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泾镇之“兴”

记者 乔素华

2021年04月16日08:39  来源:宁夏日报
 

找准产业发展关键点

想找海春龙很简单,不是在自家的大棚就是在其他村民家的大棚里。作为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泾河蔬菜温棚扶贫产业园的管理员,一栋栋大棚,海春龙要每天指导控制温度、湿度、通风等,容不得一点马虎。

2017年前,海春龙一家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母亲瘫痪在床、父亲脑梗,妻子照顾父母和两个孩子,他一个人打理8亩农田和打零工,每年收入不到两万元。2018年,因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海春龙分到8只“扶贫羊”。初尝养羊的甜头,海春龙想扩大养殖规模,可钱从哪来?村干部了解这一情况后,联系银行协助他贷了款。海春龙一次购买了十多只羊来养,2019年,他顺利脱贫。

2019年,泾河村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村干部找到海春龙,让其带领村民建设温棚,每个月给发4000元工资。2020年,泾河村牵头,与西干村、兴盛村、泾华村、黄花村等5个村共同筹建兴泾镇设施温棚扶贫产业示范园,探索“抱团式”发展模式。扶贫产业园开建没有多久,海春龙成为第一批承租户,一口气租下6栋温棚。

一个人承包6栋温棚,有人说他冒进,可海春龙十分乐观。“早年在外打工,已经见识了温棚产生的效益,打算种棚的想法已在心底孕育多年。”海春龙说,在良田镇温棚打工的日子里,学了不少种植技术。更让海春龙心底踏实的是,兴泾镇派专业农技人员上门指导,一旦遇到种植难题,打个电话农技人员便到现场指导,即便来不了,也可以通过视频解决问题。

2020年,海春龙成为全村有名的富裕户。6栋温棚给海春龙带来了12万元收入,羊圈里的羊只也增加到100多只。用工高峰期,他还雇用了六七名建档立卡户,仅支付工人工资就达5万多元。

今年,海春龙更忙了。作为产业园的管理员,除了负责照看温棚设施外,还要指导村民种植。目前,兴泾镇设施温棚产业示范园一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日光温棚46栋,主要生产高品质绿色果蔬。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92元,同比增长8.7%。

播下幸福生活金种子

吃穿不愁了,可心里总还缺点啥?西夏区同安苑社区53岁居民马香相萌发了一颗学习的种子。

“我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过去穷,在本该学习的年纪,马香相没能走进学校,目不识丁是她最大的遗憾。

同安苑小区是兴泾镇建成的涝池组安置区之一。据同安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朱小丽介绍,小区38岁以上居民识字率不足30%。

“开班了!”2016年6月,同安苑社区开办扫盲班,大学生志愿者每周为小区居民教文识字。去年,53岁的马香相成为扫盲班的一名学员,志愿者手把手教她写自己的名字。

学会了写名字,马香相立即派上了用场。今年1月,房屋办理房产证,马香相一笔一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近年来,兴泾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镇区建设、产业发展、商贸物流、基础教育、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生了蜕变,镇区“一轴、一环、两片、多点”的规划布局基本实现,兴泾国际陆港小镇初具规模。

(责编:阎梦婕、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