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复活”着一座城

——刘宏安与古灵州的痴情对话

2020年10月12日08:01  来源:宁夏日报
 

这是一部关于灵武市的时光倒带。

掀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者,是一群坚守信念的考古人,其中就有灵武市文物管理所所长刘宏安。

西夏窑址、二道沟岩画、水洞沟遗址……这些沉寂于历史尘埃中的文化遗珍,在刘宏安和同事们的考古发掘后,重现于世。之后,在对文物的修复、考证中,他致力于打通“古今对话”,阐释文物的“前世今生”,试图把一段更为立体、鲜活的灵武历史,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与挖掘北半球第一龙

2004年11月的一天,深秋气息渐浓,即使穿着棉大衣,手脚也会冻得冰凉。

这天,正在磁窑堡开展野外调查的刘宏安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快来瞅瞅,我发现一块从未见过的东西。”

初到现场,刘宏安被眼前的一幕震住了!一块长约1.7米的动物骨骼化石,裸露在沉积岩土层中,品相十分完整。

这是什么种属的动物,体态竟如此庞大?刘宏安反复思量着,观察许久,推断这是史前某种远古动物的股骨,且这种动物很可能已经灭绝。

有多年考古经验的刘宏安异常兴奋,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10余天忙碌之后,分布密集的化石逐渐暴露出来。但刘宏安和同事越挖心里越茫然:“有的化石连着挖了好几天,还是挖不到边儿!”此时,挖掘经费也所剩无几,加之冬季地表冻结,刘宏安决定暂停挖掘、回填现场,并聘请化石发现者——马云看护发掘地,待来年开春再做决定。

一晃,四个月过去了。一天,马云找到刘宏安,讨要看护费。“不论怎样,文物保护不能停。”他东拼西凑,借钱为马云支付了看护费。

挖掘进入“瓶颈期”,刘宏安想到了求助外援。“先给化石‘验明正身’。”几天后,刘宏安抱着一大块化石,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

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徐星解答了刘宏安的疑惑:“这是蜥脚类恐龙化石,有可能还是一种新属种恐龙。”

“我们才挖了10多天,漫山遍野都是这样的化石。”刘宏安话音刚落,徐星惊讶地差点跳起来:“过几天,我和团队去灵武。”

手握中科院的鉴定报告,很快,刘宏安得到各方力量支持,恐龙化石发掘工作有序开展。

然而,在荒郊野外挖掘,困难远比惊喜多。刘宏安带领10余名挖掘人员,盘坐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用锤头敲钢钎,再撬开坚硬的岩石层,把化石与沉积岩分离出来,同样的动作,每天重复10多个小时。

尽管化石发掘之路充满荆棘和坎坷,但丝毫没有减弱刘宏安对考古的钟爱。

“我骨子里就和考古有缘。”

初中时,听闻灵武发现一处古墓,每天放学后,刘宏安都会钻进人群,爬在土堆上,好奇地观看挖掘过程。“原来考古就像探秘,会不断带给我们未知的惊喜。”

2006年,中央电视台摄制组走进灵武,现场直播恐龙发掘过程,让灵武恐龙化石声名大噪。

在这片“卧虎藏龙”的地方,考古人员相继挖掘出恐龙肋骨、牙齿、头骨等部位化石。刘宏安还想方设法拉来某企业赞助,复制装架出一具完整的恐龙模型,供游客更直观了解恐龙。

2018年,灵武恐龙化石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刘宏安与徐星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联名发表学术论文,证实灵武龙属于梁龙类中罕见的叉背龙,生活在1.74亿年前的侏罗纪,堪称北半球第一龙。此次发现将新蜥脚类恐龙的出现时间前推了1500万年,改写恐龙谱系历史。

痴迷西夏瓷器

四周一片寂静,火焰发出呼呼的响声。刘宏安凝神屏气,直勾勾盯着窑炉。在1260摄氏度的高温下,瓷器在火的淬炼中,胎体上的釉料开始熔化,随着釉汁自然流动,形成五彩斑斓的色彩。

入窑时,全然泥土本色,窑炉开启,已是璀璨生辉。

悉心擦拭、定神细视。“成了!”刘宏安两眼发光,此时,人与瓷,早已融为一体……

西夏瓷烧制技艺——一个失传近千年的工艺,在他手中重生。

上世纪90年代,刘宏安查阅明代志书《宣德宁夏志》时意外发现:磁窑山,在灵州东北六十余里,昔人于此甄陶,至今犹然。

“这座磁窑山是不是西夏官窑?当时怎样烧制瓷器?”怀揣种种疑问,刘宏安租了一辆出租车,从灵武打表,行至30公里时,恰好到达磁窑堡镇。

在磁窑堡镇一个被当地人称作“瓦罐梁”的山坡,刘宏安看到漫山遍野的瓷片,有的瓷片堆积层厚度达5米。“原来这里就是西夏人烧制瓷器的地方。”这一惊人发现让刘宏安欣喜若狂。

