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贫困乡亲点燃“梦之光”

——35年不改初心的“留守老师”潘鸿科

2020年04月27日09:41  来源:宁夏日报
 

古对今,圆对方。

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

4月21日清晨,当第一缕曙光越过山梁,山脚下的村庄明亮起来,孩童清脆的早读声在农家小院回荡。

今春,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村小学延迟开学,孩子在家通过“空中课堂”学习。

习惯了面对面教学,潘鸿科内心直打鼓:“把娃娃留在家自学,能行吗?”

潘鸿科坐不住了,他拄着拐杖上门,盯着娃娃学习。

“课文读两遍就能背下来,很不错!”当7岁的武琀玥流利地背诵完《古与今》一文后,潘鸿科笑着鼓励,很欣慰。

武琀玥的奶奶王凤琴听到老师表扬孙女,连忙说:“我们大字不识,孩子又贪玩,大人忙农活稍不留神,孩子一溜烟就不见了,有老师盯着才放心。”

山脚下的村庄是隆德县观庄乡姚套村六组,2016年脱贫。

尊师重教的风气在当地盛行,村民视教学点为希望,校舍建在村里最显眼的地方。

“站在村口,抬头向高处望,首先看见的就是教学点。”王凤琴出门指着山顶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说,“那里就是学校。”

在这个教学点,残疾老师潘鸿科度过了35年,冬去春来,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学生。

贫而不坠青云志,拄拐求学,成为姚套村六组首个高中毕业生

潘鸿科出生于1966年。他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9岁那年,一天放学回家,一阵山风突然刮起,他摔倒受了伤,踉跄着回到家里就昏迷不醒。因家庭困难,病情尚未痊愈便匆匆出院,从此留下后遗症,右半身不听使唤,行走、写字、吃饭都变得困难起来。

这场变故改变了潘鸿科的人生轨迹。

“右手不能写字,就练习用左手;右腿不能走路,就鼓足劲迈步。”求知欲驱使他不断前行。

潘鸿科的家距离教学点仅200米,他一点点挪步向前,要半个多小时才能走完。坐在教室的板凳上,腿部像针扎一样疼,他咬牙忍着不吭声。

潘鸿科忍受病痛折磨,坚持读完了小学三年级。随后,到离家3公里外的姚套村完全小学读书。

为准时到校,他每天比其他孩子早2个小时起床,背着一天的干粮和水,拄着拐杖挪向学校。

潘鸿科有着与年纪不符的成熟稳重和同龄人不及的毅力。

小学毕业后,潘鸿科升入离家6公里外的观庄乡中学,上学的路更远了。

当时,观庄中学没有宿舍,学校为照顾潘鸿科,在水房支了一张门板当床,这里就成了他的“宿舍”。

2平方米的“宿舍”,水箱占了多半,床紧靠墙根。在床上坐起来,头就能碰到房顶,床下是碳堆,穿衣要缩着脖子。睡觉时,把被子的一半垫在身下防潮,另一半盖在身上御寒。这间简陋狭小的“宿舍”减轻了潘鸿科初中三年上下学的负担。

初中毕业后,潘鸿科考上好水中学,高中学校有宿舍。

他不想给学校添麻烦,就让弟弟潘俊科从观庄中学转学到好水中学,照顾他的日常起居。

潘鸿科的两只脚大小不一,买不到合适的鞋,只能穿母亲做的布鞋。夏季还好,到了冬季,山区寒风刺骨,潘鸿科的右脚因血流不畅,肿得像馒头,晚上消肿后,疼痛如刀割,他只能用被子蒙着头,强忍着。

潘鸿科没有向命运低头。家人的支持、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帮助温暖着潘鸿科。他心怀感恩,更加坚定地走在求学路上。

1984年,潘鸿科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成为姚套村六组第一个高中毕业生。

本着初心,拄拐义务代课14年,吃穿用度全靠父母种地补贴

六组是姚套村人口最多、海拔最高的自然组,距离姚套村完全小学3公里多,孩子上学需要翻过两座山,穿过一条河沟。

早期没有通硬化路,出行是一条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

“尤其是下大雨,山洪暴发,孩子翻山过河沟特别危险,家长的心一直悬着。”姚套村村主任王万生讲起曾经的上学路,感慨万千。

上世纪60年代,为了方便年龄小的孩子上学,教育部门在六组修建了教学点,设置一年级至三年级课程。

1985年,潘鸿科成为代课教师,被分配到教学点任教。潘鸿科心无旁骛,起早贪黑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后来,因教学点不通公交车,加之学生少,正式教师不愿到六组教学点任教,只剩下潘鸿科一个代课老师,教育部门准备将其辞退,撤并教学点。

