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怎么抓  中卫市答好四道题

2020年05月29日18:04  来源:人民网-宁夏频道
 

人民网银川5月29日电 近年来,中卫市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力抓手,紧盯制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瓶颈,创新思路、细化措施、推动破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

中卫市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把村党组织建成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主心骨”。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任村干部的第一关,树立“好人+能人,才是当家人”的选人标准,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和村“两委”成员县级联审制度,先后选任109名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致富带头人走上村书记岗位。高度重视“两个带头人”培育,全市共培育致富带头人2077名。建立梯次培养机制,市委组织部每年选派50名村党组织带头人到外省区培训,每年按15%的比例举办市级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班,促进小的培大、大的走龙头。为实施好中央扶持项目,市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联合举办全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训班,对200余名有扶持项目的村党支部书记和相关乡镇、县(区)直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全员培训。总结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做法,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选派第一书记,帮助建班子、理思路、谋发展。沙坡头区针对9个深度贫困村硒砂瓜种植产业特点,选派9名扶贫指导员、15名“三区”人才、210名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帮发展。

为解决“路子不宽”的问题中卫市因地制宜,遵循“因村而宜、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发展思路,通过唱特色戏、打优势牌,扩宽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整合农村土地、劳动力、闲置房舍等资产,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形式,盘活各种资源要素,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形成资源叠加效应。中宁县白马乡新田村盘活村里的废弃学校,建成高标准现代化育苗大棚5座。海原县曹洼乡草场村将瓜果蔬菜管理用房升级改造成了纸箱厂车间。

沙坡头区依托沙坡头旅游景区区位优势,积极鼓励景区周边、城区周边的村发展旅游观光、休闲采摘、民宿等产业项目,增强村级集体经济活力。文昌镇五里村打造79套家庭旅游公寓,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24万元;迎水桥镇何滩村成立自然美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250亩,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带动160余名闲置劳动力就业,务工群众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

同时,中卫市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为主线,注重短期效益和长期发展相结合,选择适宜自身发展优势的好项目,探索生产服务、农产品加工业、电商营销、仓储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拉长产业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海原县依托牛养殖优势产业,整合项目资金建设年储存配送能力10万吨的饲草料加工配送中心,预计每村每年保底分红8万元。中宁县新堡镇创业村打造“嗨购果乐”电商平台,销售本村温室种植的草莓、鸡腿菇等瓜果蔬菜,走出了集特色种植、休闲采摘、电商销售为一体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小、散、弱等特征,中卫市切实转变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传统思维,探索抱团发展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实现规模化生产、产品化经营,切实增强产业竞争力。

沙坡头区探索县域整合模式,针对部分村地处自然保护区,有意愿有资金无建设用地的窘境,对34个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利用宣和镇有市场、有技术、有人才、有土地的优势,集中建设标准化鸡舍56个,预计每村每年可创收25万元。海原县探索村企共建模式,借助华润基础母牛赊销、四季鲜蔬菜基地等企业扶贫项目,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县126个村集体经济实现“破壳”,年收益均达到5万元以上。

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中卫市全面实行“村用乡管县调控”的财务管理制度,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力、监管有效、运转有序、效益明显。各县(区)积极适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形势,同步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分别制定《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集体经济组织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确保资金规范安全运行。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对涉及集体经济收入支出的事项,必须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集体研究,确保集体的事集体议、大家的钱大家定。

此外,中卫市市县两级均建立了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联席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积极联动,对2016—2019年的113个中央和自治区扶持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评估,对个别不符合规定、风险较大、收益较低的项目及时进行了变更,督促各县(区)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抓好整改。(梁宏鑫、何文)                        

(责编:梁宏鑫、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