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化工園區安全整治成效明顯

2月21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召開的化工園區(集中區)安全整治提升專題推進會上獲悉,經過多方共同努力,寧夏化工園區在安全整治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4年年底,全區10個化工園區中已有6個達到D級(較低安全風險),4個保持在C級(一般安全風險)。
化工園區作為化工產業發展的重要平台,其安全整治提升工作一直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為強化園區安全管理,自治區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將安全整治提升工作納入年度安全生產效能考核,並邀請專家進行現場指導,幫助園區降低風險。各地、各化工園區積極履行屬地責任,不斷細化措施,優化安全管理體系,健全安全監管隊伍,持續完善基礎配套功能設施,提升園區本質安全水平。盡管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全區化工園區在安全風險降級方面仍存在薄弱環節和短板。根據國務院安委會2025年工作要點和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部署,2025年底前,90%的化工園區要降至D級安全風險等級。為實現這一目標,要求全區各地、各園區需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深刻認識風險形勢,將安全風險降級作為重點工作來抓。
在具體措施上,各園區需聚焦問題抓緊整改,對照問題清單和“一園一策”整治提升要求,結合實際細化完善整改方案,並制定時間表、路線圖,確保問題整改閉環。在安全管理方面,各園區需持續完善安全基礎配套設施,補齊制度機制短板,增強風險管控和應急處置能力。要加強專業人才配備和監管人員業務培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推進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此外,還要嚴格准入管控風險增量,確保入園項目“優生優育優質”。信息化短板是寧夏各化工園區的共性問題。為此,各地、各園區需嚴格落實相關要求,持續完善智能化管控平台功能,提高數據接入和運行質量。要加強與項目承建單位的溝通協作,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共同發揮監管效能,推動園區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記者 王婧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