但紧接着,一堆问题接踵而来:西夏窑匠用什么烧瓷?烧制工艺从何而来?非考古专业毕业的刘宏安开始查阅大量历史记载,以求深入了解西夏瓷。

2007年,刘宏安和同事在磁窑堡镇抢救性清理一处西夏窑址,发掘出数座窑炉。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刘宏安逐渐揭开西夏窑址的奥秘——丰富的煤炭为制瓷提供了优质的矿物资源,促使灵武成为西夏瓷器重要的发源地。同时,这些“官字号”窑址相继“诞生”了许多工艺精湛的西夏瓷,且自成艺术风格,粗犷中彰显古朴、豪放。

“古人的智慧真是了得!制作出如此精美绝伦的瓷器。”刘宏安萌发出复烧西夏古瓷的想法。此后多年,刘宏安闲暇时间都是伴随着烧瓷而度过的。

依据磁窑堡西夏古窑形制,花几个周末的时间,砌筑起一座土窑;再采集到西夏时期遗留的高岭土,耗时几个月,进行练泥、拉胚、醮釉、刻花;将瓷胎逐个码放在窑内,烧制半月,期间,每隔1至2个小时添一次煤;烧制结束后,再降温冷却6天。经过数月烧制,望眼欲穿的刘宏安,满怀期望地拆开窑门时,却看到黑乎乎的一堆残瓷!这样的失败,他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

对于刘宏安的痴迷,亲朋好友态度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异想天开,有人觉得他沉迷到了疯癫的地步。不过,妻子一直无条件支持刘宏安。在妻子看来,这个不洗衣做饭,也顾不上管家的男人,一旦钻进“瓷”里,废寝忘食、如痴如醉。“西夏瓷是他的命,他都把工作都变成爱好了,我只能支持。”

这些年,对西夏瓷“着了魔”的刘宏安还多次到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的窑场拜师学艺。2012年,他采用土窑土釉及纯手工技艺,烧制出西夏瓷。2019年,刘宏安的西夏瓷烧制技艺成功申请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18载痴心守护

灵武,古称灵州,灵州城墙盘踞在这里已近600年。

随街坊邻居爬到10米高的灵州古城墙上撬砖,再把城砖搬回家垒鸡窝、建杂房。这是少年刘宏安与灵州城墙的一段不光彩的“交往”。

和同事走家串户,收回2万多块古城砖,争取政府专项资金,对灵州古城墙进行维修。这是成年后的刘宏安一段充满自责的“还债”路。

“醒悟得太迟了。”尽管古城墙已恢复风貌,但刘宏安还是内疚不已。

1991年,刘宏安到磁窑堡镇考古,看到村民把捡来的西夏瓷碗以两三元的价格“贱卖”,有些孩子甚至把挖出来的西夏大碗就地摆成一排,抛掷石块比赛谁打碎的碗最多。

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被损毁,刘宏安的心在滴血。

“我必须承担起守护文物的职责。”

自2002年开始从事考古,守护文物这条路,刘宏安走了整整18年。

2016年9月的一天,刘宏安在文物保护区巡查时,发现一名男子正在挖土,身旁放置着洛阳铲等工具。

有多年考古经验的刘宏安和同事断定——男子在盗挖遗址。随即,他和同事悄悄从四周包抄过去。男子听到声音后,立即扔下铁锹向不远处的漫水沟逃去。“怎么又是他!不能让他跑了!”近处发现这名男子是盗墓惯犯后,刘宏安从两米高的山崖跳下,沿着水沟追赶过去。追赶中,刘宏安不慎将脚扭伤,他强忍着疼痛,和同事追出200多米外,才将早已筋疲力尽的男子围住。

“谁敢动我,我就戳死谁!”男子掏出一把改锥,在刘宏安和同事面前乱戳。僵持之际,刘宏安悄悄从男子后方猛冲上去,试图将其摔倒。谁料男子转身用右肘猛击刘宏安胸部,刘宏安被重重摔在河里。

此时,刘宏安的同事抄起一根木棍,趁男子不备,将其制服。

数十年来,围堵、擒获盗墓者,被盗墓者打伤的例子举不胜数,“战绩”最辉煌的一次,刘宏安和同事从几十米长的盗洞内共抓出15名盗墓者。

“不害怕吗?”记者忍不住问。

“邪不压正。我就算拼了命也要保护好文物。”刘宏安坚定地答道。

文物守护路漫漫,刘宏安也曾孤寂、迷茫过。但是与考古结下割舍不断情缘的刘宏安,他的喜怒哀乐、生活半径始终绕不开考古。(记者 姜璐)

<p>    <p  align=

灵武恐龙化石挖掘现场。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p><p  align=

刘宏安在制作瓷器。

(责编:赵茉钰、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