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市县区动态

盐泥村:身边的日新月异

记者 剡文鑫
2021年08月16日08:18 | 来源:宁夏日报
小字号

骄阳似火的季节,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盐泥村却清凉舒爽。因傍六盘山而居,蒸腾的暑气到盐泥村已消解大半,让这里成了避暑的好去处。

修路致富

踏上盐泥村的硬化道路,有一种“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的恍惚感。曾经坎坷不平的乡间小道不见了,车子平稳驶进村子,不再颠得人五脏六腑翻腾。

“以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盼下雨,又怕下雨。”76岁的张清学说,过去种地,农民靠天吃饭,最怕天不下雨。“可一下雨,道路泥泞坑洼,孩子上学,一不小心就会摔跤,浑身沾满泥。”

如今的盐泥村,道路大变样,硬化道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车也多了起来,小汽车、摩托车穿梭在平坦的道路上,赶集的人满载而归,外出的人平安归来,大人们再也不用为孩子上学担心了。

路的意义,不是简单地连通两个地点,它承载了农村孩子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的希望,年轻人踏上这条路,离开家乡,去更大的舞台上闯荡。

仓箱可期

8月,盐泥村的田间地头,到处是忙碌的身影。麦浪滚滚,机器轰鸣,经过半年的劳作,终于到了收获的日子。

对村民们来说,割麦曾是一项大工程,麦客也是受人追捧的一项职业。面对着眼前翻滚的麦浪,村民们在收获的喜悦中总夹杂着一些忧愁,“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长期在阳光暴晒下的高强度体力劳动,对身体是一种考验。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普及,盐泥村告别了一刀一镰的收割时代,镰刀挥舞的场景已经看不到了,过去靠人力干十天半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如今在机器齿轮转动间,不到一天就能够完成。

“以前确实愁,一个人一天才能割几分地,还得盼着老天不下雨,粮食别被雨浇在地里,那时候收割机也开不进来。”看着沉甸甸的麦穗被卷进收割机,脱出粒粒饱满的小麦,村民王国礼眼里满是笑容。

说话的工夫,机器已经将麦秆打捆成方块。这种草方块易于运输,便于囤积,解决了庄稼收割后秸秆贮存难题。

山青树荣

地里的庄稼收割后,金黄色褪去,绿色又重新成为盐泥村的主色调,呈现出“青山看不厌,疏影映斜阳”意境。

盐泥村巷道组紧挨的小山丘,曾经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每逢下雨,浑浊的泥水顺着山坡倾泻而下,时常淹没庄稼田。

这几年,退耕还林还草,山坡上长满了绿树青草,根系深深地扎入地底,像千万只手牢牢地抓住土壤,昔日伤痕累累的山体被树木修复。

站在山上向下看去,红色的砖瓦房隐藏在枝繁叶茂的大树间,农户家院落周围树木成荫,梨树、枣树、桃树等树木形成景观,老人们坐在树荫下,唠着家长里短,一派“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幸福图景。

安居乐业

村民耿成财家今年养了13头牛,为了方便喂养,他在家门前空地上修建了一座青贮池。在养殖业摸索多年,他已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养殖能手,依靠饲养肉牛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走进耿成财家,瓷砖地面亮洁如新,冰箱、电视、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样样俱全,热水器、无线网络齐备。

“以前的盐泥村,大多都是土坯房,用土、草、石块等作为材料建造,这种房屋安全性低,尤其到了下雨天,经常是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外面的雨停了,家里的雨还在继续。”耿成财笑着说,曾经的烦恼已经成为记忆。

如今,土坯房被一间间红砖瓦房替代,人们再也不用为“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而发愁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如今的盐泥村日新月异,俨然成为六盘山区农村巨变的一个缩影。

(责编:阎梦婕、宽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