村民联名向有关部门上书,要求保留教学点。

“经过争取,有关部门答应保留教学点,但教师配置需要村民自己解决。”王万生说,没有正式教师编制,工资没有保障,潘鸿科愿不愿意继续留下教书,村民心里没有底。

“那时,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里没钱,就打算给潘鸿科分3亩旱地抵工资。”王万生说。

看着孩子对知识渴望的眼神和村民的挽留,本准备做点小本生意的潘鸿科决定留下来。

“父母说,教书育人是积德行善的事,叫我不要辜负乡亲的厚望。”

还有一个让潘鸿科下决心继续教书的原因,是当地村民因为文化程度低而闹的笑话。

“村里人大多是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过年贴对联,原本贴在牲畜圈的对联,结果贴在了门上,或将对联贴反。”潘鸿科说,他当时就想“即便不发工资,也要用己所学,帮助更多孩子读书识字,走出大山。”

本着这个初心,从1986年至2000年,潘鸿科在教学点零薪酬代课14年,其间,吃穿用度全靠父母种地补贴。

2000年8月,潘鸿科进修学习毕业,从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有了编制,终于领到了工资。

“第一次领工资,我激动得把工资全部交给母亲,母亲含着泪水,把工资塞还给我,叮嘱我今后更要好好教育孩子,一定要对得起这份工资。”潘鸿科说,他时刻牢记母亲的话,不敢有一丝懈怠。

当天,潘鸿科用毛笔写下“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12个楷体字,压在办公桌下,时刻警醒自己。

早期,老师讲课全靠一支粉笔。潘鸿科右手残疾,就用左手苦练粉笔字。拄拐上课,经常一堂课下来,双腿直打颤。

日积月累,潘鸿科练就了左手写字的本领,楷书、草书、行书……潘鸿科的字俊秀飘逸,深受家长和学生喜爱,村里人办红白事、学生领到书本都会找潘鸿科书写对联或代笔签名。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潘鸿科说。

教学点没有音体美专业老师,潘鸿科就自学画画,跟着录音机学唱歌。

后来,随着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教学当中,音体美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但潘鸿科没有过度依赖互联网教学,依然坚持言传身教。他端正书写姿势,笔、墨、纸、砚摆放在案头,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5年教出学生200多人,80多人考上大学,如今为3名留守学生上课

上世纪80年代,农村学生辍学严重,姚套村六组也不例外。潘鸿科拄着拐杖挨家挨户给家长做工作,希望能让孩子继续上学。

那时,有个名叫柳碎女的学生,因家里困难,母亲患病后,父亲让她辍学回家,照顾母亲。

“不上学识字少,出门连厕所都找不到,要让娃娃好好上学呢!”潘鸿科在柳碎女家,劝说家长不要耽搁孩子的前程。

“潘老师是村里的功臣。”村民武治东感慨地说,他的3个子女和2个孙女都是潘鸿科的学生。

武治东的儿子武怀亮上小学时,贪玩不爱读书,武治东一气之下让孩子辍学回家。潘鸿科几天不见武怀亮,来到武治东家了解情况后,承诺一定把孩子教育好,武治东才答应继续送孩子上学。

如今,武怀亮已成家外出务工。武治东的大女儿武雪娟大学毕业后,在银川上班。二女儿武小娟初中毕业后,在服装厂务工。

“潘老师教学特别认真,讲解每道题都耐心细致,直至学生完全听懂弄通为止。”同为老师的武雪娟说,潘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深深影响着她。

在姚套村六组,一家两代人都是潘鸿科学生的家庭,比比皆是。王万生的儿子王平、王宁先后在教学点接受启蒙教育。现在,王平在北京工作,王宁在隆德县城工作。

2014年起,当地实施各种惠民政策,助力脱贫攻坚,基于扎实的文化基础,六组的大部分村民抓住技能培训的机遇,拿到了职业技能资格证,通过努力实现了梦想,过上了新生活。

如今,姚套村六组教学点的学生随着移民搬迁、外出务工,数量逐年减少,从原来的30多名减至现在的3名,但潘鸿科一如既往地备课、上课、辅导。

坐享岁月染白发,笑看桃李满园香。自1985年以来,潘鸿科在姚套村教学点教出学生200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学生已经40多岁,有80多人考上大学。

<p>    <p  align=

潘鸿科上门辅导武琀玥学习。

<p>    虽然学校只剩下武琀玥、武琀雨、韦昊龙3名学生,但潘鸿科还是像往常一样进行家访。</p>

虽然学校只剩下武琀玥、武琀雨、韦昊龙3名学生,但潘鸿科还是像往常一样进行家访。

(责编:阎梦婕、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