脚下的水质检测中心,就是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最强大脑”。
检测中心通过对源头水、水库水、进程水到龙头水的水质状况进行密切监测,构建“从源头水到龙头水”的全流程、全类型、全层次的水质检测保障体系,全面实现银川市集中饮用水水质检测、监测保障能力全覆盖。
银川水厂作为银川都市圈西线供水工程的供水项目之一,也有先进的水质化验设施,利用多个专业化验室和各种检测设备,每2小时就对出厂水的浑浊度、余氯、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等指标检测一次。
“我们水厂配有的浑浊度、余氯、pH值及温度等在线检测设备,实现了关键水质项目的连续在线检测,能有效保障供水安全。”银川水厂总经理丁向阳介绍,经过水处理系统、消毒系统、污泥处理系统、生产控制和水质监测系统四大净水工艺流程后,银川水厂在高峰供水期间能够满足各个时段用水需求,提供水量足、水压稳、水质达标的优质供水服务。从今年4月份进入用水高峰起,银川水厂的日供水量已经连续保持在日供水量46万立方米以上。
智慧水务中心。 银川市委宣传部供图
从“水管网”到“水联网”
“水量、水质、水压,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取水、制水和供水自动控制无人值守,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打造智慧水务新标杆。”银川市城市用水管理处主任胡亚娟介绍,为了构建智慧水务信息化体系,银川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一屏监测”,全程监控城市供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互联,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城市供水管网是是城市供水的“动脉”,一旦管网漏损会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依托智慧水务平台,银川打造智慧“水管家”,实时检测供水管网漏损情况,实现了生产、管网、客服三系统联动,对运营区域内的管网漏送“症状”进行系统性分析、智慧化管控,平台接收到报警后,第一时间安排测漏和抢修工作,有效提升了供水保障能力。
“各种信息由设备自动进行采样分析,得到的数据传回数据库后,将在云计算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胡亚娟表示,对于工作人员来说,省时省力,相关数据实时自动上传到数据库。对于用户来说,省心省钱,通过手机App或就能缴纳水费,查询用水信息。对于监测人员,水务联网化,意味着供水环境更安全,用水质量更放心,真正实现取水、制水、用水全链条的水务“智慧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