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西麓食用菌菇基地挺过了疫情影响 小菌菇撑开幸福伞

2020年03月23日08:54  来源:宁夏日报
 

工人正在采摘双孢菇。.jpg

  工人正在采摘双孢菇。

  “可得小心着,这东西娇气的很,稍微碰一下,破了相不说,还容易变质。”孟小丽给新进的员工示范着,小心翼翼地从菌床上削下双孢菇,然后挖去残根、补上土壤。

  3月21日下午,隆德县城关镇杨家店村六盘山西麓食用菌菇驯化种植基地,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双孢菇肉质肥厚。40多个工人戴着口罩、手套,穿梭在不同的大棚里、菌床间。不远处的冷库里,刚摘下的菌菇装篮摆放。

  “老板在不?我又来买菌菇了。”家在县城的老客户王岩这是第四次上门买菌菇了。听到有人来,顾不上洗手,孟小丽就急忙从菌棚里跑出来了。

  “大球盖菇1公斤、香菇3公斤、茶树菇3公斤、3篮子双孢菇,买的不少呀,给你算便宜点。”孟小丽边算账边说。

  “趁刚摘下,一会儿给甘肃静宁的亲戚送去点,新鲜的好吃。”王岩告诉记者。

  一个月前,孟小丽可没现在这么忙。受疫情影响,摘下的2500公斤香菇滞销了。“我给亲戚们开玩笑说,菌菇再卖不出去,怕是要吃速效救心丸了”。

  今年春节前,基地开棚售菇。每天有400多人来买菌菇,客人多得在棚外排起队来等待,光是香菇,一天销售就500多公斤。

  从有多少卖多少,到滞销甚至变质,孟小丽焦虑了。

  “不怕,我们种了多少年了,技术还是掌握着呢!再说,项目后续发展前景大着呢。”关键时候,孟小丽丈夫、六盘山西麓食用菌菇驯化种植基地负责人柳志清,给孟小丽打气鼓劲、送上“宽心丸”。

  柳志清及时对菌菇大棚进行了降温处理,让菌丝进入休眠期,抑制其生长。城关镇通过电商每天帮助销售菌菇600公斤左右,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3月1日,基地开始复工复产,40多个工人每天从早7点忙到晚上10点。

  项目总投资870万元的六盘山西麓食用菌菇驯化种植基地,是一个跨村带动群众致富的项目。

  2018年10月,基于六盘山脚下杨家店村冷凉气候和六盘山红色旅游的区位优势,城关镇动员三合村致富带头人柳志清,把菌菇培育种植产业跨村“落户”到杨家店村。

  目前已建成东西两区。东区建成菌菇加工研发展示中心1座。西区建成6座标准化控温控湿大棚,今年春节前已开始出产羊肚菌、灵芝菌、大球盖菇、椴木香菇、六盘山野生菇等菌菇。全部达标生产后,预计每年生产干品茶树菇10吨、干品羊肚菌5吨、大球盖菇等其他鲜菌菇50吨,年收益可达700万元。

  “固原市政府牵线联系的专家4月份就来了,帮助基地做整体规划。4月中旬,要在林下种植菌菇500亩。定下的机械设备5月到了后,可以投产,7月份就能出菇……”城关镇党委书记刘勇说。

  六盘山食用菌生产,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地争肥,是绿水青山赠与隆德县的“金山银山”,也是投资小、见效快、可持续的脱贫产业。

  该基地全年累计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就业100人以上,人均年收入15000元左右。往年这个时候早早出去打工的贫困户黄绿叶,应招到基地做饭,空闲时间采摘菌菇,除了每个月2500元的工资,每天加班采蘑菇还能挣上60元。

  今年,该基地将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菌棒和技术,再统一收购、分拣、包装、销售,带动本镇390户贫困户发展菌菇产业。“支部跨村建、产业跨村育、资金跨村用、能人跨村带,六盘山菌菇产业将带动更多贫困人口共同脱贫致富。”刘勇说。(记者 党硕 张向阳 李卫东)

(责编:吴隆重、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