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作家眼中的沧桑巨变

2020年06月10日07:39  来源:宁夏日报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饿,半粒在喊渴。”

“和所有的农夫一样,我被干旱揪着衣领奔波,同情心已经不够布施。”

……

每每读起这些诗句,固原市文联主席杨风军眼中就满含热泪,这是对曾经苦难的西海固的文学表达。

2014年以来,西海固人人都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战士,作家们也不例外。

他们见证了一个个村庄从破落到美丽的嬗变,乡亲们从精神面貌到生命状态的惊人变化。这支活跃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的300多人的作家队伍,以自己的文学创作改变着人们对西海固“苦瘠甲天下”的固有看法,他们的作品已成为外部世界重新审视西海固的一张名片。

“西海固的历史性巨变,丰富着我们的创作素材。苦难正在淡出我们的作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多地成为我们的文学叙述。”杨风军说。

消失的“苦瘠甲天下”印记

作家刘莉萍出生在西海固,她曾经的作品有这样一段话:

“这里的贫瘠落后消磨了父辈们一生的时光,也掠夺了我这一代,如我一样的农民子弟的青春,让我的记忆永远沉浸在黑水汗流的田地里,或施肥播种、或收割锄草,或是守着谷子地拦挡一群和我一样忍饥挨饿的麻雀……”

那时候,刘莉萍曾经绝望地想:“生活中,还能有些什么呢?”

脱贫攻坚以来,刘莉萍发现困顿的阴霾消散了,阳光温暖着西海固每一个角落。她像山中的柳莺一样,用清脆歌声讴歌新时代:

“我几乎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脚步了。西海固农村,家家通了电、通了路、通了网,尤其是通了水!水,让原本住在干山枯岭的庄稼人不仅解决了喝的、洗的,也让他们发展养殖、特色种植成为可能。现在去乡村进户工作或采风,西海固农村土地大量流转让农业产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养殖业和特色种植让农民收入不断提高,那粒黄土不再喊饿喊渴。”

2019年,宁夏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魄,啃“硬骨头”、拔“山中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原州、海原、同心、红寺堡4县(区)脱贫摘帽,109个村脱贫出列,10.3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3%下降到0.47%。

至此,宁夏仅剩1.88万贫困人口、西吉一个县没有脱贫,但脱贫摘帽的硬件条件已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让贫困人口生活无忧,通水通路通电等消除了西海固贫困的历史印记。

作家刘向忠在散文《滚动的架子车》里记录过这么一件事:

“毛驴走在最前面,哥哥驾着车辕,我和三弟在后面推着,由于架子车装满了麦子,我和弟弟根本看不见走在前面的哥哥和毛驴。刚刚离开倾斜的土地,走上一段较陡较窄的路面。不料,架子车上的麦子太重,我刚看见装满麦子的架子车向一边倾斜,瞬间竟然翻下了近两米高的田埂,哥哥和毛驴都被带着摔了下去!等我和弟弟回过神来,哥哥翻身坐了起来,朝毛驴喊了几声,毛驴也站了起来。”

如今,刘向忠的家乡——隆德县,每一个村庄都是一个景点。水泥硬化路通到每一个村庄,农民开着大型机械在宽大平的梯田里作业,车翻驴滚已成为不堪回首的往事。

时代气息铺陈文学的底色

2013年,王怀凌在《有关西海固的九个片段》诗篇中写道:

“西海固只是中国西部的一块补丁,

在版图上的位置,

叫贫困地区或干旱片带,

我在西海固的大地上穿行,

为一滴水的复活同灾难赛跑,

绿水青山在遥远的地方真实地存在着,

我的脚力达不到。”

这是诗人曾经的苦闷,也是西海固人曾经的无奈。

如今,脱贫攻坚这根针带着“三苦精神”,织出了“山绿、水清、民富”的愿景。

诗人牛红旗生在西海固,长在西海固,行走在西海固,抒写拍摄记录着西海固。

“精准扶贫,让固原发生了巨变。过去的干山秃岭,通过退耕还林、移民搬迁,长满了森林绿草。过去的窑洞、土房、断垣被新农村整齐划一的农民新居取代。过去靠驴驮人背去山沟里取水和靠窖水过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农民家家接上了自来水、户户门前通了硬化路,村子连通了通信网络。”这是牛红旗眼中实实在在看到的巨变。

2018年,台湾来了二十几名摄影家请牛红旗带他们拍摄西海固。2019年,北京来的二十几个摄影家也请牛红旗带他们拍摄西海固。但这些摄影家临走时很意外,也很感慨。意外的是没拍到想象中的贫困和落后,感慨的是西海固竟然变成了绿染山野、村舍井然的世外桃源,简直是换了天地。

著名摄影家吕楠随牛红旗驾车在西海固走了整整7天,没举一次相机。他惊叹地说:“没想到西海固已不是传说的那样,也不是以前影像作品中看到的那样,西海固比南方还南方,空气香甜,比坐在空调室里还凉爽。”

牛红旗在将要出版的《我的西海固·疼水》一书中写到:“走在西海固的乡村道路上,我感知着馨香的黑夜与白昼,抚摸着欣欣向荣的草木春秋,有抒发不尽的欣悦之情。”

农民作家单小花打工间隙利用手机写作,至今创作40多万字的小说、散文和诗歌。她的笔调稚嫩而情不自禁赞美精准扶贫:

“走进单家集就走进了新时代,村村通公路,家家盖新房,人人争脱贫。种青菜、种西兰花、还有养蚯蚓的。一眼望不到边的矮化密植苹果园,是乡亲们的脱贫园、致富园、幸福园。有了这个果园,单家集的父老乡亲就不再外出打工,一家人一年四季可以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曾获“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等奖项的作家高丽君,在《黑与白的变迁》文章中讲述了一个教育扶贫故事——

马上要退休的老王大手一挥说:“年轻人啊,我给你说个黑和白的变迁史吧。我刚工作的时候,咱学校的教室还是个破土房。黑板就是长方形木块,不过上面涂了一层黑漆。粉笔质量差,动不动就折断了。那时候,老师的身体普遍都不好,原因就是要在黑板上写粉笔字。教室里经常弥漫着‘粉笔雾’,下了课人就成了浑身白灰的粉刷匠。粉笔灰吸进肺里,容易得矽肺病,前些年,教师得病率非常高。”

“后来,黑板就变成了墨绿色的玻璃板面,摸上去又光又滑。粉笔也从一碰就碎成渣渣的白棒棒,变成了无尘笔。接着,投影仪的使用,减轻了板书的负担。七八年前,每个教室里都配备了电脑,安装了电子白板,只要备好教案,做好课件,拷到U盘上,就能上一节大容量高质量的课。谁能想到,现在我们的教室里,黑板就是显示屏,粉笔变成了激光笔,下了课就能把课堂实录传播到网上去。科技发达了,国家富裕了,咱们的教育脱贫是真正落在了实处啊。”

老李也说:“嗯。看看咱现在的楼房,看看现在的暖气,再看看校园里的变化。哪一个,不是脱贫攻坚带来的变化呢?”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西海固作家群与时代同频共振,发时代之先声,写时代之变迁,让时代的气息铺陈文学的底色。

<p><p  align=

今日绿水青山换新颜。(图片均由固原市委宣传部提供)

<p>    <p  align=

昔日荒山秃岭人心寒。

<p>    <p  align=

过去吃水靠驴驮。

<p>    <p  align=

现在自来水到灶头。

(责编:阎梦婕、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